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統已成夢幻! | 杜敏君

這两年跟大陸朋友筆談,我有兩種不同的感想。

起初的朋友年齡稍長,學識程度高,甚至是教授與公職人員,口氣相當親切,內容客觀深入,就如同老友重逢的感覺,心情非常愉快。

另一種是年輕的毛孩,妄自尊大,一面倒的捧毛貶蔣,卻一再將我歸類為死不悔改的反動份子,痛恨台灣人,不心平氣和的討論議題,氣勢凌人,純粹是來幹架的。讓我聽了乾脆分割算了。如果兩岸都是這樣的極端份子,勢必一戰,哪來和平統一?

中共說:台灣當局要放棄台獨,兩岸才有談判的可能。
台灣說:大陸要放棄武力,才有對等談判的可能。
這不是就像火車的軌道,永遠沒有交集的可能,如果交集了,火車便會出軌。

常有人拿台灣比喻香港,大錯特錯了,香港是英國租借的殖民地,期限到了,回歸祖國,理所當然。台灣是中華民國收復的中國國土,是自由中國的寶島,是復興中國的堡壘,有總統、有主權、有軍隊、有人民,具備了國家三要素,疆域是與大陸重疊的,所以真正完整的中國是兩岸相加。中國大陸地區與中國台灣地區無所謂大小,地位是對等的。

再說台灣中央政府是大陸播遷來台的,老蔣時刻不忘解救大陸同胞的苦難,在大陸面臨天災時,派軍機夜航載了物資空投災區,解決同胞的苦難。國共的鬥爭,是毛、蔣建國路線的不同,但是都是為了建設新中國,所以有談判的空間。

然而那是兩蔣時代,物換星移,自從日本人李登輝出賣台灣,成為日本的島國,放棄大陸錦繡河山,自外於中國人,稱中華民國政府為外來政權,主張台灣的祖國是日本,洗腦台灣人仇中親日,中國漢奸蔡氏政權變本加厲的台獨化,修改課綱,悖離中國,是割據的叛國政權,要如何對等談判?

蔡氏興風作浪,挑釁戰爭,大量擴充軍備,延長兵役,視大陸為敵人,這樣瘋狂的舉動,還想和統嗎?

臺灣對大陸從襲擊、傲視、對抗、掙扎到掙脫的心路歷程 | 盛嘉麟

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敗退臺灣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聲明美國不介入臺海爭端, 並停止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一時臺灣風雨飄搖,只憑海峽天險苟安一時。想不到1950年韓戰爆發,兩天後美國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協防,將臺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穩定了臺灣的政權;也是美國干預中國內政,介入兩岸政局的開始。

【襲擊大陸】
1950年代,美國軍援經援臺灣,當時大陸幾無海空軍,臺灣具有海空軍優勢,經常轟炸大陸沿海,遠達北京上海,為了避開臺灣的轟炸,逼使當時的北京閱兵大典,都在下午三時舉行。

從1951年到1953年之間,臺灣配合美國韓戰的戰略,曾經突擊大陸沿海的島嶼共數十起,如南日島、東山島、湄州島等島嶼,擾亂大陸沿海。雖然1954年9月3日大陸發動了九三砲戰, 1958年8月23日,大陸發動了八二三炮戰,但都未獲勝。

【傲視大陸】
1954年臺美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臺灣同時具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可謂佔盡優勢,傲視大陸。

1970年代大陸完成了兩彈一星的重大國防計畫之前,臺灣便已配合美國,以U2高空偵察機組成的的黑貓中隊,及以B-24、C-46各式轟炸機運輸機組成的黑蝙蝠中隊,深入大陸領空,替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偵測任務,破壞大陸的國防建設。

【對抗大陸】
1971年大陸取代了臺灣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72年尼克森訪華簽署了《上海公報》,1978年美國與臺灣斷交,次年與大陸建交,同時宣佈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撤軍,頓時兩岸外交形勢逆轉。

1979年起,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出《告臺灣同胞書》,呼籲「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葉劍英提出葉九條,承諾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保留軍隊;1982年大陸統戰部部長廖承志致信蔣經國,呼籲「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應該和談,但蔣經國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作為對抗。

