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出來自首! | 藍清水

臺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鄭文燦國發所碩士論文超過30%與他人論文重複,判定為抄襲並撤銷渠碩士學位,據說指導教授陳明通則永不錄用。這是臺灣大學無懼壓力,再一次堅守學術倫理,保住了學術的尊嚴。

在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爆發時,我便撰文指出鄭文燦論文也可能有問題,現在臺大證實了我的懷疑屬實。我之所以提出這種看法是因為政治人物都非常忙碌,既要辦公或跑行程,又要讀書,還能在二年內完成論文。這對於我們這種全職讀碩、博士,卻耗時多年才取得學位的人,除自嘆弗如之外,更感到匪夷所思。

我博士論文口試時,因為英文文獻引用較少,而引用中國大陸論文比重偏高,被其中一位口試委員狠狠批判一番,其他委員則於有疑問或缺漏之處提出質疑,並要我一一答辯,之後並要求我修改後方予通過。這表示口試委員都認真的讀過我的論文。

林智堅與鄭文燦的口試委員到底有沒有看過他們的論文,甚至於有沒有真正口試都令人懷疑。之前我也提出必須追究所有口試委員的責任。指導教授陳明通尤其要負主要責任。

基於同樣的標準,我曾提出應該檢驗所有的政治人物,在任內讀碩、博士,卻在兩年、五年之內就取得學位的人的論文。若經檢驗,恐怕會血流成河。這也就是為何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桃園的藍營獲有碩、博士學位的政治人物均對此噤口不語的緣故。

奉勸藍、綠、白政治人物,若以取巧方式或有違反學術倫理而取得碩、博士學位者,趕快主動向學校自首並放棄吧!免得明年選舉時被一槍斃命。

民進黨的戰犯找到了 | 郭譽申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現在黨內還在檢討敗選原因,及互相指控為造成敗選的戰犯。筆者當然不屬民進黨,卻要指出民進黨的第一戰犯是陳明通。他荒腔走板的袒護抄襲論文的學生林智堅,是民進黨選前的一大敗筆,更重要的,他對民進黨的重大損害還在持續中,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損。

陳明通長期擔任台大國發所教授,自1995年迄今共指導173位碩博士學生,其中包含許多綠營政要。陳已經有兩名學生,林智堅和鄭文燦,其碩士論文被台大判定為抄襲而學位被撤銷,尤其鄭是民進黨的明星政治人物,事件對鄭本人和民進黨都是重大損傷。這兩件論文抄襲事件對台灣第一學府台大的損害也是無與倫比的。

陳明通擔任台大教授期間,有9年擔任政府高官,包括陸委會主委和現在的國安局局長,卻還同時指導了大量的碩博士學生,超出一般教授所能指導的碩博士學生數。他又已有兩名學生被判定為論文抄襲,人們自然質疑陳和其學生的誠信和學術品德:陳是否一向放水,縱容學生抄襲論文?陳的所有綠營政要學生很可能都抄襲論文?陳的大部份學生的論文都被設定為不公開,更增加人們的質疑。

在野黨已經呼籲台大全面清查陳明通的所有學生的論文,若成真,必定爆出更多綠營政要抄襲論文的醜聞。即使台大推託不執行,在野黨可以公開要求,陳的所有學生公開其論文,讓外界檢查;而不願公開者就表示心中有鬼、涉嫌抄襲。假使很多民進黨政要都拒絕公開其論文,他們和民進黨還有何誠信可言?以後還怎麼選舉?

陳和他的綠營政要學生是一共犯結構,人人都有錯,而老師的錯更大,因為是陳製造出此共犯結構。陳以提供台大的耀眼學位,來獲得政治人脈和影響力,或許還能獲得一些研究經費的支助,可說是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他學政兩棲,教出那麼多綠營政要,於是可以水幫魚,魚幫水,互相提攜啊!未來他指導的學生可能當上總統,他就成為「帝師」了!

陳明通和他的綠營政要學生都是聰明過頭了,只想到各有所獲,卻沒料到現在醜事被揭穿,而論文抄襲的風暴沒完沒了,因此陳可說是民進黨敗選的第一戰犯。若蔡英文還不撤換陳,並誠心的道歉,蔡將成為搞垮整個民進黨的第一戰犯。

政客洗學歷的文化和制度因素 | 郭譽申

林智堅的論文被判定抄襲,其碩士學位被撤銷,他因此退選。原以為事件到此結束,不料相似的洗學歷、抄襲事件愈爆愈多。當然有些是選舉抹黑,企圖搞成天下烏鴉一般黑,但足見政客洗學歷之普遍。政客洗學歷當然可歸咎於其個人品德,但也有社會因素,包括傳統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響。政客的品德低劣沒啥好說,本文僅探究文化和政治因素。

綠營竭力要去中國化,但是臺灣仍堅定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傳統文化。古人「唯有讀書高」,是重視學問,今人則變成重視學歷。漂亮的學歷不僅自己舒服,還能唬住旁人;若會利用,甚至能夠招財進寶!因此假使洗個漂亮學歷的成本不高、工夫不大,自然是很划算的。古代科場舞弊是要殺頭的,至少也要充軍,現代洗學歷、論文抄襲被揭發,只是撤銷學位,而有些大學還搞出「專班」,迎合政治人物,政客們自然趨之若鶩了。

