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侯、郭、朱說點公道話 | 郭譽申

朱立倫宣佈徵召侯友宜作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已經好幾天,同情郭台銘以及批評朱欺騙郭的聲浪一直不小,並且傳出很多郭、朱之間會面互動的小道和內幕消息。筆者對侯、郭、朱都沒有特別的偏好,試圖在此說點公道話。

首先聲明筆者的研判是從大處看而不太考慮小道和內幕消息,因為小道和內幕消息常有多個版本,各說各話,而都無法證實。簡單說,朱立倫有稍偏袒侯友宜,但是說朱自始就在欺騙郭台銘,我不以為然。郭做生意幾十年,幾乎是無往不利的,絕對精明得很,哪會那麼好騙?

侯、郭競爭,朱立倫會稍偏袒侯,是人之常情,因為侯與國民黨的關係遠比郭更親近密切。郭雖然是國民黨的黨友並曾金援國民黨,但他並未積極參與國民黨的重要活動,如輔選,反而不時在藍、白間遊走。另一方面,雖然有些人說侯只管自己「歲月靜好」,不大支持國民黨的一些活動,他絕對是國民黨在双北市的領頭羊,對双北市的市議員和立委選舉,以及去年蔣萬安的當選都出力頗多,其影響力甚至及於宜蘭縣和桃園市。比較侯和郭,侯無疑居於國民黨的核心圈,而郭只居於國民黨的外圍,因此朱稍偏袒侯很正常。

朱立倫歡迎郭台銘參加爭取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顯然有兩個目的:獲得郭對國民黨的支持和選舉金援,以及若郭的民調能夠大勝侯友宜,朱將很樂意徵召郭參選總統。朱會這樣做因為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想為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參見《朱立倫和國民黨的難題》)。郭舉辦不少活動希望衝高自己的民調,但效果有限,無法大幅勝過侯的民調(甚至小輸侯)。在此情況,朱自然決定徵召侯,因為在國民黨內支持侯的政治人物遠多於支持郭的,使朱沒理由徵召一個民調不特別高的外人。

朱稍偏袒侯,與美國的黨內提名狀況類似。2016年川普爭取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起初共和黨的建制派都不喜歡川普這個外人,直到川普在黨內初選一再大勝其他的競爭者,建制派才逐漸接受川普;若建制派的候選人表現跟川普差不多,建制派必定支持提名自己人,而不是川普。

郭台銘是傑出的企業家,也很有為國為民的抱負,可惜在上次的總統大選犯了大錯,他當時太衝動,搞垮了韓國瑜和國民黨的選情並退出國民黨。郭雖然公開道歉並親訪韓謝罪,也難以平息韓粉和很多國民黨支持者的餘恨,這是郭的民調無法拉高的主要原因,與朱、侯無關。郭就別怪罪朱、侯吧。

國民黨不是親中政黨,是精神分裂 | 黃國樑

「國民黨從不是親中政黨」,朱立倫這個表述中的自我定位,就是:「我不是中國政黨」。否則,一個中國政黨自始就沒有親中的問題,它自己就是“中”的一部分。我可以跟娘親、跟爹親,但跟自己卻無從親起!

“親”是趨近、黏合,是一個主體與一個客體的距離以及運動的方向,“親”意味距離甚短,幾近於零,就算是零,亦仍是兩個物件。但中國不可能親中,它是同一個物件、同一個主體,親,無從說起!

所以,說國民黨自始就是親美政黨,邏輯可以成立,但國民黨從不親中,卻無法成立,因為它就在中國的內部,沒有"親"這一距離與可資運動的力矩可言。

「從不“親”中」的表述唯一成立的條件,是它不是“中”,它已是一個外於中國的東西,即:國民黨不是中國政黨。

但這一定位脫離了中華民國憲法,附了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的驥尾,認定它自己是在一個非中國的國家裡頭的在野政黨;但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朱立倫帶著國民黨一起違反了它在77年之前號召並戮力制定的憲法。

這一表述也違背了國民黨自己的精神與內在,甚至連黨的名字都被顛覆了,因為它的黨的名字上,分明就掛著「中國」二字,卻大聲地、驕矜地說:我不親中。

也就是說,朱立倫帶領的國民黨已經患了精神分裂症,它既建立了一個現代的中國、制定了一部中國憲法,屢屢光榮地說起辛亥革命、紀念著黃花崗烈士,為自己戴上北伐統一中國與打贏日寇保衛了中國的冠冕,卻又夢遊似地囈語著:「我從不是親中政黨」。

選民要不要投票給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並不清楚亦難以預測。但我很確定,歷史會給國民黨一個極其難堪的評價!

