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 Friedrich Wang

安倍生前一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讓多少人感動到現在。甚至於,台灣還幫這位死在槍下的首相樹了銅像。真的,比對自己的親爹還要孝順,讓人看了很感動。長篇大論就不必了,只問真的是,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嗎?

李登輝在1996年當選之後,基本上已經完全向日本輸誠,不但已經在1994年直接告訴全世界自己就是日本人之外,還在1996年當選後不久就以總統的身分公開說釣魚台列島是日本的。如此,就是希望日本能夠多管台灣的事情,想要讓美日安保的範圍擴大到台灣以及附近海域。1997年派遣海軍總司令出身並且曾經留學日本的莊銘曜出任駐日代表。根據莊先生的回憶以及日後所披露的資料,李登輝政府的目的就是要購買日本的二手潛艦。

這是一個很好的構想,因為日本的傳統動力潛艦性能優良,又針對西太平洋地區的水文設計。日本平均一年下水一新潛艦,所以封存的二手潛艦基本上都還堪用,稍加整修就可以了。中間的商談以及摸索的過程有些複雜,但簡單說,船已經看了,我方也派了海軍人員到日本觀摩學習,據信美國也開了綠燈,就等日本人放行,台灣就可以得到夢寐以求的潛艦,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那結果呢?號稱右傾的自民黨首相橋本龍太郎政府,卻在最後的緊要關頭縮手,讓將近兩年的努力化為烏有。如果日本這一次真的賣了二手潛艦給台灣,那勢必將使得台灣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技術上以及作戰上有更緊密的合作空間,所造成的後續效應會非常遠大。可是,日本人最後的退縮讓這一切都成了泡影。即使有美國的默許,日本人還是不敢做。

台灣等於是幫日本看守南大門,台灣海峽與周邊海域是日本能源的生命線,日本人不過把已經用不到的二手潛艦賣給台灣,讓台灣人幫他看大門,竟然都沒有膽識去做。那這個國家,還能夠在安全上給台灣多大的保障?真正發生狀況的時候會出多少力?

後來台灣方面其實還沒有完全死心。在陳水扁時代還向小泉內閣持續努力,仍然希望能夠從日本方面快速取得潛艦,但是依然只聞樓梯響。然後還陸續傳出幾次,日本方面願意給予技術轉移或者指導台灣自行建造,但是也都是鏡花水月罷了。李登輝在自己的書以及訪談中不斷告訴日本人「要做一個正常的國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這個國家的政客群體就是這麼回事,不必指望他們有什麼大的作為。

在經濟上,日本每年從台灣賺走大量的貿易順差,國防上卻不願意舉手之勞幫台灣一把。台日FTA已經講了多少年了,今天在哪裡呢?從八零年代台灣指望日本能夠轉移工業技術,結果關鍵性的技術,例如汽車引擎的製造等等,根本就理都不理。日本人對臺灣的繁榮以及產業狀況基本上並不關心,甚至於還有很濃的防範措施。

什麼「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這種政客畫出來的大餅能讓許多台灣人如癡如醉,的確表示,台灣不少人的大腦真的很有事!

刺客防不勝防 | 郭譽申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進行小型演講時被槍擊身亡,震驚世界。根據媒體報導,現場當時有22位維安人員負責保護安倍,而刺客山上徹也僅孤狼一人,卻能從容趨近安倍背後,近距離連開兩槍。當地的警察首長已承認有維安疏失,但是世界上恐怖攻擊事件何其多,維安難免百密一疏,刺客總是防不勝防啊! (山上多日追隨安倍的助選活動,終於發現在奈良有維安破綻。)

兇手山上徹也41歲,2002年加入海上自衛隊,成為任期制的自衛官,直到2005年任期屆滿去職。在自衛隊期間,他曾接受槍械相關的訓練,並曾負責管理艦艇上的武器。山上刺客將近二十年前受過軍事和槍械訓練,應該算不上武器或槍械專家,更不是訓練有素的殺手,卻能夠一擊就中。刺客好像並不難當?