政治人物回到大學進修,拓展知識和視野,原本是好事。然而多數政客卻不是想進修,而是因為原來的學歷不好看,刻意想把學歷洗得好看點;由於本就無心向學而又政務黨務繁忙,於是進修成為虛應故事,而論文抄襲、找人代寫都成了經常之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完全被歪曲了。

政客要洗學歷,大多是為了選舉,即使最近不選舉,也要準備未來的選舉。雖然高學歷未必有益於施政,漂亮的學歷多少有助於選舉,因此政客都喜歡洗學歷,只要洗學歷的成本不高、工夫不大。

選舉制度的目標是,由人民投票選出最有能力施政的候選人。此目標的前提是選民要能認識了解候選人。然而人民真能認識了解候選人嗎?很難。一個最小的選區都有幾萬選民,因此選民根本不可能直接認識了解候選人,而只能透過媒體和網路間接認識候選人。眾所周知,臺灣的媒體和網路資訊並不中立可靠。在此情況,選民只能偏重參考有關候選人的中立可靠資訊,如學歷。(當然選民一般都認定,大學不會放水而候選人就學時不作弊抄襲。)雖然漂亮的學歷未必有益於施政,選民只能如此投票啊!

政客洗學歷的社會因素是政治制度加上傳統文化。選舉制度要求選民要能認識了解候選人,然而媒體和網路的資訊都不中立可靠,於是選民只能偏重參考候選人的學歷資訊。學歷資訊受選民重視則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選民會看學歷資訊,政客自然就要洗學歷了。

這裡曝露一個選舉制度的重大弱點:選民很難真正認識了解候選人,不認識了解候選人,選民的投票有何意義?

林智堅與夏立言揭開了台灣民主的傷痕 | 龔建偉

說起民主,許多人會對台灣的民主津津樂道,甚至聲稱台灣是「華人民主燈塔」。這些人的證據有許多,經濟學人智庫的「民主指數」、自由之家的「世界自由度」均將台灣列於前列,仿佛台灣的民主完美無瑕,不容置疑一般。但台灣的民主是否真的如此完美?不,林智堅的論文門為我們徹底揭開了真相—台灣的民主早已傷痕累累,這些傷痕或許並不顯著,但影響卻異常深遠。

民主是什麼?用維基百科的話說,民主意味著人民擁有平等參與公共政策的參與權。換句話說,人民有資格、有能力對公共政策進行討論並且最終以多數民意決定公共政策,這是民主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說,民主強調的是「價值」問題:怎樣的公共政策是好,怎樣的是壞?多數人更喜歡怎樣的公共政策?在討論價值之前,「事實」理應是存在共識的。

2012年的美國大選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次選舉中,歐巴馬健保是一個核心議題,競選雙方對此互有攻防,但在攻防的同時,雙方大多數時候都不會扭曲歐巴馬健保的基本內容,也極少「無中生有」,把本來不屬於歐巴馬健保的內容說成是歐巴馬主張的。在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中,這理應是常態,任何討論都應當基於事實而非謊言,這是國小生都明白的道理。

但民進黨近年來並不這麼認為。自2018年大敗之後,民進黨似乎就已經意識到了常規選戰很難贏,畢竟他們做的確實太差勁,於是他們想到了新招數(很可能也並不新,只是開始大規模運用),那就是指鹿為馬。遇到批評者,不分青紅皂白先「抹紅」「抹黑」,無論事實真相如何,只需通過媒體給人民這種印象便可。而在遇到四大公投的時候,他們便玩出了「萊豬」變「美豬」的把戲,其本質仍然是一樣的,那就是用謊言取代事實,進而贏得選戰。

這種把戲當然會被人戳穿,但一般選民並不是那麼有感,畢竟萊克多巴胺也好,三接也罷,這些東西離我們的生活實在太過遙遠,許多選民或許對民進黨的宣傳直接「聽而任之」,並不會深究事實真相如何。但到了最近,事情就大條了。

林智堅到底抄襲沒有,如今已經一目了然,即使是許多同屬綠營的政治人物,此次也同樣護航不下去。無論民進黨怎麼顛倒黑白,台大論文四十趴以上和中華大學九十趴以上的重複率是擺著的。在台灣民意基金會此前民調當中,居然只有一半多一點的民進黨支持者認為不應該換堅,可見連「死忠」都已經對民進黨此次的指鹿為馬產生了動搖。更何況這份民調是8月8-9日做的,8日的時候台大審定結果並未公布,因此民調時間本身對林智堅可能還比較有利。在這種情況之下,「死忠」都已經如此動搖,更何況一般人呢?

