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為誰服務?教育為誰服務? | 霍晉明

這篇文章要不要發?頗有一些躊躇。照理,作為教育行政工作者,依行政倫理,似不該表達與上級(教育部是我們的上上級,不是嗎?)長官不同的意見,但作為國家的公民,也是國家的主人(之一),似也不該隱忍不言,而坐視事態惡化。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件事,任何國家的學術、教育,絕大部分都是政府拿錢出來做的。台灣尤其如此。

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出來搞學術、辦教育,其成果,不是該回饋給國民嗎?此理再明白不過。但是,長期以來,我們的學術界,卻一直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我們的學術研究成果,尤其是優良的成果,首先貢獻給外國人。

何以見得?因為我們的優秀學術論文,都是以外文(英文)發表。台灣人再怎麼厲害,看英文還是沒有看中文反應快。英文的論文與報告,自然都是讓以英文為母語的人最容易吸收,而以中文為母語的人,甚至是無福消受。

你一定笑了,你覺得,搞學術的人,還不懂得英文?而就算你用中文寫,一般人也不會去看啊!錯了。沒看過電影「羅倫佐的油」嗎?一位美國經濟學家,因為自家小孩得怪病,到圖書館裡埋頭鑽研醫學論文,結果有了創造發明。那麼,一位中國經濟學家,遇到同樣情況,做得到嗎?答案是,絕對做不到。因為台灣的經濟學者,他的英文再怎麼好,也就是看與經濟相關的論文,醫學的英文論文,肯定看不了。(除非他常年住美國。那就成了美國人了,另當別論。)

一個國家的研究論文,用中文寫,意味著對所有熟悉中文的人開放。用英文寫,則是首先嘉惠於熟悉英文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一個政府拿國民的錢培養出學者來,他們的研究成果,應當先向出錢的國民(說中文、用中文的人)開放呢?還是首先考慮嘉惠於說英文的人?這不也是很明白的道理嗎?

再說,誰規定學術論文一定要用英文?中文不能寫學術文章?當然沒有這回事。會形成這個現象,自然是屈從國際學術現實的結果。也就是說,與國際政治一樣,國際學術界也一樣存在著「霸權」。想想看,兩個同樣資質的人(比如雙胞胎),同樣從事學術研究(比如物理、化學、生物、經濟等等),花同樣的精力,但一個生在美國,一個長在台灣,誰的成就更大?很明顯,當然在美國的成就更大。因為他不用再費心費力的去學英文(外語)。

我們為了學英文,從小到大,耗去了多少時間?學到的效果如何?即使是聰明的大學者,除了少數具有語言天賦者,絕大多數,付出了無數的時間,加上到國外留學,結果也是聽、讀尚可,要講話,一樣結結巴巴,能用英語自由交談、即席演講、開玩笑或談笑風生者,極少。(所以第一代移民的華人學者,在美也極少當主管,因為主持會議便不能過關。)靈活地使用雙言,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難。

一個學者(比如經濟學家),日常生活使用中文,到了學術課題則使用英文,那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能加惠於他的學術工作嗎?比起日常生活與學術工作都使用英文的西方人來說,我們做起學術,豈不是事倍功半?結果就創造力永遠不如人,學術發明永遠落後於人。

學術強則國強。屈就現實以外國語言作學術研究,本是小國之悲哀,或一時之權宜,非有志者的長久之計。若長久如此,先天上學習起來比別人要花更多的力氣,而成果又不能在國內迅速流傳鋪開,則學術發展必定勞而少功,更遑論迎頭趕上,並駕齊驅。(西歐諸國語,本較相似,文化亦為近親,學習起來,不似中文與英文如此相差巨大) 故若要學術之獨立自主,學習傳播一體加速,則必須本國語化。如今,久假不歸,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以久居人下視為當然,完全沒有文化大國的志氣,且忘了國家發展學術的初衷,這真是令人感到萬分可悲。

高等學術如此不思進取,甘願雌伏作小,也就罷了。如今,連教育也要外語化,則是徹底地動搖國本,自掘墳墓了。試想,老師捨能夠不假思索運用自如的本國語言不用,偏要用費盡力氣搜索枯腸才能勉強成句的外國語來教學,其所表達的內容豈能不大打折扣?而在學生,英美籍的老師講的英文都未必聽得懂,何況這發音不準、文法有誤的英文?你詞不達意我鴨子聽雷,主題科目學不好,英文都越學越爛;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這豈不是將教育當兒戲?彼此明明有可以流暢溝通的語言而不使用,偏偏要用彼此都感到不自然、用起來費力且講不出高級精準語彙的語言,這是要演戲給誰看?

若要將英語教學進行到底,則非將自己改成英語國家不能成功。要改成英語國家,如果請英、美等西方人來殖民,至少也要花五十年;如果西方國家不好意思來而我們自我殖民,則至少一百年。而一百年後,英文好不到那裡,頂多就是菲律賓、新加坡的水準,而中文全丟了。除非你認為中國文化是垃圾,否則,得失之間,任何人都看得明白。

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以英文為媒介之教學)教育政策,其荒唐,已不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句可以概括的了。大家都在嘲笑以英文教中文的荒唐,其實,以英文教物理、數學、音樂、美術、體育,難道就不荒唐?難道物理、化學、生物等大自然本身就是講英文的?低自信,無志氣、無思考力,盲目崇洋,庸人自擾,已到了可以亡國滅種的地步。進入所謂「發達國家」的台灣,內心居然如此地荏弱,主事者居然如此地沒有見識,真是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