對烏克蘭悲劇的看法 | 謝芷生

這幾天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俄羅斯侵入烏克蘭的新聞了,人們見面或通話,都會談及此一話題。尤其來自臺灣的人更密切關注著俄軍與烏軍的各種動態,甚至還有人焦慮地問道,美國和北約為什麼還不伸出援手,派兵進入烏克蘭,擊退侵入的俄軍呢?

這兩天筆者也一樣,長時間坐在電腦視頻前,關注著事態的發展。筆者是學法律出身的,筆者認為,俄羅斯派兵進入烏克蘭,並非單純的侵略行為,而更接近於刑法中的“正當防衛”,雖然其構成要件,或不完全合乎刑法理論。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是中國的朋友,筆者自不會有所偏袒。

表面上看來,俄羅斯是世界超級強權之一。烏克蘭則是脫離蘇聯的原加盟共和國之一,不論從人口、面積或資源來看,都明顯弱於俄羅斯。因此表面看來,難免與人有大欺小,強凌弱的印象。通常弱者很容易博得一般人同情,而往往不會去深究事物的原委。

筆者在上篇拙文中曾提到 (參見《俄烏局勢會牽動兩岸關係嗎?》),前蘇聯的解體歸根結底乃出在經濟問題上。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是於1991年從原蘇聯脫離出來的。既然華沙集團的解體,主要出在經濟問題上,則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水準是遠不如西歐國家的。

由於維也納地處東歐大門,筆者曾多次進入過去的東歐地區,其中最早去過的就是東德。筆者1973年春去大陸參訪,當時西德尚無中國使館,我們只得到東柏林的中國使館,去辦理回國手續,領取回鄉證。這是生平第一次踏入社會主義國家的土地,印象特別深刻。東德應是當時經濟最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了,但與西德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其後筆者又從匈牙利開始,相繼去過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就整體印象而言,他們經濟都普遍比不上歐美國家。

追求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因此東歐國家人民普遍希望加入西歐社會,就不足為奇了,其手段即通過加入歐盟及北約。但欲加入歐盟,申請者需達到哥本哈根標準所列政治與經濟條件,不易達到。據筆者所知,目前有11個中東歐國家加入了歐盟。歐盟國家雖基本上都是北約成員,但北約成員卻未必合乎加入歐盟條件,例如土耳其雖經多年努力,都未如願。北約成員國實即美國的同盟國,奉美國為其龍頭老大,而入盟條件並不嚴格。

烏克蘭既未加入北約,也未加入歐盟。這並非其本身條件不合,而是因俄羅斯強烈反對。蘇聯與華沙組織解體後,北約與歐盟意圖將原在東德的邊境線,向東移動,這無形中蠶食了原屬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他們先是於1999年3月吸收了捷克、匈牙利、波蘭加入北約,後又於2004年吸收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小國進入北約。如此北約疆界即不斷東擴,現又欲吸收烏克蘭加入,這無疑將俄羅斯對北約的緩衝區與警戒線,劃到了其家門口。長期受敵視的俄羅斯,如何能高枕無憂,不擔驚受怕呢?

北約東擴,表面上雖有利於歐盟,但實則不然。歐盟與俄羅斯雖有矛盾,但畢竟比鄰而居,需相互依存,互通有無,歐盟所需天然氣就是一個例子。一旦歐盟與俄羅斯關係搞砸了,唯一受益的即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美國搞北約東擴,挑起俄烏衝突,明顯僅為一己之私。臺灣還能不引以為戒嗎?

烏克蘭歹戲拖棚,影響深遠 | 郭譽申

去年底以來,烏克蘭的局勢就格外緊張。烏克蘭的中央政府想要收復分裂出去的烏東兩共和國,甚至克里米亞半島,而俄羅斯則調集十多萬軍隊到俄、烏邊界,並聲稱北約若不書面承諾永不接納烏克蘭,就要進攻烏克蘭。美、俄、烏、歐盟、北約的重要官員緊急地一再會面磋商,希望化解可能爆發的俄、烏戰爭。

烏克蘭危機始於2014年,已歹戲拖棚8年,現在不過是又出現一波高潮。不論俄羅斯是否進攻烏克蘭,分裂的烏克蘭都不可能回到2014年以前,而且双方對抗的亂局看來還將持續很多年,其影響相當深遠。