林智堅陣營給出的證據更是笑話。律師的所謂「用論文轉移中共注意力」直接被同黨立委陳亭妃切割為「個人言論」,林本人在半夜0:30給台大的郵件也被英系立委蔡易餘認為「不能這樣講」。可以說,民進黨顛倒黑白了這麼多次,這是最為露骨,也是最為可恥的一次。民眾在過去或許確實不知道藻礁為什麼要保護,和三接又有什麼關系,但是論文這件事呢?「抄襲是不對的」人盡皆知,林智堅的所有主張也都已經被台大和中華大學一一反駁,證據又是如此的可笑,民眾怎麼會看不清事實真相?即使民進黨如今想要低調處理,民眾也絕不會忘記民進黨是以怎樣的嘴臉在護航林智堅,畢竟,他至今都沒有承認抄襲。

林智堅的風波還未過去,民進黨就又開始玩起了抹黑的老本行。夏立言訪陸分明已經向陸委會報備過,陸委會卻又在他前往大陸半個月後突然譴責他「傷害台灣利益」。這是多麼荒謬的行徑!他要見什麼人,行程如何早已向你報備過,你怎麼能現在才想起來所謂的「傷害台灣利益」?這到底是事實還是選舉操作可謂一目了然,但民進黨顯然不在意這些。

再看看陸委會的新聞稿吧,從頭到尾看下來,也沒能看出夏立言到底如何「傷害」了「台灣利益」。是啊,夏立言現在既不是政府官員,又不是民意代表,他能如何傷害台灣利益?他到大陸同台商、台生會見,難道這些台商、台生也是在配合夏立言「傷害台灣利益」?說到底,民進黨給夏立言的罪名就好像秦檜陷害岳飛一般,「莫須有」三個字就是最大的罪名!

台灣民主的傷痕就是這樣產生的。民主如果想要良好運轉,離不開良好的政治文化。是基於事實討論的政治文化更好,還是基於謊言討論的政治文化更好?民眾需要事實真相,還是需要僅存在於網軍與部分媒體口中的「平行時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根本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然而近年來,上述問題確實變得值得討論了。

美國可以說是最為典型的受傷者。前總統川普在敗選後日復一日地宣稱「大選被竊取」,認為拜登是依靠所謂的「拜登曲線」等才當選,哪怕這些說法荒謬異常,川普也基本輸掉了所有的選舉官司。然而川普的死忠確實相信這樣的說法,許多川普支持的,否認2020年美國大選合法性的共和黨候選人如今已經贏得了初選,很可能要在11月進入國會。美國大選的公共事務討論如今已經不再像2012年那樣能夠基於事實討論價值層面的東西,反而淪落到了要討論「選舉是否合法」這種一般在非洲國家才會存在的爭議上。這當然是民主的失落,但始作俑者是誰?

是為了權力無所不用其極的某些當權者。他們不甘心失去權力,所以他們要想辦法讓自己的死忠相信謊言。即使這毫無疑問會讓民主倒退,他們也毫不介意。對於他們來說,社會是否能夠有良好的討論公共事務的氛圍並不重要,民眾的生活如何也不重要,權力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自己的權力,良知、道德、信念……統統只不過是工具罷了。林智堅和夏立言就好像兩面照妖鏡,前者照出了民進黨為自己遮醜的無恥嘴臉,後者照出了民進黨栽贓對手的抹黑把戲。而歸根到底,民進黨這一切卑鄙的行徑都是為了讓他們自己不會失去權力。

所幸,近日民進黨的政治操作太過粗暴,許多台灣人也藉此警醒過來。人們發現一個外表光鮮亮麗的政治人物兩篇碩士論文均系抄襲所得,而民進黨居然竭盡一黨之力為他保駕護航。至於他所謂「做到了」的政績畫皮,也被花了足足12億修出來的球場所撕碎。再看夏立言,雖然民進黨沒有任何證據,但他們依然選擇把各種子虛烏有的罪名扣給了他和國民黨。只是民眾讀陸委會的新聞稿時難道不會起疑嗎?夏立言手裡握著什麼台灣利益能出賣給大陸呢?搞清了這個問題,民進黨厚顏無恥的嘴臉也就一目了然。

中華民國的民主絕不能如此沉淪下去,是時候讓民進黨知道,管制言論、指鹿為馬都是與民眾利益不能共存的邪路,回歸基於事實的討論才是正道。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文學碩士)

陳建仁的「今非」與「昨亦不是」  | 姜保真

台大舉行記者會宣佈林智堅碩論係抄襲,取消他的碩士學位。次日,前副總統陳建仁立即說:「國立台灣大學很突然發表結論,沒充分納入當事人提出的相關論證,希望未來真相大白,以論證還林智堅清白」,輿論嘩然,《聯合報》隨即在社論中評述他的發言不當:

『陳建仁批評台大突然發表結論,未納當事人論證,真相大白會還給林智堅清白。出身學術界的陳建仁,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羞辱台大,完全違背學術良知。他若看過爭議論文、作過比對,還相信林智堅未抄襲,其學術能力令人懷疑;他若未讀過論文即表態挺堅,就是盲從蔡英文而不辨是非。他若懷疑抄襲卻說出違心之言,則是羞辱人民、羞辱其「聖騎士」封號』。

陳建仁臉上始終帶著露齒微笑,這是典型的政客容顏。在此且追朔陳建仁昔日的言行:

陳水扁總統的第二個任期,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蔡英文是副院長的2006年,台中「國立中興大學」生化研究所教授張邦彥博士與學生合寫的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 (細胞),當時的蕭介夫校長欣喜的說:「《Cell》是與《Nature》相同等級的國際重要期刊,張邦彥的研究報告能夠刊登在《Cell》,又是國內第一篇,確是殊榮,他的發現將改寫教科書。」