中國自古就有不少刺客,因此《史記》有《刺客列傳》。筆者最近恰好在看大陸劇《孫子大傳》,裡面有專諸和要離兩位著名的刺客,及其事蹟「專諸刺王僚」和「要離刺慶忌」,讓我回味少年時讀過的《東周列國志》。

吳王僚和公子光是堂兄弟,他們過世的父親都曾是吳王,因此兩人都有資格擔任吳王,而展開生死爭鬥。公子光宴請吳王僚,吳王僚帶著很多衛兵赴宴,戒備森嚴,專諸扮作服務人員端出燒烤全魚,卻在魚腹裡暗藏匕首,當他近前獻魚時突然取出匕首,一舉刺殺吳王僚。

慶忌是吳王僚之子,身強體壯,有萬夫不當之勇,吳王僚被殺,他自然要起兵報父仇及奪王位。要離是個子很小的勇士,實施苦肉計。他假裝犯錯,讓公子光砍了他的右手,並公開殺了他的妻子。要離於是投奔慶忌,博得他的信任,在慶忌沒有防備時突然以矛刺死他。

由這些例子可知,刺客的最重要的素質不是技術性的,而是不怕死,或者視死如歸。當一個人甘願犧牲生命,就能夠無所不用其極的進行隱祕的刺殺行動,是很難防備的。人為何能不怕死?

貪生怕死是一般人的天性,然而從另一角度想,人遲早要死,早死晚死有何差別?對於生活過得很不好的人或者有特殊人生目標的人,尤其不會在乎早死晚死,於是就可能成為難以防備的刺客。

刺客既殺人又犧牲自己,不應該被鼓勵。然而刺客的產生是因為生活過得不好,或社會上有怨恨,或政治人物有缺失,或強國欺壓弱國;只要世界上有不平,就可能有刺客。不怕死的刺客幾乎是防不勝防的,人類只有持續改善這個世界,才能防範刺客於未然啊!

多行不義必被斃! | 劉得福

我們絶不會同情憐憫安倍晉三,一個沒有良知,扭曲甚至不承認歷史的人!蔡英文逢日必軟,下令為安倍降半旗,爛用國器,自降國格,賤人矯情,簡直日奴!

一、安倍晉三代表日本右翼軍國主義餘孽,站在中國人立場,不值同情憐憫

安倍晉三在任時多次參拜供祀著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他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不對慰安婦道歉!
他挑起南海危機!故意搭乘編號731的飛機!
他多次否認日本的戰爭罪行!並提出日本戰犯不是罪犯的觀點!
他配合西方打壓中國!挑起台海事端!挑起釣魚台事端!
對這種人,我們憑什麼惋惜?憑什麼哀悼?

有人為安倍晉三辯解說他與日軍侵華無關?哪會無關:
安倍外公岸信介,就是侵華戰爭甲級戰犯,逃脫了東京審判,後出任日本第56、57任首相,中國大陸公佈的261名戰犯,安倍外公岸信介在列!
安倍晉三怎麼會與日軍侵華無關?
覺得無關者只能證明自己的無知!
在日本,真正為侵華戰爭道過歉的首相只有鳩山由紀夫一個,他並在參觀韓國首爾的西大門刑務所博物館追悼碑前跪地禱告。
我們不會憐憫安倍晉三,一個沒有良知、不承認甚至扭曲歷史的人!
這樣的人跟發動戰爭的戰犯絲毫沒有區別!

二、蔡英文逢日必軟,下令為安倍降半旗,爛用國器,自降國格,賤人矯情,簡直日奴!

蔡英文下令7/11降半旗1天,「感念安倍晉三畢生對台貢獻」。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指出,當台灣遭遇困難及挑戰時,安倍晉三總是大力支持台灣,無論是推銷台灣的農產品,抑或奔走促成日本政府捐贈台灣疫苗,甚或開創台海及印太區域安全的戰略架構,相信台灣人民感念在心。因此,蔡英文決定,透過下半旗的方式,表達台灣對安倍前首相的追悼及感謝。

看完上述降半旗的理由,蔡英文逢日必軟,日奴心態,爛用國器,自降國格,令人滿腔怒火!張惇涵或蔡英文所掰出來的理由,拿不出一個具體事實,都是虛無飄渺、牽強無據、射箭畫靶、胡亂唬弄、為安倍找理由,手法很安倍,降半旗不合法律,也不能服眾。請問:

a. 安倍晉三曾經大力支持或幫助解決了哪幾項台灣遭遇的困難及挑戰?
b. 安倍晉三曾經推銷台灣的哪些農產品?數量有多少噸或多少公斤?
c. 安倍晉三曾經開創哪幾項讓台灣確實加入了台海及印太區域安全的戰略架構?
以上都具體說幾件來聽聽?
d. 連日本人不敢打,死亡率高的AZ疫苗,塞來給台灣人打,明明台灣是當日本廚餘桶,蔡英文還感激涕零,將之記在安倍晉三功勞簿上?真是夠了!