北約是美歐的軍事同盟,若烏克蘭加入北約,美歐的軍事力量就迫近到俄羅斯的家門口,是俄羅斯絕不接受的。烏克蘭的族群,烏克蘭族約占80%,俄羅斯族約占20% (多半居住在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而烏克蘭族和俄羅斯族都屬於斯拉夫族,因此過去烏克蘭和俄羅斯是相當親近的,而現在烏克蘭的統治地區內必定仍有親俄派。這樣烏克蘭將很難抵擋俄羅斯的進攻,尤其美歐都傾向不出兵而僅對俄羅斯施以經濟制裁。不過,烏克蘭是面積60萬平方公里,人口4千多萬的大國,俄羅斯要完全擺平它,也必非常曠日費時。

烏克蘭分裂的亂局還將持續,最受苦的當然是烏克蘭本身。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曾是工農業相當發達的國家(尤其重工業),然而民主化後,國家分裂,又與強鄰俄羅斯武力對峙甚至交戰,現在已經變成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均所得不到4千美元。(烏克蘭和台灣有不少相似處,請參見《烏克蘭風雲緊急對台灣的啟示》。)

蘇聯解體後,北約持續東擴,納入許多東歐國家,壓縮俄羅斯的安全空間,終於逼得俄羅斯忍無可忍,準備以軍事行動反擊。俄羅斯寧願以經濟損失換取國家安全,正是戰鬥民族的作風。

經濟制裁是双面刃,不僅俄羅斯經濟受損,歐盟也要承受經濟損失。譬如歐盟如不進口俄羅斯的油氣,歐洲的能源價格必定大漲 (現在已提前反應)。

美國總統拜登現在是騎虎難下。美國非要支持親美歐的烏克蘭中央政府不可,但是美國民眾顯然不贊成出兵烏克蘭,然而若俄羅斯真進攻烏克蘭,並獲得豐碩戰果,則美國的威望將再受挫,而拜登仍將難辭其咎。其實早有學者指出,北約持續東擴是錯誤政策。

拜登剛上任時曾想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現在是絕不可能了。烏克蘭危機促使俄羅斯愈來愈靠攏中國,中俄的戰略伙伴關係恰能彌補中國的資源不足弱點,很有利於中國面對中美競爭。

烏克蘭的國家分裂肇因於其民主化。贏者全拿的選舉制度使親俄派和親歐派不停惡鬥,並互相指控對方使用不合法手段,最後魚死網破,互相脫離,並引入外國勢力 (或許外國勢力早已介入),造成長期的悲劇。這是選舉民主的又一次失敗,還有多少人相信民主制度的優越?

歐盟是白日夢帝國 | 盛嘉麟

【歐盟貌似帝國】
歐盟貌似一個強大的歐羅巴帝國,在世界上以強國自居,以道德自許,其實只是跟隨美國狐假虎威,最近對中國的人權、自由、民主、種族滅絕的議題,居高臨下多有譴責。其中法國、德國,配合美國、英國都派軍艦來南海自由航行,挑釁中國。
歐盟藉由美國領導下的北約,以貌似歐羅巴帝國的軍隊,跟隨美國出兵攻打弱小國家如南聯盟、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在世界上作威作福。其實歐盟的德國有幾萬美國駐軍,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經常供美國軍演,向俄國示威,北約的冰島國防交给美國,整個歐盟懼怕俄國,必須仰賴美國的保護。
歐盟內部是一個組織鬆散、矛盾相向、種族歧視、經濟參差、財政混亂、軍事散漫的組織,不但和帝國相差甚遠,而且是白日夢。


【歐盟不成帝國】
按中國的歷史來看,27個大大小小的成員國尚達不到強大的戰國七雄,卻遠少於春秋時代140多個大小諸侯國,歐盟還卡在中國的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之間。由於組織鬆懈、24種文字、議會衆多、經濟參差,更免談軍事力量的統一,永遠成不了字同文車同軌的大秦帝國。


歐盟的軍事力量仰賴美國領導的北約NATO,但是歐盟27國,與參加北約的27國並不一致:
奥地利、賽普勒斯、芬蘭、愛爾蘭、馬爾他、瑞典六國,是歐盟不是北約 。
冰島、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挪威、土耳其,是北約不是歐盟 。
歐盟的經濟力量仰賴統一的貨幣歐元,但是歐盟27國,與參加歐元的19國並不一致:
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丹麥、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瑞典,是歐盟,但不使用歐元 。
安道爾、摩納哥、聖馬力諾、梵蒂岡,不是歐盟,經歐盟許可,使用歐元 。
黑山、科索沃歐,不是歐盟,未經歐盟許可,但自行使用歐元 。
歐盟的行政權力及立法權力集中於四個機構手中,無比鬆散 。
歐盟理事會由各國政府代表組成 ;
歐洲議會代表各國公民選出的議員組成 ;
歐盟委員會(歐盟執委會)是歐盟的內閣,代表歐盟的整體利益 ;
歐洲央行由歐盟的歐元國家的中央銀行代表組成 。