孰料不旋踵,這篇論文遭人檢舉文中繪圖有剪貼造假之嫌。張教授辯稱繪圖是由其博士班學生經手,自己不知情,且未保留原圖檔案。最後,這篇可以『改寫教科書』的論文被《Cell》撤下。當時的國科會主委陳建仁博士嚴厲批判,說不論圖檔由誰製作,『科學家都須為自己發表的論文負最終責任…在學術研究上,所有細節都要非常注意』。

興大抄襲案那位涉嫌偽造圖像的研究生「第一作者」呢?他被追回博士學位,取消博士學位資格,處罰頗重,張邦彥教授仍然留任。

一個月後,臺大醫院某醫師一篇論文投稿國際期刊《Cancer》(癌症),被編輯發現有抄襲之嫌而主動退稿且函告所有掛名的共同作者--包括臺大醫院副院長楊泮池院士及國科會陳建仁主委,他們收到《Cancer》編輯部的信函提醒:『以後對論文撰寫的正確性務必更加嚴謹』。陳建仁主委卻向記者說:「事前並沒有真正看過(論文)相關內容…有機會的話,會更謹慎處理。」

輿論當然不會放過他的「昨是今非」,《中國時報》立即以社論抨擊:

『坦白說,我們對於陳主委的說法感到疑惑,對他一個月前後不同的責任認知感到不解,更對臺灣學術倫理的危機感到憂心。…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教授不知道貢獻何在、沒看過論文內容就同意掛名共同作者。如果只因為教授大牌、太忙、做大官,就可以在自己沒有貢獻的論文上掛名,那麼其作為就近乎學閥學霸,對學術的發展絕對是個負數。國科會陳主委承認他事前沒有看過相關內容,算是誠實的表白。但是誠實是一回事,沒有看過內容的論文能不能、該不該掛名卻是另外一回事。如今論文已經投稿、國際期刊已經發現抄襲事實、事件又已經上了重要媒體、對臺灣學術界的重大傷害也已經造成。國科會與教育部是台灣處理學術最重要的兩個機關,如今,國科會主委自己是抄襲論文的共同作者,這事情不尷尬嗎?國科會要怎麼處理自己的主任委員呢?』

遺憾的是陳建仁雖然在輿論清議的壓力下被迫向蘇貞昌院長請辭,卻遭慰留續任國科會主委,更在2011年出任「中央研究院」的副院長。媒體轉述臺大某系主任說:『過去有論文抄襲案,最後都是掛名的老闆也就是教授走人,還沒聽過「學生犯錯、老師沒事」的案例。』

而陳建仁當時竟然對《中國時報》主編等人提起訴訟控告,後來皆無罪定讞。

陳先生自己有此不光榮歷史,竟然還敢公開護航林智堅?林的論文與先完成發表的余正煌論文大篇幅完全相同,甚至余寫的錯字,林也照錯不誤!這麼簡單的對照,還不一清二楚?《聯合報》指責陳建仁違背學術良知,學術能力有問題、盲從不辨是非、羞辱人民和自己。罵得真痛快!

這位陳院士官運亨通,不但做了副總統,還加入民進黨,擔任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競選總部的榮譽主委,頻頻走動基層,甚至在阿中不在的場合主持競選造勢活動,輿論揣測這是2024大選的超前部署。

台灣人民還能接受這樣一位國家領導人?真是--
夠了!  (作者為台灣的作家)

學術良知何在?陳建仁、黃武雄  | 藍清水

林智堅雖然退選,蔡英文仍下令全黨要相信林智堅是清白的。這是選擇站在學術界的對立面。綠營鐵桿支持者,唯黨意是從,仍然在不同場合用各種說法,來暗示台大主事者立場偏頗,或者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來遮蓋抄襲的真相。

不過,仍有少數綠營的賦閒派,如蘇煥智、林濁水,以及冒著被開除黨籍的王世堅,還能就事論事,仍能守住道德底線,應該予以鼓掌喝采。

所有在媒體公開發表評論的人之中,我特別要對陳建仁院士及臺大退休教授黃武雄提出我的看法。

陳建仁前副總統是具有中央研究院院士榮銜的學者。中央研究院是國家最高的學術機構,對於學術倫理勢必謹慎又謹慎,陳建仁院士學術生涯中必定嚴守學術倫理,否則也不會有人敢推薦他競選院士。

不想,陳建仁當了民進黨的官之後連價值觀都改變了,先是在高端疫苗未解盲之前,就先披露疫苗效果很好。問題是,未解盲之前,陳院士根本不知道打在身上的是真的疫苗還是對照組的營養劑。他完全違背學術的規則。林智堅論文事件,他又公然懷疑臺大做出來的審定結果,還說林智堅是抄錄不是抄襲。請問一個有院士榮銜的學者,可以為政治做出如此違背良知與學術規範的談話嗎?還發明「抄錄」這個名詞,真是服了。

黃武雄教授是臺灣社區大學最早的倡議者,被尊為「社區大學」之父。我因為曾擔任過中壢社區大學校長,所以拜讀過黃教授有關社區大學的所有論述文字及部分批判時事的文章,非常服膺他的理念及建議的做法,是我心中極為敬仰的入世的學者。

但是,黃教授對林智堅論文的意見是,沒有看到抄襲的痕跡,認為應該另組審定委員會。言外之意就是台大學倫會的審定委員是為政治服務做出的判定。這真是睜眼說瞎話。審定委員所舉出的抄襲之處之多以及細微到錯字,是如何地謹慎,是如何地負責。怎容用一句,我看過兩本論文,便做出如此的結論。那台大學倫會的教授算什麼?整體臺大的名譽將放在哪裡?

