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宣佈徵召侯友宜作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已經好幾天,同情郭台銘以及批評朱欺騙郭的聲浪一直不小,並且傳出很多郭、朱之間會面互動的小道和內幕消息。筆者對侯、郭、朱都沒有特別的偏好,試圖在此說點公道話。
首先聲明筆者的研判是從大處看而不太考慮小道和內幕消息,因為小道和內幕消息常有多個版本,各說各話,而都無法證實。簡單說,朱立倫有稍偏袒侯友宜,但是說朱自始就在欺騙郭台銘,我不以為然。郭做生意幾十年,幾乎是無往不利的,絕對精明得很,哪會那麼好騙?
侯、郭競爭,朱立倫會稍偏袒侯,是人之常情,因為侯與國民黨的關係遠比郭更親近密切。郭雖然是國民黨的黨友並曾金援國民黨,但他並未積極參與國民黨的重要活動,如輔選,反而不時在藍、白間遊走。另一方面,雖然有些人說侯只管自己「歲月靜好」,不大支持國民黨的一些活動,他絕對是國民黨在双北市的領頭羊,對双北市的市議員和立委選舉,以及去年蔣萬安的當選都出力頗多,其影響力甚至及於宜蘭縣和桃園市。比較侯和郭,侯無疑居於國民黨的核心圈,而郭只居於國民黨的外圍,因此朱稍偏袒侯很正常。
朱立倫歡迎郭台銘參加爭取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顯然有兩個目的:獲得郭對國民黨的支持和選舉金援,以及若郭的民調能夠大勝侯友宜,朱將很樂意徵召郭參選總統。朱會這樣做因為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想為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參見《朱立倫和國民黨的難題》)。郭舉辦不少活動希望衝高自己的民調,但效果有限,無法大幅勝過侯的民調(甚至小輸侯)。在此情況,朱自然決定徵召侯,因為在國民黨內支持侯的政治人物遠多於支持郭的,使朱沒理由徵召一個民調不特別高的外人。
朱稍偏袒侯,與美國的黨內提名狀況類似。2016年川普爭取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起初共和黨的建制派都不喜歡川普這個外人,直到川普在黨內初選一再大勝其他的競爭者,建制派才逐漸接受川普;若建制派的候選人表現跟川普差不多,建制派必定支持提名自己人,而不是川普。
郭台銘是傑出的企業家,也很有為國為民的抱負,可惜在上次的總統大選犯了大錯,他當時太衝動,搞垮了韓國瑜和國民黨的選情並退出國民黨。郭雖然公開道歉並親訪韓謝罪,也難以平息韓粉和很多國民黨支持者的餘恨,這是郭的民調無法拉高的主要原因,與朱、侯無關。郭就別怪罪朱、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