朱立倫國民黨還反共親美! | 黃國樑

朱立倫說國民黨反共又親美,北京表態了!

朱立倫親美反共 國台辦:盼致力台海和平政黨頭腦清醒

馬曉光先說共產黨的歷史成就,意在反譏現在還談「反共論調」的荒謬;然後再說九二共識當初是「黑紙白字」、清清楚楚,而共產黨與國民黨兩黨就是以它為基礎,開啟了兩岸協商談判,兩黨也開展交流合作,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接著他的口氣就帶著一些警告意涵了,說「九二共識」不容任意扭曲。而在目前台海形勢嚴峻,兩岸緊張情況下,「任何致力於發展兩岸關係、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政黨、團體和人士」,即指著國民黨與朱立倫等,要在涉及民族大義、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保持頭腦清醒,要「站在歷史正確一邊,而不是相反」。

最後這句話是反著說的,暗指朱立倫你已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發昏、胡言亂語。

不過,共產黨實在已沒有太多心情跟國民黨攪和了;這些話說說便是,反正要套美國狗繩的國家、政黨、團體多了去了,國民黨光排就排在很後頭,已經是吊尾巴了。

現在還去表態親美的,其實智力堪慮!美洲國家峰會那些拉美國家都群起指責老美,就知道這個自以為仍是老大的流氓,已經年老體衰了,連以前只敢怯生生聽令的小老弟都敢拍桌嗆他。

003航母都要下水了,還跑去美國唱親美的小調,究竟什麼操作?國民黨式微,不是沒有原因,連歷史都沒讀通,還百年來都在反對共產主義,國民黨當年不是共產國際 (指1923年至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根本沒錢武裝更無力北伐,早就消失於歷史的煙塵中。

就不能有點格調嗎?為了幾張選票連祖宗都賣了,難怪胡錫進要感嘆,罵它是百年爛黨也沒用!

朱立倫訪美成效如何? | 郭譽申

朱立倫的訪美行程即將結束。朱主席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揭牌啟用國民黨的駐美代表處,宣示國民黨的重返華府、重返美國,以增強國民黨與美國政府和民間的交往。同樣重要的,朱在智庫發表演說,聲明「我們被說是親中國的政黨,這完全錯誤。我們是親美國的政黨,永遠都是。」即重申其親美不親中路線,以拉攏美國人。

國民黨的目標是重返執政,朱的訪美對重返執政有幫助嗎?更具體的看,美國對台灣誰執政無疑有很大影響力,朱的訪美真能拉攏美國,使美國更親國民黨,而不親民進黨嗎?

朱立倫說的沒錯,國民黨不是親中的政黨。國民黨人只有在對岸時會說些親中好話,在島內仍然是一貫的不統反共,並不時以九二共識之類的模糊言論,騙對岸給些好處(如ECFA),實在算不上真正的親善中國。

不過親中、不親中是相對的,國民黨當然遠比民進黨較親中、較不反中。國民黨的全名是中國國民黨,並曾在中國大陸執政幾十年,因此與中國的關係是斷不了的;國民黨裡有很多人仍頗有中國情,與民進黨的堅定「去中國化」,不可同日而語;國民黨尊崇兩蔣,民進黨痛恨兩蔣,至少部份原因在於兩蔣是中國的象徵;國民黨護衛台灣的方針是積極備戰,全力避戰,即盡量不與大陸衝突,而民進黨的方針卻是不惜一戰,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即反中到底啊!

過去中美關係友善時,美國不在乎國民黨、民進黨的親中、反中,甚至厭惡民進黨的反中,譬如視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2018年後,中美的關係破裂,美國視中國為最主要的競爭者和戰略敵手。現在美國期望台灣成為像烏克蘭一樣的馬前卒和砲灰,藉以阻擋大陸的繼續崛起,因此美國當然喜歡反中到底、不惜一戰的民進黨,遠超過相對親中的國民黨,不管朱立倫怎麼拉攏美國。

朱的訪美行已注定少有功效,美國雖然不會明顯表態,仍將繼續大力支持反中的民進黨而非國民黨。以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力,國民黨想要重返執政,是機會渺茫啊!而且中美的對抗看來還會持續很久,因此美國勢必繼續偏愛民進黨,而國民黨大概只能長期在野了。

