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 | 卓飛

很喜歡新加坡這個國家,每次到這旅遊,都有種輕鬆自在的舒適,有著身為華人的驕傲,更有漫步地球村的感動。

新加坡是個很特殊的國家,全世界多多少少有些族群的問題,有的甚至升高至戰爭的層次,鬧到要求獨立的地步,而在新加坡有四大族群,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白人,卻都能相處和諧,共存共榮。彼此分享政治的資源,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在這方面,表現出智慧和用心,值得全世界學習和借鏡。

新加波的政治領導人物,充滿了智慧和遠見,當初建國時,就已看出未來世界發展的趨勢,而早早設定了國家官方的語言,英文和華語,使新加波的發展,能水到渠成,與世界接軌。

而精英政治的領導模式,更給所謂西方的民主政治,帶來新的方向和思考,資本社會所產生的弊端和貧富不均,得以獲得調整和改進,這方面,很值得世人學習。

新加坡,城市很美麗,建築很現代,傳統街道很有特色,整潔、乾淨,紅花綠葉、花團錦簇,是個美麗的公園,而政府對觀光的規劃和發展,更是很有創意。

像克拉克碼頭,源自廢棄的碼頭倉庫,而搬遷後的軍營也能設計成休閒美食區,很有創意,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這幾年也在全力發展觀光,有許多地方可以参考的。

新加坡,是個安樂土,是上帝眷戀的地方,沒有殘酷的戰爭,沒有種族的紛擾,也沒有意識形態的問題,新加坡的人民勤勉奮進。

沒有舊有歷史的包袱,只有對未來的期望和祝福,這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全國上下正共同寫著歷史,理想中的烏托邦也不過如此。

然而,新的一代年輕人卻不做此想,在街頭隨機訪談,總聽到他們的年輕人,對政府的抱怨,對開放的嚮往,總是對現狀的不滿,國家管得太多,生活是多麼的單調,我要的更多。

是所有國家的年輕人,都是這麼的叛逆?還是人們身處幸福和平,已不知道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難道這是人性中的劣根本能,一定要失去了才知寶貴?

漫步在新加坡的街頭,人們的表情是歡快的,是安詳的,也是輕鬆的,妳能隨興的起舞,也能輕鬆的坐臥街頭,沒有異樣的眼神,也沒有特別的在意,這是個和平又親切的國家。

在旅行中,會思考人生,會回顧家鄉,會感恩和感動,王粲「登樓賦」有言,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我也有相同的感慨。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旅途中,最牽掛的,最放不下的,還是台北的家。

新加坡是依法治理而不是法治 | 郭譽申

擁護自由、民主、法治的衛道之士大多對新加坡沒有好感,他們視新加坡的自由、民主、法治為表象而缺少實質。然而新加坡政府的長期作為都合法,讓衛道之士雖多批評,卻幾乎無可奈何。[1] 又是一本衛道之作,讓我們看到,新加坡如何一步步合法地制定有利於執政者的法律,因此持續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

[1] 詳述新加坡制定/修訂五項法律的過程:
1966年的《破壞公物法令》、
1974年的《出版法》及後續多次修訂、
1986年的《律師專業法令》、
2009年的《公共秩序法令》、
2011年的《維持宗教和諧法》。

這些法律有利於執政黨的一黨獨大、長期執政。譬如:《破壞公物法令》對破壞公物者可以施以鞭刑,讓異議者不敢隨意張貼文字、標語、海報等,更別提噴漆、破壞之類;《出版法》規定報紙企業有所謂的管理股,每一股有普通股兩百票的權力,卻只能由國家機關核可的個人和公司持有;《律師專業法令》限制律師的活動空間,包括不得關注政治、批評法律等;《公共秩序法令》要求個人或集會若宣傳一個主義或運動,必須取得警方的許可;《維持宗教和諧法》禁止以宗教為幌子進行政治活動。

新加坡這樣是依法治理(rule by law),但是算不上法治(rule of law)。法治不僅要依法治理,還要符合自由主義,人權獲得保障,政府受到制衡,司法有獨立性,政黨有公平的競爭環境等等。


[1] 呈現了自由、民主、法治體制的脆弱性。執政者,如李光耀,能夠完全合法地一步步制定有利於執政黨的法律,以達成一黨獨大、長期執政的目標,而自由、民主、法治變成虛有其表。這可說是西方民主制度的罩門,很多所謂民主國家的執政者,包括蔡英文,為了一黨長期執政,都有辨法淘空自由、民主、法治體制,雖然手法各有不同。

新加坡不符合西方標準的自由、民主、法治,但是它卻是亞洲發展得最好的國家,也超越了大部份的歐美先進國家。例如,新加坡的人均GDP和人類發展指數都在世界名列前茅。因此新加坡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反諷。自由、民主、法治可能導致如美國的政黨惡鬥、民粹主義;老百姓要過得好,何須非要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不可?新加坡的政治體制當然不完美,但是世上哪有完美的政治體制啊!

[1] Jothie Rajah,《「依法治國」的迷思:新加坡國家威權法治史》(Authoritarian Rule of Law: Legislation, Discourse and Legitimacy in Singapore, 2012)

新加坡的李家父子 | 盛嘉麟

李顯龍像他爸爸一樣,
國家小嘴巴大、話最多,
不但指導中國,還指導美國,指導世界。

我的瞭解是
華人是種族血統文化的名稱,我們都是華族、華人,不管國內國外,拿什麼護照,都是華人。
華僑是保持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原有護照的華人,而居住在國外的僑民。
華僑都是華人,華人未必是華僑,譬如我們都是華人,但不是華僑(我們多已入籍美國)。
李顯龍說區分為華僑和華人,不合邏輯。

李家父子的麻煩是時常的教訓中國、指導中國,偶而贊揚中國,多半是贊揚美國;但偶而批評一下美國,展示他們的優越及遠見。
其實李家父子受的是英國教育,提供美國在東南亞最大的海空軍基地,盎薩白人永遠是他們新加坡治國的圭臬,安全的保障。

但是他們很會講話、很會包裝,希望永遠得到盎薩的寵愛保護;但是中國如此強大,他們不敢得罪中國,偶而要說說中國的好話,不得罪中國人。

新加坡既然提供美國在東南亞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常駐美軍,它就是同日本、韓國是一夥,以中國為敵的美國殖民地,還以此為榮,死勁抱住。

今年三月美國邀請了所有東盟國家的領袖去華盛頓開高峰會,沒有人要去,華盛頓東盟高峰會流產;四個東盟外長這時都訪問了中國,只有新加坡的李顯龍一個人跑去美國聽訓。

亞洲只剩四個美國殖民地:「倭寒彎坡」, 其它的都獨立了;廿一世紀了,還甘為殖民地,我根本就瞧不起李家父子。

https://youtube.com/shorts/jWYl4rinAU4?featur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