黃教授是深綠的,我在拜讀他的文章時,從未因為他的意識形態而否定他的真知灼見,雖然其中有不少對時事扭曲的批判。這是原則問題,不是意識形態。

兩位望重士林的學者,不顧自己的清譽,竟然自捨立場為政治服務,令人失望到極點!別忘了還有史家、史筆呢。

面對「烏克蘭化危機」,樂見我島的學術獨立 | 郭譽孚

──中間選民看當前島內政局的這個轉折

又看到綠營炒作『中國威脅論』了;當然,「中國威脅」對於某些人言,永遠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整個社會真的會永遠認同那樣的觀點嗎?

尤其,是當烏克蘭悲劇正在上演,而同時對岸的軍演,日後可能比往日更為收發由心,真是有切香腸的可能性,配合上兩岸間貿易的依存度問題,政局是否可能出現板塊式的移動?

個人以為這種可能性是已經出現了,比較過去的二、三十年來,今日的情況有一根本的差異,是所謂「台灣價值」在綠營的過度炒作下,有了動搖、自毀的明顯跡象!

「台灣價值」是我島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重要高地;意識形態是經濟的上層建築,正常的建構中,意識形態必然會迴護與支持其既得利益的結構。以今日的態勢言,綠營掌握的「台灣價值」就是如此與它們的既得利益結構相呼應、相支持,使得綠營可以高枕無憂、胡作非為的。

坦言之,過去的既得利益者是藍營,如今既得利益者是綠營;藍綠相爭與民眾何干?這就是過去中間選民日益增加的理由。綠營大勝是藍營對手對於現實與歷史研究不足,耽溺於自美的台灣經驗,導致認知錯誤,最後使得板塊大轉移。。

例而言之──

馬之敗,敗在拿香跟拜;如果日本那麼好,綠營親日的淵源,更有管道可通,何待藍營經手;藍營拿香跟拜,在中國傳統,就是大認錯,他是天主教徒,大約不懂嚴重性;那等於過去全是欺騙,選票怎能不流失?

連之敗,敗在日殖台灣史中,其先祖的形象早被扭曲醜化;其整個團隊似乎竟不自知!而誤以為自身形象清新;其代表青壯藍營出線,已是理非當然;黨內或者易於擺平,但是中間選民難免猶疑;最後由皇民問題打柯,柯家改姓名是四零年代之後,皇民奉公運動壓力下的事,島民無力抵抗者極多,以此打柯,是有意為柯聚集了多少省籍背景下「同情」的選票?!

回頭考察這次選舉,由於綠營執政的問題太多,除了大內宣確實讓人大開眼界外,其他率皆成效不彰,甚至有新竹棒球場的惡劣醜劇;顯然選局中也會出現大批中間選民,這些民眾是否可能仍然受到綠營「台灣價值」吸引,讓我們由前述的意識形態與既得利益者的關係來仔細地觀察──

我們前面指出了──『正常的建構中,意識形態必然會迴護與支持其既得利益的結構。以今日的態勢言,綠營掌握的「台灣價值」就是如此與它們的既得利益結構相呼應、相支持,使得綠營可以高枕無憂、胡作非為的。』

大家在這次小英的「挺堅」號令出台,立刻接令出征的竟然是一位台大退休的教改著名教授,並且當日似乎就獲得呼風喚雨聲勢的作為中,應該可以想到台大這個我島最高學府在過去以來的地位──因為,台灣價值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到的,但是卻可以說「台灣價值」是以台灣大學為主要載體的──自日殖時期以來,雖然我島民很難有機會進入該校,然而所有接受殖民教育的學生都透過記誦與體制,確立了對於台北帝大的景仰。

另方面,我們看長期以來的日殖台灣史研究,無論藍綠,有哪一位主流學者曾經挑戰日殖時期的統計數據的?是他們的數據真沒有錯誤之處嗎?或是由台北帝大到台灣大學之間,真有某種「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的恭謹傳承,故毫無代表當年我島民主體批判的表現;因而,雖已來到國府治下的六七十年之後,仍只能一直延續地承載著當年威權的重壓?

是由於如此的,個人對於這次台大當局能夠在學術倫理上堅持自身的主體性,認為是一台灣價值上很重要的自我肯定;

相對言之,國府時代的自由與人權上,台大人雖也曾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那與學術倫理上的差別,個人認為學術倫理更為專業性,真正更需要台大來一錘定音!

而自由與人權上,任何一個國中生都知道,其實,票票等值,應該並不需要太多專業的知識,過度倚賴台大人來主持,可能只顯示了自由民主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敗,人民缺乏主體性,難怪我們的社會似乎頗有很易於受到特定政治訴求綁架的民粹政治的傾向?