國民黨想要重返執政,最有可能的機會是成為真正的親中政黨,及引進中國的影響力,以抵抗美國的影響力。國民黨本就與大陸有淵源,國共的仇恨已是兩三代前的往事,而大陸愈來愈富強、法治,此時(或在年底選舉後)國民黨轉為真正的親中、不反共,正是因勢利導、順理成章之事。不過,朱立倫和國民黨大概沒有這樣大幅改變的智慧和魄力。

朱立倫徵召張善政參選,得不償失 | 郭譽申

今年初,國民黨連續遭遇四大公投和立委補選、罷免兩案的挫敗。一時指責黨主席朱立倫,要他下台負責的聲音不絕於耳。當時我認為,藍綠的競爭根本不公平,因此為文《別太責備朱立倫和國民黨》幫朱開脫責任。筆者對朱絕無成見,現在卻要大聲說,朱立倫主導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是得不償失的決策。

選舉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候選人公平競爭,再由人民投票選出屬意的候選人。政黨內的競爭,也應該類似,就是基於民調的黨內初選。因此黨內初選應該是常態,而徵召是例外,不得已而為之。只有當沒人願意參選,或有意參選者都毫無勝選機會時,才由黨中央徵召適合的參選人。

國民黨在桃園市人才濟濟,在地的立委呂玉玲、魯明哲等似乎都有意願參選,而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更已遷籍桃園,公開宣佈參選。這些人若以黨內初選選出一位最強者,參選桃園市長,絕不是毫無機會勝選,因此朱立倫徵召張善政參選,是破壞黨內初選制度,是沒有正當性的。既然張善政有意願參選,就應該參加黨內初選,擊敗其他的有意參選者,讓大家都無話可說。

朱立倫徵召張善政參選,既造成黨內地方勢力的反彈,又損害國民黨的形象,使民眾覺得國民黨始終是一個不民主的威權政黨。前者或許可以在大力溝通、疏通之下逐漸平息,後者卻會如影隨形地長期損害國民黨,也是國民黨的民調一直低迷的原因之一。

朱立倫說:「我比誰都希望桃園贏」。他徵召張善政參選的理由顯然是,他認為張最有機會打敗民進黨,贏得桃園市長。這樣的判斷正確嗎?令人置疑。

張善政曾擔任馬英九時代的行政院長 (政權交接之前的短暫看守內閣),以及韓國瑜選總統時的副總統候選人,因此有全國知名度。然而現在的選民自主性高,不會因為馬、韓的推薦就票投張善政。張雖然形象不錯,但是選舉經驗不足,他的唯一選舉經驗是副總統候選人,然而在總統大選,副總統候選人從來都不重要;而且張太斯文,缺少選舉所需的爆發力,因此他未必比其他有意參選者更有機會勝選。

朱立倫從反對羅智強空降桃園參選,到現在徵召張善政參選,他堅持避免在桃園舉行黨內初選。為什麼?是怕初選造成黨內的不團結甚至分裂嗎?國民黨就這麼脆弱嗎?當年江啟臣在黨內初選僅小輸盧秀燕一點點,他能夠全力支持盧當選台中市長。現在的桃園國民黨卻不能團結支持黨內初選的獲勝者嗎?假使國民黨一直視黨內初選為洪水猛獸,就不適合民主制度,只有等著關門大吉了。

總之,朱立倫徵召張善政參選,未必能贏得桃園市長,卻必定損害國民黨的長期形象,是得不償失啊!

國民黨崩盤在即? | 姜保真

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日公佈《2022年1月全國性民意調查摘要報告》,民調詢問:『台灣目前在所有政黨中,您個人最支持的是哪一個政黨?』結果是民進黨獨占鰲頭,國民黨較上個月重挫4%最多,台灣民眾黨略升:

民主進步黨(30.5%)
中國國民黨(15.6%)
台灣民眾黨(12.5%)
時代力量(2.1%)
台灣基進(2.3%)
其他政黨(1.9%)
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33.8%)
不知道或拒答(0.3%)

先前郝龍斌期盼年底台北市長選舉時黃珊珊不要代表民眾黨參選,意即謀求藍白合,但在兩黨此消彼長的趨勢下,幾乎是緣木求魚了!

