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民進黨收回政治黑手,停止干預校園自主與學術自由 | 捍衛校園自主聯盟 (新聞稿2021.11.17)

清華大學內設置清華海峽研究院,遭國安情治單位的質疑與調查,教育部長潘文忠甚至要通盤澈查兩岸高校交流狀況,引發高校的集體恐慌。

民進黨政府多年來將其黑手伸入校園,其中以台灣大學尤甚!台大已成台獨的訓練班和養成所,歷來該黨的公職人員幾乎在台大進行職務交接與工作傳承。

近日該黨又甘冒不韙,公然的將黑手伸進清華大學校園,未經司法調查就誣指清華海峽研究院為中共所滲透。甚至揚言要盤查兩岸高校交流狀況,引發綠色恐怖。 似此赤裸裸地公然戕害校園的學術自由和校園自主,真是斯可忍孰不可忍?

以往納粹法西斯政權,再專制獨裁,都不敢如此踐踏校園,當年傅斯年校長站在校門口拒絕情治單位的人員越雷池一步,進入校園抓人,一時傳為佳話!

本盟主張一切政黨退出校園!

去年5月一群台大校務會議綠色學生代表提案,建議校內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美其名曰處理校園空間與威權地景轉型、校史重構與檢討等,主張促進轉型正義、去威權化、民主深化。

被把持的台大學生會認為,包含紀念台大前校長傅斯年的「傅鐘」等,都需要被重構歷史,甚至要打破「傅斯年神話」。

而另一群自台大畢業的校友,熱愛台大,關心母校,要捍衛校園自主權所組成的團體-捍衛校園自主聯盟,認為這一群綠色職業學生,誇言要把轉型正義引進校園,成立促轉會台大小組,試圖把藍綠惡鬥的氛圍引進台大,用來批鬥傅故校長、前任校長及現任管校長?!

對此本盟期期以為不可!否則未來作育英才、育人子弟的校園將永無寧日,成天陷入批鬥前校長、現任校長、及作育英才的師長老師,甚至拆傅鐘、傅園、鞭屍傅故校長,一場腥風血雨可能呈現在大家眼前,將重演大陸文化大革命血淋淋的教訓。

為此本盟特發表聲明並到會場高舉布條,盼望有識之士及熱愛學校的校務會議代表,當仁不讓,當機立斷,毅然予以否決!

果然正義戰勝邪惡,去年6月6日台大學生會提案遭校務會議以壓倒性多數,予以否決。

詎料事後行政院促轉會竟然發新聞稿,力挺支持綠色台大學生會,表示願意對學校討論轉型正義提供協助。

對此,本盟極表反對,認為千萬別把東廠魔手伸進校園,製造校園紛亂,還校園一個純潔清靜的空間!並且呼籲一切政黨或政治勢力退出校園,譴責特定政黨別再鼓動學潮,還給學校一個正常作育英才、育人子弟的場所!

當年民進黨在野時曾呼籲黨政軍退出校園,校友們大多強烈給予呼應並支持,而當年執政的國民黨也已遵守承諾,全面而乾淨的撤出校園。言猶在耳的民進黨及其附隨團體竟立即補位,盤據校園各個角落,把持各重要學生社團,尤其應該抱持中立中性的台大學生會和台大研究生協會,竟質變成民進黨校園黨部和民進黨政治人物養成所,歷屆的學生會會長,竟成該黨黨工或民意代表的晉身階。

民進黨當年提倡的黨政軍退出校園,已成爲最大的笑話和反諷!

本盟要求各政黨及一切政治勢力以相同的標準,退出各級學校,恢復校園自主的民主精神!

捍衛校園自主聯盟
召集人王鎮東0905-124678
新聞發言人石文傑0916-597377

從「拔管」看綠營執政 | 郭譽申

教育部拖延任命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來的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三個半月,終於決定「拔管」,確定駁回管的當選資格,要求台大重新進行校長遴選作業。

先前教育部「卡管」的理由都指向管中閔本人,最終「拔管」的理由卻指向遴選委員會(遴選委員共21人,其中18席由校務會議代表選出,另外3席由教育部指派),認為遴委會未處理遴選委員台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與擔任台哥大獨立董事的管中閔的利益迴避問題,因此遴選無效!遴選法規上並未明列副董事長與獨立董事須利益迴避,而遴委會已開會認定遴選結果無疑義,即認定蔡未迴避並無瑕疵或不影響遴選結果。人際關係何其多,基於大學自主,遴委會自會判定何種人際關係須利益迴避,教育部憑什麼判定何種人際關係須利益迴避?

綠營「卡管」許久,最後終於「拔管」,並不令人意外。既已「卡管」許久,只能「拔管」,雖然承受大量噓聲,至少能獲得獨派深綠的掌聲;假使綠營最後接受任命管中閔為台大校長,不是承認先前「卡管」都是錯誤嗎?這樣會兩邊都不討好,在乎學術自由的民眾會記得你「卡管」的錯誤,而不在乎學術自由的獨派深綠民眾則會痛恨你軟弱。過去馬英九執政就常兩邊都不討好,善於玩政治的綠營可不會犯這樣的錯!

綠營雖然有很多派系,內部競爭激烈,但是對外一定不論黑白團結一致,違反這規則的都沒好下場,如曾經擔任主席的許信良和施明德,以及部份的「十一寇」。綠營既然全面執政,對外又團結一致,有什麼不能做?雖然綠營曾把大學的自由、獨立喊得震天價響,政權在我手中,多數媒體在我手中,我總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有什麼不能做、不敢做?過去馬政府全面執政,卻縛手縛腳,這不敢做、那不敢做,綠營可不會犯這樣的錯!

綠營赤裸裸地推翻台大校長的遴選結果,傷害大學的自由、獨立,影響台大的學術地位,影響台灣所有大學的學術地位,影響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影響國際對台灣的觀感等等。不過這些影響都不是立即的、而是逐漸的,而台大校長的地位和影響力卻是立即的。綠營執政當然把立即的地位和影響力擺第一位,把握當下重於期待未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