【歐盟經濟參差】
歐盟各國經濟參差不齊,德國經濟最強大,製造業精進,在歐元統一貨幣下德國獲利最多,霸佔了大半歐盟市場,同時歐元各國的出口平均水準,壓低了歐元的匯率,使得德國避免了原來強勢馬克應有的高匯率,能夠以較低匯率的歐元,製造業出口貿易暢銷世界。
美國為打擊歐元,幫希臘在國家經濟收支帳目上造假,使落後的希臘進入歐元區,日後造成了歐豬五國(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的歐債危機,幾乎拖垮了歐元,破碎了歐元向美元競爭的雄心。
歐盟各國以西歐北歐經濟較強,其餘的歐盟國家乏善可陳。同時歐盟只有幾次歐債危機時德國北歐出面援救,西歐北歐只想利用東歐南歐的廉價勞工,維持他們落後的狀態,並無內部的國際合作發展經濟的計劃。同時歐盟對中國與匈牙利、希臘簽訂的經濟合作計劃還出面干涉,阻止破壞,見不得他國好。


【歐盟種族歧視】
土耳其1952年即加入北約,為歐美效力不遺餘力,自1987年起便努力申請加入歐盟,只因為是穆斯林國家,經過34年都被拒絕。
在蘇聯瓦解之後,華沙公約的東歐白人基督教國家,保加利亚、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立刻申請,隨即加入歐盟。
在南斯拉夫聯邦瓦解之後,各分裂後的國家對申請加入歐盟趨之若鶩,但是除了天主教文化的斯洛文尼亚及克羅地亞兩國獲准加入歐盟,其餘斯拉夫種族的國家,波斯尼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科索沃都不獲准加入。其中塞爾維亞2010年便積極申請加入歐盟,迄今無法加入。
即使歐盟成員國內部,西歐的AngloSaxon 及日耳曼,以及北歐的斯堪的那維亞國家,歧視東歐的國家如保加利亚、羅馬尼亞、波蘭、南歐的國家如義大利、希臘、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的人多半來西歐北歐的國家充當勞工,倍受歧視。
這10年來由於北約國家攻擊打垮了北非中東的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發生顏色革命,導致數百萬的穆斯林難民流離失所,湧入西歐的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在各國都受到歧視排擠,尤其號稱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國內的穆斯林移民多次抗暴,引起社會動盪的暴亂。


【歐盟議員貪腐】
最近德國基民盟國會議员霍普特曼Hauptmann,接受台灣地區賄賂廿萬歐元,在德國議會發言支持台灣地區,指控中國。霍普特曼同時被指控收取了阿塞拜疆、韓國等國的賄款,做出支持這些國家的發言,目前正接受司法調查。
這使我們想起不久前忽然造訪台灣地區,指控中國,支持台灣地區的捷克議長韋德齊,發言指控中國,支持台灣地區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市長賀吉普,以及立陶宛指控中國,支持台灣地區的議員史德波納維西亞斯及阿頓梅納斯。這些距離台灣地區十萬八千里,微不足道的小國,與中國毫無瓜葛,為什麼會莫名其妙的有議員站出來作指控中國,支持台灣地區的發言,讓人懷疑受賄。
有媒體揭露,民進黨當局在歐洲,行賄對象主要包括歐盟議會議員和歐盟成員國議會的議員。歐洲議會長期以來,扮演著台灣地區在歐洲好朋友的角色。而在歐洲議員之間存在台灣遊說行賄團體,該遊說團體成員遍布德國、法國、瑞典、捷克、波蘭、丹麥,立陶宛等多個歐盟國家,沒有拿錢那來好言美言。
不論歐盟議員的受賄發言有沒有效果,都會被台灣地區政府用來大內宣,誇大的製造世界各國支持台灣地區,聲討中國的假像,堅定台灣島內民衆相信台獨必成,中國必仇的信心,製造兩岸的不安。但是歐盟議員的貪腐,也注定了歐盟不成帝國的因素。