《美麗島電子報》今年一月份最新國政民調,民眾對國民黨的好感度也是大幅滑落至22.7%,比去年12月劇降5.3%,在反感度方面則升高至63%。年齡交叉分析:20到29歲世代只有15.9%對國民黨保持好感,持反感的高達68.4%,為16年來次高!地區交叉分析:由侯友宜執政的新北市,對國民黨的好感度只剩10.1%,反感度高達72.7%,成了全台對國民黨評價最低落的地區!吳子嘉董事長曾含蓄提醒這是崩潰的跡象:『國民黨現在很廢,呈現崩盤的情況』。

歸根究底,主因還是去年選出朱立倫出任國民黨主席是不妥的人選。可能黨員認為朱的為人表現相對平和穩健,卻忽略了朱可能想要2024再次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大位,這使得他在近期「四大公投」、「中二補選」、「罷昶」的幾次投票中都是瞻前顧後、邀功諉過,也因此無法統一全黨意志。最荒謬的是:

去年10月台中的中二選區將陳柏惟罷免之時,朱立即出面舉行記者會,除了感謝選區民眾外,還說『這是一場在地鄉親的勝利、台灣民主的勝利』。奇怪?怎不說「罷惟」也是他就任黨主席之前的「框架」,反而頗有急忙邀功的意象?而後來國民黨徵召顏寬恒參加今年一月補選,輸了,朱卻神隱,置自己徵召推派的候選人於何地?難道林靜儀勝選就不是「鄉親的勝利、民主的勝利」?前後對照即知朱立倫的矛盾心態。此絕非身處變局急需的將才領導者。

我曾預言:2024若有郭、柯配的組合參選總統,他倆不論誰正誰副,傳統泛藍及中間選民甚至淺綠都可能向其移動,國民黨的候選人可能一蹶不振,得票落到第三!這是因為在朱主席領導下的國民黨,無法營造黨內團結一心的戰鬥力,黨外也難以擴大選民歸心的吸引力。他看似「中庸」(曾自稱「正常倫」),展現的反而是「平庸」,國民黨危也、敗也。

郭、柯配有否可能成形?兩人是否會爭正位?我認為2024對郭和柯都可能是最後一戰,兩人的智慧應不會讓他們為了爭執大位而破局。(作者為台灣的作家)

別太責備朱立倫和國民黨 | 郭譽申

國民黨在朱立倫擔任主席後連續遭遇四大公投和立委補選、罷免兩案的挫敗。一時指責朱,要他下台負責的聲音不絕於耳,而對國民黨從惡言責備到心灰意冷的都不乏其人。筆者不認識朱,又是四十多年的失聯國民黨員,早已毫無瓜葛,願以第三者身份講點公道話。

國民黨和朱立倫的挫敗是情有可原的。關掉中天新聞台後,民進黨已掌控八、九成的電視新聞,並且以中央政府經費豢養大量綠營網軍,這些媒體和網軍能把黑的都說成白的,國民黨要怎麼抵擋?譬如,反萊豬公投關係民眾健康和養豬戶生計,理應是少有爭議的,竟然也不通過,可見親綠媒體和綠營網軍顛倒黑白的厲害。

不僅媒體和網路,蔡英文也大致掌控了司法,包括提名了大部份的大法官,以及檢調隸屬於法務部,自然受執政者指揮。譬如,在競選期間,台中地檢署大動作偵辦顏寬恒涉嫌在餐會提供炒米粉賄選,傳訊了數十名里長、里民,難免影響中間選民的投票。四大公投和立委補選、罷免是藍綠對決,但不是公平的對決,國民黨的挫敗實在不能都怪朱立倫。

蔡政府執政六年,蠶食台灣的民主制度,使政黨的競爭愈來愈不公平。這可說是台灣所實行的總統制的常態。在總統制下,總統的權力極大,若有野心,不難全面掌控行政、立法、司法、媒體、網路等所有權力,並削弱在野黨,因此很容易形成個人或一黨的長期執政。實行總統制的政權,除了美國,多集中在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亞 (參見維基百科/總統制),個人或一黨長期執政的實例太多了,不必在此列舉。(陳水扁是少數執政,受到國民黨多數的制衡。馬英九全面執政,是難得的沒有野心。美國龐大,總統只擁有中央權力,各州各有不同政黨執政,因此能避免一黨獨大,但是現在卻陷於兩黨惡鬥。)