當然,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多的變數,但是,本次事件中,台大教授的表現,個人認為可圈可點,甚至對於那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授願意出來擔任這個可能成為其個人人生重大汙點的時代腳色,對應地襯托出上任前後,備受綠營打壓的台大管校長所堅持的學術風骨,我想,作為時代之子的。他們都是相當難能的、推動時代辯證發展的重要腳色。。。

祝福他們,也祝福我們的時代,所有中間選民,不要氣餒,儘管綠營又拿出了他的「台灣價值」的法寶,『反中保台』;然而,這次的「台灣價值」,如果失去了如往日的「台灣大學」的學術背書,而民眾將直接面對自身前途的選擇,歷史的發展是否可能出現新的方向?

如果,考量削除了鉅額軍費,可以減稅多少,疫苗可以降價,教育經費充足,種種生活負擔可以減低,為何要「反中」?

更何況,還有「一國兩制」的自由在前。。。

中間選民們,讓大家一起來思考。。。

是時候回頭重看林智堅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了 | 龔建偉

林智堅的「論文門」到今天已經燒了一個月,一開始是發現他中華大學的論文有問題,其後才發現原來他在台大的論文也有問題。如今台大的審查結果已經公佈,但中華大學的論文反而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不過倘若我們細細思考,他在中華大學的論文反而是更加明顯的—畢竟基本完全是「複製貼上」,而民進黨方面除了由鄭文燦和蔡英文出面宣稱這是「抹黑」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反擊可言。

筆者看到這裡的時候感覺有些好笑,若論台灣最會「抹黑」的政黨,恐怕非民進黨莫屬。去年的四大公投民進黨是怎樣贏下的?「萊豬」在民進黨的口中變成了「美豬」,重啟核四變成了「核廢料放你家」,公投綁大選變成了「亂大選」……這些不都是再典型不過的「抹黑」嗎?鄭文燦去年沒少為「四個不同意」站台,在談論公投綁大選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宣稱「沒有國家是這樣的」,卻不知大洋彼岸的美國加州不但在大選的時候綁了公投,還一次綁了十幾個!這樣一個公然撒謊的人如今卻假惺惺地說什麼「停止抹黑比賽」,豈不荒唐?

「抹黑」這個詞我們已經見過太多次,但我們今天不妨再問一下自己,到底什麼叫「抹黑」?既然叫「抹」黑,那被抹黑的對象一開始肯定不能是黑的。如果對象一開始就是黑的,那還能叫抹黑嗎?恰恰相反,這叫揭露醜惡,是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應當做的事。現在一些人看到攻擊對手人格或者相關事件就認為「負面選戰」又來了,但倘若這個人或者事件確實是惡性的,難道我們不該揭露嗎?選舉從來不是免罪符,不是說到了選舉,我們便只能討論市政,而不能討論候選人的人格—歸根結底,市政不也是當選者個人推動的嗎?如果這個候選人自己就人格破產,我們該如何相信他對市政做出的承諾?銀行發放貸款尚且要對貸款人做信用調查,我們對候選人又怎麼能掉以輕心?

這次林智堅的中華大學論文問題之大可以說是有目共睹,封面第一個詞都能錯,這是怎樣的論文,居然能通過口試?高達94.1%的內容重複,這該如何圓?如果說比例僅僅是二十趴、三十趴,我們或許還可以討論一下這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但如此的重複比例,僅僅用「是項目的參與者」來解釋絕對是說不過去的。學術界早已有「自我抄襲」的概念,著名內容抄襲檢測服務供應商Turnitin曾經在2015年對大學教授進行了一項調查,確定了10種主要的違反學術道德的抄襲形式,其中「自我抄襲」高居第二。國民黨曝光出的竹科研究合約進一步證明了林智堅問題的嚴重性:他根本沒有這份報告的著作權!

平心而論,將碩士期間進行的相關研究整理成論文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問題在於,林智堅這份研究的原創度有多少?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份論文是由賀力行及中華大學王明郎教授主導的撰寫過程,此前在研討會發表時也是和兩個教授一起聯名發表。這看似在自證清白,實際卻越辯越黑:他這話同時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論文主體根本不一定是他寫的。論文的作者到底是誰?「研討會版」有三個作者,「竹科報告版」有兩個作者(無林智堅),碩士論文版本又只剩下了一個林智堅。林智堅在澄清中並未回應這個問題,他實際上也不可能回應,因為這三份文章高度雷同,卻對應著不同的作者,這要麼是別人幫他寫的,要麼就是他幫別人寫的—而無論哪種,都涉嫌違背學術倫理。

如果這文章根本不是林智堅寫的,而他僅僅是做了「實驗室的討論、提供意見、參與研究」(賀力行和王明朗的簽署聲明原文)這些工作,那麼這論文能證明他的學術水平嗎?如果往難聽了講,這不就是別人幫他代筆了論文嗎?更加微妙的地方在於,賀力行和王明朗簽署的聲明末尾只說林智堅「有參與討論、問卷發放、回收及資料分析」,因此論文「使用相關內容」(即問卷之類)合情合理,請注意,他們二人完全沒有提到這論文是林智堅寫的。詳細列明了好幾項林智堅的「貢獻」,卻唯獨沒有最為重要的「撰寫文章」,這聲明怎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呢?