【美國鉗制歐盟】
美國在德國駐軍36000人,在韓國駐軍26,000人,在日本駐軍55,000人,所以日本德國韓國實際上只是美國的殖民地國家,不算獨立國家。為德國帶來極大利益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工程,95%完工,竟然受到美國的制裁,工程停頓。
美國的軍隊在北約的旗幟下,可以任意的在德國、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設立雷達站和飛彈導彈基地,軍事演習,不斷威脅俄國,挑釁俄國,使得懼怕俄國的歐盟擺脫不了美國的保護,藉此鉗制歐盟,也使得歐盟不得不跟隨美國,狐假虎威的譴責中國的人權、自由、民主,其中法國和德國,更得配合美國及英國,派軍艦來南海自由航行,挑釁中國。


【白日夢的帝國】
當今世界版塊,一般說的是中美俄歐四塊,事實上歐盟受制於美國,全體懼怕俄國,歐盟組織鬆散,經濟參差怨聲四起。各國內部都有反對歐盟的聲浪,總部設在丹麥的反歐盟人民運動在各國風起雲湧。由於疫苗你爭我奪,利益的分配不均,義大利領導的反歐盟集團,主要包括了義大利、希臘、奧地利、冰島、西班牙、匈牙利,正在隱然興起。
歐盟各國,東歐北歐的國家傾向服從美國,西歐的法國德國尋求獨立自主,甚至想建立歐洲軍隊取代北約軍隊,而南歐的國家卻在形成反歐盟集團,尋求內部的公平。歐洲議會及各國議會又以反對中國逞口舌之快,政治意向分歧無力,都不利於歐盟。


費時七年,經過無數經濟學家,政府專家努力協商,中國做出極大的讓步談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主要內容包括了
1)保證相互投資獲得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確保補貼透明性;
2)改善雙方市場准入條件;
3)確保投資環境和監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勞工標準,支持可持續發展
這個協定竟然在美國的脅迫下,以無聊的人權議題為由,被歐洲議會擱置,任憑不學無術的議員政客踐踏投資協定,所以在現行的制度下,歐盟無法成為一個版塊,更甭談帝國了。

中歐投資協定不是中國的勝利 | 盛嘉麟

從鳥瞰的高度看來,七年的談判,歐盟以國家補貼議題、國營企業議題、強迫技術轉移議題、組織工會議題、新疆維吾爾奴工議題、香港言論自由議題….,這些從空氣裡變出來的無本籌碼,換得中國全面的實質讓步,終於達成協議。從此歐洲實體製造、金融保險,各種企業自由進出中國,歐盟徒增等同歐盟面積的經濟國土,歐盟片面獲利如此巨大,當然這不是中國的勝利。

從中國來說,中國的經濟政策本來也計劃要大幅開放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希望刺激競爭,砥勵中國企業,提升到國際水準。所以雖說中國全面實質讓步,卻是自願計劃的讓步,不是被迫。

中國雖然實質利益小於歐盟,但是中國得到了戰略利益上的浩大聲勢,今年11月在亞洲搞定了RCEP亞洲14國,12月在歐洲也搞定了歐盟27國。而且美國即使出聲攔截,也擋不住歐盟和中國的經濟利益結盟,讓美國嘗到中國崛起勢不可擋。打擊美國,讓美國明白他的國力已經衰退,不能一手遮天。

中國實質上的利益只是希望將來收購歐洲企業,投資經營希臘海港,華為在歐盟開拓市場,不再遇到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的干擾,以及降低一些莫名其妙的風險。其實這些年來中國已經和歐盟26國(除了愛爾蘭)分別簽了投資保障協議,這次和歐盟簽署重複的投資保障協議只是為了打通頂蓋,希望將來不會遇到比利時總部的意外干擾,實質利益遠小於歐盟。

面臨如此巨大的利誘,歐盟當然明白機不可失,才會不顧美國的不悅,猴急的和中國簽約,因為美國不可能給出如此的重禮。即使中國給出如此的厚禮,如此讓步,歐盟的波蘭及法國的國會,政客及學者,肉吃在嘴裡,還要指手劃腳的發出噪音,說中國要解釋新疆維吾爾奴工營的事情,歐洲智庫「摩爾研究所」研究員阿梅洛的專文指出,歐盟和中國即將簽訂的投資協定很可能使歐盟淪為中國實驗場的獵物。

此外,即使中、歐終於達成了僅僅低於自由貿易區一小階的投資保護協議,並不表示歐盟與美國停止了合作,更不表示歐盟與美國不在政治、軍事上聯合遏制中國。國家都是多層面的,譬如日本,在RCEP與中國有緊密的經貿關係,但是在軍事上卻加入印太聯盟遏制中國。譬如俄國與中國有緊密的經貿、能源、軍事關係,但是在軍售上卻大量賣飛彈、戰機、軍艦、潛艦給印度、越南,對抗中國。所以對歐盟也不能抱有幻想,從此中國與歐盟結為盟國。