認清藍綠競爭的不公平,就不會苛責國民黨和朱立倫。朱主席和現在的黨中央有何權力和資源足以指揮藍營的政治人物?幾乎完全沒有,而且任何人當主席都一樣 (擁有大量資源的郭台銘大約是唯一例外)。這樣藍營就是一盤散沙。

一些人建議黨中央應該擴大決策圈,加入侯友宜、盧秀燕、韓國瑜、趙少康等藍營菁英。這是明智之舉,既能提升決策品質,也能增加黨中央的權威,才足以指揮藍營的政治人物。不過,中常會才是國民黨的正式中央決策機構,因此更好的辦法是大幅修改黨章,讓中常會能夠納入上述藍營菁英,以取代過去少有民意基礎的中常委,才是長遠而健全的解決之道。

國民黨面對民進黨的不公平競爭,更需要團結。然而少有資源和中央權力,如何團結?除了黨中央擴大決策圈,國民黨需要提出全黨共有的崇高目標和願景,大家有同様崇高的追求,自然能同心協力團結一致,也才能吸引、感動其他的一般民眾;否則,如一些人所說,國民黨恐怕有消亡的危機。

朱立倫必須挺住 | 黃國樑

看了一下朱立倫文下的那一堆喳喳呼的罵聲,每一個都自以為就是民意;還問「民主獨裁」是何物!這些人竟絲毫不知,他們就是獨裁的根源。

這些罵聲的目的,無非就是推倒國民黨,在一次公投引發的危機中,一舉讓國民黨轟然而垮,碎成齏粉。如此,民進黨不就唯我獨尊了嗎?不就可以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嗎?

這些人不知道納粹如何上台的嗎?不就是靠一群廣大又狂熱的選民!他們以為希特勒就是他們的希望與意志,於是匐伏在希特勒的腳下,將他奉為「元首」,一個首度揉合了天意與民意的超級獨裁者,人類歷史真正意義上的極權從此誕生。

納粹也者,其實無他。就是國家危局與民族悲情下的產物。一種急欲衝出命運桎梏的衝動,綁架了所有的人,這一由全數德意志人民共同噴發出來的激情,就交付給了一個人,一個留著短髭的、具有創作權力符號與國族口號天份的,既脆弱又病態的男人,希特勒。

這一群罵陣者,竟然不知道,真正的獨裁反而且必須是源自於民主。如果不是全意志的授權,希特勒不可能膽敢盡情地、猖獗地、無畏地除滅數百萬的猶太人,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真實的血肉之軀。

殺害猶太人的凶手豈止於一個希特勒?當然不是。當時每一個德國人,不管附和或沒附和,雙手都有化為煙塵的猶太人的血跡與屍臭。

如今當公投結果全數照著宮廷內的指揮棒轉動,分毫不差地與領袖的意志吻合,獨裁就誕生了。所謂全民並不是民,而是氓,一群聽著藏有DNA密碼的號角,就盡情嘶吼與攻擊的氓。

我不愛朱立倫,但此刻的朱立倫必須挺著,必須嚇退這些壞份子。沒有國民黨的台灣,獨裁將無所不在,連花園裡的私語都將被聽見,而刑場就不遠了!

朱立倫的文化局拒絕了陳映真 | 石文傑

故居鶯歌,在鶯歌學習成長,自鶯歌國小畢業,著名的已故作家陳映真,本名陳永善,2016年底不幸在北京旅居時病故。時任新北市市長的朱立倫所屬的市政府文化局,竟然以陳親共為由,拒絕為陳映真舉辦任何紀念活動,真是匪夷所思。

我本身並非鶯歌在地人,卻客居鶯歌二十餘年,先和鶯歌在地的市議員蘇有仁聯繫,起初他並不了解本名陳永善的陳映真竟是鶯歌人,還是鶯歌國小畢業,也還是同一小學的學長,於是熱心的聯絡鶯歌國小,與鶯歌市立圖書館分館,要求留意此一重大訊息。

最後終於找到陳映真的小學畢業團體照,陳永善果然是1950(民國39年)第37屆畢業校友。在多方協助下我又找到了鶯歌文化路223號陳的故居,和新北、桃園交界的大溪中庄陳的祖居。

蘇有仁議員為此特地去函新北市政府,希望文化局撥款蒐羅並典藏陳的大部作品,舉辦陳映真作品研討會,廣邀海內外專家學者參加。其實說陳映真是人道主義作家還比較切實,其小說多以中下階層弱勢族群為題材,創辦《人間雜誌》,報導並揭發被壓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為他們發聲、申冤。因此陳映真一直被譽為關懷弱勢、伸張正義的左派作家,其作品無論人事時地物都能與鶯歌密切連結,如小說《山路》就與鶯歌孫龍步道若合符節。

詎料新北市文化局竟澆了一大盆冷水,回函推說無編列經費,後又以陳映真「親共」為由,表示礙難有任何作為。這種種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心態,罔顧新北市出了這位蜚聲海內外,被譽為海峽兩岸第一人的名作家,吾人除了遺憾,還要加以嚴厲譴責!