無論如何,他的中華大學論文作者存在疑問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著作權問題與署名問題也都是白紙黑字,同樣的文章存在如此之多的作者版本,林智堅至今都沒有給出為何會這樣的答案。以上事實任何人都看得出不對勁,無非只是問題的嚴重性值得商榷罷了。既然問題是真實存在的,針對問題深挖怎麼會是「抹黑」?看看外國的例子吧,在幾個月前的法國大選辯論當中,馬克宏直接指出勒朋和普丁關系好,因為勒朋的黨向俄羅斯有關的銀行借了錢。勒朋是怎麼回應的?是直接氣急敗壞指控馬克宏抹黑、人格毀滅嗎?不是,她坦率承認了這一事實,同時解釋借錢的原因是「她的黨很窮」。這一理由的真假暫且放在一旁,起碼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任何政黨在面對指控之時,第一反應都應該是檢討指控的事實究竟是否存在,而非宣稱這是「抹黑比賽」!

應該指出的是,國民黨這些年來之所以處於如此劣勢,原因恰恰在於他們實在是太不會「抹黑」了。國民黨對民進黨的攻擊多是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就像去年四大公投的時候,面對民進黨裹挾國家機器鋪天蓋地的攻擊,國民黨幾乎只能靠訴諸科學、訴諸事實來回應。最終,民進黨顛倒黑白的選戰策略大獲成功,國民黨也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筆者敬佩國民黨的操守,但同時也為國民黨感到擔憂。

是啊,看看民進黨的花樣吧,對手攻擊自己切切實實的問題便是「抹黑」,自己憑空編造事實抹黑對手以及議題反而成了「愛台灣」。敢問台灣需要這樣的愛嗎?民進黨是不是忘了自己前些日子還在發動側翼攻擊柯志恩?一邊大搞網軍治國搞得自己過去的「墨綠」友人反目成仇,另一邊在鐵的事實面前卻又宣稱這是人格毀滅。在我看來,在談論人格毀滅之前,民進黨不妨先檢視檢視自己的人格是否真的如此完美無瑕為妙。

不要忘記,林智堅讀中華大學碩士的時候連市議員都不是,有的人拿他讀台大期間政務繁忙為他開脫,但中華大學的碩士論文又該如何解釋?這只能說他從當議員之前就喜好弄虛作假、裝點門面,新竹的爛球場不就是最佳例證嗎?這樣的人怎麼配當桃園的市長?台灣人需要這種撒謊成性的政黨出來的政客,還是張善政這樣踏實會做事的人?我相信,九合一會給我們答案。(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文學碩士)

蔡英文為了林智堅與台大對抗,誰會贏? | 郭譽申

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審定認為,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抄襲余正煌的碩士論文,林的國發所碩士學位因此被台大撤銷。林智堅不承認抄襲,緊急召開記者會,表示「真的感到很冤枉」、「是非可以這樣顛倒嗎?」,並且批評余正煌做人太不厚道、顛倒是非。

伴隨林智堅的喊冤,他的律師以及民進黨的網軍和側翼已經展開對台大校長管中閔、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宏達的大肆攻擊,說他們傾向藍營、不中立公正,並且把論文抄襲案導向藍綠對抗,甚至抹黑台大是中共的同路人。然而,另一方面,民進黨裡一些要參加九合一選舉的政治人物卻開始與林智堅保持距離,以免選情被林拖累。

此時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昨天的中執會上一槌定音,仍定調林智堅清白,要民進黨團結支持。蔡英文和民進黨決定與台大的論文抄襲判定正面對抗了。誰會贏?

先看學術界。管中閔、蘇宏達過去是比較傾向藍營,然而他們都是學者性格遠多於政治性格的人,綠營網軍卻把他們抹黑成眼中只有藍綠的政客,真是厲害、惡毒!譬如蘇宏達在學倫會審定前就說林案是「醜聞」,何錯之有?論文抄襲就像皇后的貞操,只要成案、被懷疑,就是醜聞。這是學術界應有的高標準,哪能像政治界那樣黑白不分?

雖然管中閔、蘇宏達過去比較傾向藍營,大學裡,如台大學倫會,都是教授合議投票制,不是管、蘇一兩個人能夠左右的。平心而論,台大教授看來是親綠的比較多,因此才有「卡管案」,並且對管擔任校長頗多掣肘,才讓管中閔心灰意冷,放棄續任。民進黨的網軍和側翼抹黑比較親綠的台大,實在是說不通的,就只顯示其唯我獨尊的心態。

台大判定林智堅抄襲,是意料中事,因為學者教授雖然難免有意識形態,但是更在乎學術倫理和學術品德,而且水準愈高的學者教授愈在乎,不會讓意識形態影響學術獨立和學術審查。譬如一向親綠的教授賀德芬、鄭秀玲等都挺身而出,質疑林智堅的碩士論文。(陳明通是少數的例外,他已經是政客,算不上是學者教授。)

這讓我想起約三十年前、政黨輪替前的一件相關往事。當時我擔任中研院資訊研究所的主管,所務會議通過要聘任一位剛獲得博士的留學生,然而院人事室卻通知我,該留學生在美國期間積極參與很多台獨活動,因此建議我擱置或延宕此聘任案。我雖然反對台獨,卻告訴人事室,我們只管受聘人的學術表現,不管其政治傾向。這位留學生於是順利進入研究所,多年來表現優異,現在也擔任主管了。

