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 2016年
2016年6月,美國認為俄國干擾美國大選,歐巴馬宣佈35個俄國外交官為不受歡迎人物,限他們在72小時內離境。俄國派來專機,載運全部外交人員35人及其家人在2017年1月1日返回俄國。人們起初預料俄國總統普京會做出相應的報復,從俄國驅逐同樣數量的美國外交官。但普京卻表示不會訴諸「不負責任的外交」,而是會在美國新總統川普上台之後謀求修補同美國的關係。
第二回合 2017年
但是普京息事寧人卻換來美國聯邦參議院2017年7月27日壓倒性通過一項「懲罰俄國干預大選法案」,擬就俄國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及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祭出更嚴厲的制裁。於是7月30日俄國總統普京率先表示驅逐755名美國外交官,他們必須在72小時內離開俄國。2017年9月1日美國強迫俄國在48小時內關閉駐舊金山領事館及華盛頓、紐約的辦公室,相關俄國外交官全部驅逐離境。
第三回合 2018年
2018年3月20日因俄國涉嫌在英國利用神經毒劑毒殺前間諜一案,英俄兩國互相驅逐外交人員,各驅逐對方外交官23名。為了聲援英國,同年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也下令驅逐60名俄國外交官,加入驅逐外交官遊戲。2018年初川普名聲尙未徹底敗落,美國有不少小跟班也莫名其妙的參加驅逐外交官遊戲,包括加拿大,歐盟14國都有跟進:
加拿大驅逐13名俄國外交官,烏克蘭驅逐4名俄國外交官,德國驅逐4名俄國外交官,法國驅逐4名俄國外交官,波蘭驅逐4名俄國外交官,立陶宛驅逐3名俄國外交官,捷克驅逐3名俄國外交官,義大利驅逐2名俄國外交官,丹麥驅逐2名俄國外交官,克羅埃西亞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愛沙尼亞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羅馬尼亞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拉脫維亞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芬蘭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瑞典驅逐1名俄國外交官。
驅逐外交官遊戲中的驅逐俄國的人數,依該國與美國關係之遠近而定,俄國的報復行動就不值得去探究了。可能今天人氣低落的川普再玩驅逐外交官遊戲,已經無人跟隨了。
第四回合 2020年
2020年7月21日美國突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頓的總領事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這是美國單方面作出的決定,中國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威脅將進行報復。這是中美兩國緊張關係升級的最新跡象。其實只是驅逐外交官遊戲。
我猜測中國的選項:
- 關閉一個相對的在華美國總領事館(中美各有五個總領事館)。
- 驅逐與休斯頓總領事館相等人數的美國在華外交官。
- 關閉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提升更高衝突。
但是中國必須做好軍事準備嚴防瘋狂川普的軍事挑釁。
結論 可憐的外交官
外交官的崇高地位是因為古代通訊困難,派出去的外交官無法與本國聯繫,折衝博奕不辱使命,全靠自己本事。如中國的班超、張騫、奧地利外交家梅特涅,都是學識豐富,膽識過人的英雄人物。近代通訊便捷,派出去的外交官和國內本部保持連線,聽候指令,外交官只是外交辦事員的地位,只有主導外交政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人物,如周恩來、季辛格,仍受尊敬。
尤其現在外交官的品質,充滿了情治特工、政治酬庸,如駐日本的謝長廷奸巧媚日,駐德國的謝志偉炮大嘴臭,政客強佔專業外交官的位置,外交官已經無人尊敬,外交人員特考的風彩早已消失。美國駐外大使的傳統就是政治助選的酬庸分贓,早是眾所周知的事。1991年蘇聯瓦解成為15個國家,瞬間全世界突增了(15-1)新國家*180全世界國家*2互派大使=5040,理論上全世界多了5000個大使館、5000個大使、十幾萬個外交官,怎麼尊敬?
進入歐巴馬、川普時代,盛行起驅逐外交官遊戲,大家心知肚明,外交官如圈圈裡的外交辦事員,互相驅逐只是政客玩的遊戲。但是可憐的外交官,這是他們的職業生計,48小時、72小時搬回國內,房子怎麼辦?孩子學校怎麼辦?職位怎麼辦?讓人同情。
在我的年輕時代,政大外交系、台大外文系畢業生最好的工作就是考上外交人員特考,進入外交部當外交官。特考每年一次,錄取廿多人,家裡放鞭炮慶祝,光宗耀祖。現在的年輕人最好遠離外交官,尤其台灣的外派外交官甚至沒有駐在國的外交官身份,只是普通外僑,頂頭上司都是空降的民進黨政客,為了貪圖那點俸祿,苦酒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