歐美西方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即使肉吃在嘴裡,約簽在桌上,中國沒有勝利,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我的土耳其觀 | 盛嘉麟

奧圖曼帝國有如大清帝國,雖然奧圖曼帝國起於13世紀,但是兩個帝國同時在17世紀進入巔峰狀態,到了19-20 世紀,兩個帝國同時不敵英、法強權,崩塌敗落,不但成了兩個病夫,而且民心潰滅,崇洋媚外。

兩個病夫同時出了兩個國父,孫中山和凱末爾,兩個國父都是崇尙歐美文明、主張全盤西化,並且受到當時國人的尊重,捧為國父。可惜兩個國父都不成功,中華民國當年有可敬之處,結果是失敗的國家。土耳其成為歐化的世俗國家,歐化的文字、歐化的習俗,結果也是失敗的國家。

土耳其一廂情願的傾向歐洲,明明不到3%的國土在歐洲,卻自誇為歐洲國家,我認識兩個土耳其同學,你如果說土耳其是亞洲國家、在小亞細亞半島,他們會跟你翻臉,讓我感覺比崇尙歐西的孫中山更沒志氣。

土耳其

北約1949年成立,土耳其1952年就迫不及待的加入北約,土耳其沒有必要在華約、北約急忙選邊站,即使選了北約也不必如此賣命賣力,更不堪的是甘願淪為美國、蘇聯衝突的先鋒。一直到最近1999年受美國指示,阻礙中國的瓦良格航母空殼駛出黑海(2002年敲詐了中國10億美金才讓通過),2015年受美國指示,擊落敘利亞上空的俄國蘇凱24戰機,並殺害飛行員。

儘管土耳其如此崇尙歐洲、賣命美國,因為種族歧視、宗教歧視,儘管土耳其從1980年代開始申請加入歐盟,一直到今天仍然被歐盟以種種原因拒之門外。更不堪的是這三十年間,眼見白人歐洲國家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名不經傳的小國,甚至是前華約成員國、蘇聯加盟國,都不費吹灰之力紛紛加入歐盟,唯獨北約元老、流血流汗的土耳其被拒門外。

而且在土耳其與希臘、塞浦路斯、庫德族、亞美利亞的爭端上,美國及歐洲從未幫過土耳其,都站在土耳其的對立面。

所以我覺得土耳其是在奧圖曼帝國崩潰之後,民心盡失,只剩崇洋媚外、屈膝討好的奴性小丑。一直到最近強人艾爾多安(Erdogan)橫空出世才有所改變,土耳其不再申請加入歐盟,土耳其希望恢復奧圖曼帝國的光榮,土耳其開始正視自己的穆斯林文化,土耳其開始參與阿拉伯世界(包括伊朗、敘利亞、卡達爾….)的事物。

我不相信強人艾爾多安真有復興奧圖曼帝國的能耐,至少他的眼界、勇氣與意志值得欽佩,目前擺在土耳其前面的難題是:

  1. 境內1600萬庫德族(佔土耳其總人口20%)與境外1400萬庫德族進行的分裂主義運動,不時受到美國的鼓動利用。
  2. 國際收支赤字嚴重,高達62億美元,而外債過多。最近受到川普突然的打擊,里拉重貶40%,外債到期更無力償還,已經波及歐豬國家及新興國家的經濟。土耳其欠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國債何止1000億美元以上,艾爾多安不願再向美國控制的IMF求救,最近阿拉伯的卡達爾國王要貸款150億给土耳其的銀行應急,艾爾多安向中國的求援正在與中國政府恰談中。除非歐洲銀行立即伸出援手,土耳其危機重重。
  3. 土耳其因為血緣民族的關係,暗中推動東西宊厥斯坦的暴亂獨立運動,其實就是穆斯林恐怖主義,甚至包庇疆獨恐怖份子,嚴重影響中國新疆地區的穩定,及中土外交關係。
  4.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是歐亞大陸的橋樑,控制黑海的咽喉,應該堅持中立的地位,維持各國的交通往來油管運輸暢通,而不是政治上軍事上選邊站,阻撓另一邊的交通往來油管運輸。參加北約對抗俄國,或者投靠俄國對抗歐美,都不是好的策略,應該嚴守中立,維護橋樑及咽喉的地位,與各國友好。

我希望強人艾爾多安真有能耐妥善處理上述的四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