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都有文化大革命 | Friedrich Wang

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

毛澤東在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讓青年學生開始所謂的造反,不讀書、不學習、整天把老師拉到豬圈牛棚裡面批鬥,直接闖入政府機關,讓行政完全癱瘓,全國各地開始破壞文物,歇斯底里地武鬥,終於搞成了一場十年浩劫。

等到1971年毛澤東覺得自己的權力已經鞏固,不想再玩下去了。那這些已經搞了好幾年的上百萬學生要怎麼辦?那就來一個「上山下鄉」吧!向無產階級工農前輩學習。最後的結果,這些人的青春什麼也沒學到,年紀稍長之後就被丟到荒郊野外自生自滅,這種慘狀在許多後來所謂的傷痕文學裡面都有各種描述。等到改革開放,他們大夢初醒,但是已年華老去,除了很少數的例外,幾乎這一輩子已宣告毁滅。中國大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到今天都還隱隱作痛。

台灣又何嘗不是如此?民進黨在2000年執政之後,等於發動一場文化大革命。七、八年級就跟著他們搞各種運動,並且在2008年之後隨著網路普及而逐步加溫。「公民不服從」、「大腸花」,「佔領國會」、「萬人送仲秋」等等,終於幫助貓女王獲得無上的權力。

坦白說,七、八年級是台灣最糟糕的一個世代,專業素養最差,辦事能力最不行,學術研究能力低落,許多即使受了高等教育,也沒有太多的思考能力,中國文化的認同已經逐漸消滅,但是也沒有新的世界觀或者文化觀可以取代,變成虛無飄渺的一群。他們把自己的青春以及選票都給了民進黨,換來的是一個暗黑的未來。

現在七年級已經逐漸進入中年,八年級也早就不是鮮嫩的少男少女。你們這些人還有什麼利用價值?那就為台灣犧牲,自生自滅吧,或者去東南亞賣淫、賣器官。就如貓女王所說的,2024之後,就完全不干她的事。

看起來九年級有覺醒的跡象?但是對於這一點,筆者並不樂觀,因為為時已晚,就算他們集體覺醒,面對的也是一個破敗的島嶼,核心產業出走,兩岸關係惡劣,隨時準備上戰場。而這一切都要他們去承擔,正如貓女王曾說的「只要台灣足夠強大,就不必擔心戰爭」,所以九年級如果未來搞不好,那完全就是你們自己沒有自立自強,跟現在這些掌握權力的人沒有關係。

筆者這種六年級的大叔阿姨,現在也只能冷眼旁觀,幫九年級加油,為七、八年級感覺活該。

從「文革」到「改革開放」 | 郭譽申

「文化大革命」開始於1966年,歷時10年,是全面的大整肅,黨、政、軍、民、學,都整了,本就貧窮的中國大陸幾乎成為無政府狀態,瀕臨崩潰的邊緣。然而「文革」結束之後不過兩年,1978年鄧小平掌權,開始「改革開放」,大陸自此開創了30多年的高速經濟成長,讓10億人脫離貧窮,創下世界史上不曾有過的脫貧記錄。大陸從「文革」的浩劫到「改革開放」的成功,執政的都是共產黨,執政成績卻有天壤之別,為什麼會這樣?

中國共產黨信仰共產主義,即馬克斯的社會主義理論,有崇高的理想,要追求普遍的平等。有能力的人信仰共產主義,表示他願意為一般人爭取普遍的平等,並放棄他能力上的優勢,過一般人平等的生活,是高貴的情操。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了共產主義理想,需要冒被國民黨政府處死的風險,更是難能可貴,多算得上是視死如歸的菁英。

有理想又篤信理論有時特別容易犯錯,篤信理論容易忽略實際現實,而有理想則容易固執自己脫離現實的善意,共產黨在「文革」時和之前所犯的錯誤幾乎都因篤信共產主義理論,想要消滅資產階級,甚至消滅私有制度、官僚制度等所致,加以共產黨長期是革命黨,權力極為集中,自然導致個人崇拜,而糾錯機制成為虛設,使錯誤無限放大,因此造成「文革」的大浩劫。

鄧小平看清了篤信理論、脫離現實的危險,因此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著石頭過河」,當理論不脫離現實,有理想、有菁英和權力集中都成為執行上的優勢,因此「改革開放」能夠大為成功。世界的現實是西方國家已有市場化和工業化的成功經驗,「改革開放」不妨引進、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技術,並視中國的環境做適當的調整。

從鄧小平「文革」後得以上台執政可以看出早期共產黨人的優秀和理想性,鄧雖然早有重要貢獻和崇高威望,但是在1966年「文革」初起時被打倒,下放到江西担任普通職工,直到1973年才復出,1975年再被罷職,「文革」結束時,鄧無權無職,而當時捉拿「四人幫」的功勞主要屬於在職的葉劍英、李先念等,葉、李等都是革命時期元老,也有崇高聲望,卻推舉無權無職的鄧小平担任領袖,可見他們的無私和理想性,而後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則證明他們的推舉正確。葉、李等的主動讓賢之舉在一般爭權奪利的政治圈真是難能可貴。

中國大陸從「文革」的浩劫到「改革開放」的成功,差別在於認清理論不能脫離實際現實,「改革開放」初期的扭轉則得力於早期共產黨菁英的理想性,屬於「人治」,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不難發現需要從「人治」轉為「法治」,讓一切制度化,共產黨於是從革命黨轉為執政黨,依憲治國、依法施政、嚴以治黨,雖然這樣的轉變不是短期就能完全實現,大方向是正確的,類似「文革」的浩劫不可能再出現,而「改革開放」的前途看來充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