民進黨的台南市長賴清德都敢公開說他「親中愛台」,曾擔任國民黨黨主席的朱立倫市長,還帶團去中國大陸進行「朱習會談」,竟無視所轄之下出了這位名聞遐邇,海內外皆知的大作家,所屬文化局其恐共症竟比民進黨還嚴重,更畏縮怕事,更沒有LP,滿腦子反中反共的冷戰思維,這樣的心態毫無包容性,不知如何從事文化工作?

台灣不能再混水摸魚 | 盛嘉麟

台灣的未來明顯的只有兩條路可走,獨立或統一。

所謂「不獨不統不武」是馬英九為了選舉,忽悠普羅選民的口號。
所謂「一中各表」更是沒種「獨立」,同時又不甘「統一」的前朝遺老發明出來的夢囈。
所謂「維持現狀」只是等候選擇「獨立」或「統一」的過渡期間,不僅是迎合台灣長期以來苟安的小確幸心理,更是為美國利益量身訂製,作為挑釁中國的台灣牌,但是台灣不能長期活在過渡期間裡。

當大清帝國一統中國的時候,大明的人民只有「蓄辮歸順」或者「反清復明」兩種選擇,沒聽過什麽「不清不明不武」,更沒聽過什麽「明清各表」的笑話。

兩蔣以後,台灣在統獨議題上混水摸魚廿多年了,在大陸國勢愈來愈強大的狀況下,「不獨不統不武」「維持現狀」「一中各表」的階段性夢囈的作用逐漸結束,必須面臨「獨立」或「統一」的明確選擇。

民進黨明確的選擇了「獨立」,無論是真、是假或是騙選票,選擇是明確的。台灣獨立無論是靠國軍、靠美軍或真有台灣義勇軍可靠,民進黨選擇舔美、抱日、聯印對抗中國是明確的,立場明確旗幟鮮明。

國民黨可笑的是到今天還不敢有明確的選擇,沒種「獨立」不甘「統一」,仍然抱著「不獨不統不武」「維持現狀」「一中各表」過期的夢囈不放,既不敢「反清復明」,又不願「蓄辮歸順」,我們不知道國民黨有什麽立場,拿什麽旗幟。

因為國民黨的灰暗不明,懦弱孬種,縱容了民進黨公然的貪污腐敗雞犬升天,陳水扁的貪污定讞卻公然的逍遙法外,功在國家的退休軍公教公然的被剋扣退休金,中華民國定義的文化及歷史公然的被倭寇台獨羞辱塗黑,使台灣的實力江河日下。所以2018地方選舉,儘管反對民進黨貪污腐敗無能執政的民怨沸騰,儘管民進黨的選戰全軍覆沒,國民黨還是扶不起的阿斗,民意支特度並無起色。面臨2020的總統大選,在民進黨重新集結以後,恐怕在國民黨霧霾裡灰暗不明的四顆太陽,任何一顆都不是蔡英文的對手。

邱毅提到四顆太陽裡最大的一顆叫朱立倫,他有學歷、夠聰明、富經歷、有家世,無論個人條件如何優越,我覺得都克服不了國民黨的侏儒個性。
朱立倫是台灣政府高官向美國AIT輸誠洩密打小報告的第一名。
朱立倫是繼承馬英九「不獨不統不武」「維持現狀」「一中各表」夢囈的高徒。
朱立倫2016年講了100次不會參選總統,一直等到新北市長的任期可以依法帶職參選總統,不需辭職後,才忽然背信,決定參選總統。
朱立倫是公然破壞國民黨總統選舉的內部機制,拉下合法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人。

如今朱立倫的岳父已經提出兩岸必須統一的公開討論(參見「邱毅說」三十六期:朱立倫岳父公開討論一國兩制),我們尊敬老一輩人馬鶴凌、高育仁的國家意識、民族主義、高舉義幟的勇氣,相形之下,如今的國民黨盡是鼠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