學者教授雖然有意識形態,但是更在乎學術倫理,不會讓意識形態影響學術審查。因此蔡英文和民進黨在學術界是不可能贏的。

蔡英文大概認為,多數民眾沒有碩士學位,不了解碩士論文該如何。民進黨只要大力宣傳,事件是選舉抹黑,最後總能搞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這樣蔡英文和民進黨就贏了。

老百姓會相信蔡英文和民進黨還是台大?蔡英文和民進黨的誠信形象如何能跟台大和台大教授比?蔡英文真是獨裁久了,喪失自知之明,自以為唯我獨尊,足以壓過台大的抄襲判定!論文抄襲顯然不是政治問題,而是誠信的基本價值,是無關藍綠對抗的。民進黨抹黑台大和台大教授,是不可能得逞的。筆者相信,台灣人最後大多會選擇站在台大這一邊。

雖然林智堅多半不會接受,我還是要勸告他學學國民黨的李眉蓁議員。李被揭發碩士論文抄襲後迅速認錯,現在她在重新念碩士班。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等她光明正大的重新獲得碩士學位,就能洗刷她論文抄襲的恥辱。林智堅,跟李眉蓁一樣也很年輕,快點認錯回頭吧!

水落石出-也應追究陳明通、鄭文燦  | 藍清水

昨天臺大對林智堅碩士論文做出是抄襲余正煌論文的判定。這是審定委員以良知、良能做出來的判定,不但守住了學術倫理、學術尊嚴,保住了一方淨土,同時也明白宣示誠信、道德的普世價值是不容許玷汙的。

案件水落石出了,請問以國安局長高度三番兩次隔空為愛徒遮蓋、辯護的臺大退休教授陳明通,昧著良心、良知,公然說謊甚至有栽贓余正煌之嫌。幸好七品芝麻官余正煌能為維護名譽,冒著可能工作受打壓,博士夢破滅的壓力,站出來抵抗一品大員兼指導教授陳明通,使這件事不至於被消失。余正煌凜然正義值得讚揚。

陳明通以臺大教授身分,在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時,竟然自毀立場並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同時讓林智堅與余正煌,兩份高度雷同的論文通過口試取得碩士學位,尤為卑劣、可惡。且兩篇論文根據審定委員提出的內容論述錯誤之多,令人驚訝,而指導教授以及當時的論文口試委員都有放水的嫌疑。這是指導教授與論文口試委員共同自毀立場,是學術界之恥,尤為臺大之恥。

又經過查閱,陳明通指導的研究生且取得碩士學位者,其中鄭文燦赫然在列。昨日鄭文燦仍公開強調林智堅論文形成於前,言外之意是審定委員不顧這項事實,所以判定抄襲是有問題的。這顯然是編出來的謊言。假若鄭文燦有認真且全程聽完記者會的說明,應該就會閉口,因為林智堅的論文摘要也與余正煌的高度雷同。我們都知道,摘要是論文大功告成才寫得出來的。換句話說,林智堅縱使有初稿,也不至於連摘要都完成了,證明根本沒有初稿這個陳明通編出來的天大謊言。

鄭文燦真不愧是同門師兄,而拗到底的DNA也不愧是民進黨人。這使我不禁想起鄭文燦曾自稱每天(含假日)至少十五個行程,且根據媒體報導,鄭文燦經常累到一上公務車就睡著。我不知道他如何能在如此忙碌之下,克服寫作時的資料爬梳、統計、歸納、寫作的艱難、辛苦、孤獨過程,而完成論文寫作通過口試。是否請鄭文燦解除論文不公開為公開,讓我們拜讀以好好學習,這是鄭文燦另一項可造福尚在辛苦撰寫論文的研究生的德政。鄭文燦是否同意?

誠信、是非、良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故請林智堅以及昧著良心、良能,公開為林智堅硬拗的鄭運鵬、梁文傑、鄭文燦、陳明通、……等諸人公開向社會道歉,臺大且應對陳明通做後續調查及究責,蔡政府則更應考慮如此滿口謊言、操守敗壞的國安局長是否適任?。

在此也奉勸那些洗學歷的藍綠白營政客,趕快自己私下向所畢業的學校提出放棄學位的申請,並抽回在學校系上、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藏的論文,以免選舉時醜聞上身,毀了自家名譽。不過綠營的政客不需要動作,因為林智堅召開記者會仍然喊冤,強調他是受害者。而你們偉大的黨,也發表聲明:「質疑臺大的公正性,相信林智堅的清白」。1450及側翼也傾巢而出,那就讓林智堅繼續選下去,藉此檢驗臺灣選民對誠信與道德的標準吧!

年底選舉是道德底線與正確價值觀的守護戰,是為下一代樹立誠信典範的聖戰!

PS:桃園選民是選擇林智堅記者會上傳遞的扭曲價值觀抑或堅守人類基本的誠信原則,就看年底選舉結果。若林智堅當選,桃園市就會有一個中外政治史上沒有過的「論文抄襲市長」。永遠載於青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