依《國旗下半旗實施辦法》第 4 條,
下列人士逝世,經總統決定者,下半旗:
一、對國家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者。
二、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有偉大貢獻者。
三、現任友邦元首。

這個安倍晉三哪一點像是對我們國家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
哪一點像是「對世界和平或人類進步有偉大貢獻」?
安倍晉三也不是「現任友邦元首」?
沒有一點符合法規,憑什麼降半旗?
就憑蔡英文的賤人矯情就降半旗嗎?
我國國格這麼廉價嗎?
我們國家歷年來國軍犧牲了那麼多飛官和將士,因疫情死了7千多國人,有看過蔡英文下令降半旗以示哀悼嗎?那為什麼獨厚安倍晉三?台灣人民要問,憑什麼?

再說,長久以來台灣漁船在釣漁台、沖之鳥礁這些傳統漁場作業,屢遭日本保安廳或扣押、或衝撞、或驅離、或罰鉅款,而且日本對原本屬於宜蘭縣管轄的釣魚台不僅強占,還不讓台灣漁民去捕漁,台灣遭遇這些困難及挑戰,根本就是來自日本,可是安倍晉三什麼時候出過什麼力幫助過台灣?哪一點算得上貢獻?安倍晉三是日本右翼的領導人,極力推動修憲,企圖把日本和平憲法中制約日本不得擁有軍隊的條文刪除,企圖讓軍國主義復辟,簡直包藏禍心。在安倍晉三任內還強推核食逼迫台灣人吃…..是誰說安倍晉三對台灣有貢獻啊?眼睛是瞎了嗎?

在蔡英文任內,為討好美、日,不惜出賣台灣人的健康,自甘吃萊豬,自甘吃核食,不要臉的民進黨政客還美其名,這不叫「核食」是「福食」!真是不要臉到極點!既然把「核食」當「福食」,就留著蔡英文和民進黨不要臉政客自己吃!

蔡英文作賤自己,把我們國家國格自我矮化到如此不堪?還叫台灣人民要對安倍晉三「感念在心」,真是噁心!簡直是日奴!套一句電視劇的名言「賤人就是矯情」!

安倍無法扭轉日本困境 | Friedrich Wang

日本最近40年來的首相大多才能平庸,幾乎皆是派系妥協下的產物。

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完全怪這些首相,因為日本戰後的憲法以及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框架,使得能改變的空間非常有限。加上社會加速老齡化,人口逆成長,經濟不斷衰退,產業外移,技術升級困難,在地緣戰略上面對中國的崛起以及對北韓與俄羅斯關係的緊張,這些都使得日本陷入極大的困境。

安倍晉三算是力圖突破,想要為日本重新找到生機的一個。他二度上台之後提出所謂的經濟三箭,希望能夠利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日圓貶值來重振日本的消費力以及生產力,並且提出日本成為「正常國家」這樣美麗的口號。一度,使得不少人對這個首相燃起了許多希望,社會的氛圍也活絡了一些。但是經過這10多年的努力,日本終究沒有辦法克服上面所謂的結構性的弱點,造成日本社會持續低迷,政壇也只能永遠陷入派閥妥協的遊戲。

對外,日本如果沒有辦法突破美日安保的框架,那日本就永遠只能像現在這樣逐漸沉淪;1985年美國就赤裸裸的將東芝的半導體產業毁滅,一個「廣場協定」把日本的經濟打趴在地至今將近40年爬不起來。對內,日本基層社會曾經在八零年代非常自豪的「一億中流」早就已經不存在,變成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底層人民沒有什麼希望,在這樣的體制之中只能苟活下去。到2030年,日本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會超過總人口的50%,面對這樣的結構,日本的政客是束手無策。

安倍也知道這些,所以他和俄、友中、親台、聯韓,並且不斷接觸東南亞。但是他終究沒有辦法扭轉整個結構的問題,無力改變安保體制。相信很多學者以前提出過,而日本人自己心裡面也明白:日本唯有回到亞洲,跟中國、南韓甚至於整個東南亞緊緊地靠在一起,才有可能擺脫現在的困境,這是最根本的一點。

安倍就這樣死了,這背後到底是什麼陰謀?目前還撲朔迷離。有人認為這是國際因素,也有人認為是日本人內部政治派系的鬥爭。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戰後日本最嚴重的一起兇殺案,造成長遠的影響,對日本以及對整個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