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母親也姓李,人稱李氏,安徽合肥人。她是李鴻章的爺爺抱來的棄嬰,做了李家的養女。
李鴻章的祖父叫李殿華,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有幾十畝地。李鴻章曾說,他爺爺五十年不進城,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家裡出個有功名的讀書人。
李殿華是個鄉下讀書人,略通醫術,一天,他看到路邊有一個被遺棄的女孩,這個女孩得了天花,正發燒,他心下可憐,便抱回家治療。經過幾番調治,還真把她的病治好了。只是,這個女孩臉上從此留下了許多麻點。
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讓李殿華沒想到的是,自己這次熱心腸卻為李家的興盛埋下了伏筆。
李氏從此便成了李家的一員,幫著幹些家務,也漸漸長大。後來,李殿華就把那個姑娘許配給了四兒子李文安。結婚後,本來就善於操持家務的她,更加勤勞伺候一家老少,並為李文安生下六兒兩女,分別是李翰章、李鴻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李昭慶。
後來,李文安考上清道光年間進士,外出做官,教育子女的重擔就落在了李鴻章母親身上,她將六個兒子全部培養成才,這在中國近代史上,除了梁啓超(把九個子女培養成才)能和她的家教相媲美外,似乎不多。
後來雖然李文安官至刑部侍郎,他的兩個兒子李鴻章、李翰章分別官至總督,但李母仍然保持了艱苦樸素的本色,從她的唯一一張存世照可以看出,李母仍是粗布衣服。

李氏一生頗為高壽,83歲壽終正寢,足足比李鴻章的父親多活了28年。清廷追封李氏為一品侯夫人。她靈柩從武漢到老家的過程中,官員爭相跪拜,簡直是風光無限!
據史書上記載,李氏每次開家庭會,別的不多講。反覆提及的就八個字:致身報國,盈滿為誡。李氏就是教育兒子們要鞠躬盡瘁報效國家,以及提醒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可見,李老夫人其思想言行對李鴻章兄弟的影響。
「好女人,旺三代。」李鴻章的母親身教言教,結果旺夫、旺子、旺家一一應驗。李鴻章的爺爺積累的善事及收養一位棄嬰,結果獲得這麼大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