【掙扎大陸】
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接手的12年執政,進行了名為寧靜革命推行民主,實為裂解國民黨,惡化兩岸關係的開始;1995年李登輝竄訪美國,在康乃爾大學的不當講話,使得大陸在1996年臺灣大選前引爆臺灣海峽導彈危機; 1999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使得兩岸政治關係繼續下降。

在大陸崛起的壓力下,臺灣提倡本土化運動以爲對抗,但政治上仍虛於委蛇;1992年代表兩岸政府的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香港會談,達成九二共識,促成了次年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會談;從現在臺灣完全否定九二共識看來,這都是臺灣當時極力掙扎、拖延時日、拒絕統一的伎倆,臺灣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皆無兩岸統一、共建中國的誠意與民族主義。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就任臺灣總統後,大力推行去中國化,宣傳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從基礎教育改變新一代的臺灣人。雖然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卻任由去中國化繼續進行,即使在卸任前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都是毫無誠意的動作。

【掙脫大陸】
2016年蔡英文執政,掙脫大陸的策略日益明顯,除了「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更有綠營學者主張臺灣人是南太平洋南島語系的後裔,2017年蔡英文出訪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吐瓦魯、所羅門稱為臺灣的尋親之旅,這是從去除中國歷史文化,更進一步去除中國血統,打造臺灣成為與大陸無關的島嶼。

把臺灣問題國際化,是掙脫大陸的重要策略,對外積極聯絡世界上反中反華的盎薩及歐洲國家,賄賂他們的議員來臺灣訪問,或者在議會上發表反中的言論;對內營造全世界自由民主的國家,都會支持自由民主的臺灣,對抗專制獨裁的大陸的氣氛。

美國雖然與臺灣在1978年斷交,美國國會在次年即通過了臺灣關係法,繼續插手臺灣事務,表面上一個中國、三個公報,實質上早已掏空一個中國,公然出售武器,行軍事合作,戰略指導,更經常高官竄訪,打臺灣牌刺激大陸,愈演愈烈。

這是臺灣對大陸從襲擊、傲視、對抗、掙扎到掙脫的心路歷程,目前臺灣的多數民眾集體崇拜盎薩文化,沒有民族主義,缺乏國家意識。血濃於水、惠臺政策,臺灣多數人無動於衷;大陸在經濟、科技、軍事全方位的進步,臺灣多數人沒有與有榮焉的感覺;大陸所提的一國兩制,臺灣多數人根本不屑一顧,只願緊抱美國,掙脫大陸。大陸的對臺政策務必正視現實。

談「武統」 | 范光棣 / 一位左派哲學家

發表日期:2019.7.21
責任編輯:海天曙光 Thomas Lee
關鍵詞:兩岸關係 統獨 和平統一 武力統一

▲   特朗普主政,訴求「美國優先」「美國要再次偉大」,美智庫不斷渲染大陸「武統」概率,實為私利:一是賣武器給臺灣,掙臺灣人民銀子,增加美國資本家的軍火收入;二是拉臺灣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印太戰略」;三是增強臺灣軍力,延阻兩岸統一。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主張「武統」的言論,有的來自大陸,有的來自臺灣,我覺得這些言論對兩岸統一都沒有什麼幫助。兩岸關係是人民內部的矛盾,是感情問題,不能用武力解決,不會用武力解決,也不需要用武力解決。

先談「不能用武力解決」

  自從原子彈的發明以後,有核國家之間的戰爭,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小國擁有核子彈,也可以擺平大國,最好的例子就是北韓,台灣很可能有六顆原子彈(詳請參閱拙作〈大同世界和平島(下)—— 寫給臺灣鄉親,尤其是「深綠」看的「論急統」〉, 如註三連結)。若真的有,則兩岸問題當然不能用武力解決;既使沒有,也不能用武力解決,因為武統的代價太高,後遺症太嚴重,不是解決感情問題的方法。

▲  無論台灣島內各方是否願意承認,從蔡英文上台之後,兩岸關係跌到了1990年代以來的冰點。而且,相比過去,雖然大陸官方依然堅持為「和平統一」做最大努力,但「武統」聲浪飆升,正在各界形成新的共識。

  台灣方面有些主張統一的人士,看民進黨「去中、台獨」的工作,深深影響了年青一代的想法,有些急了,開始主張解放軍以武力統一台灣,我覺得這是很不明智的。這使我想起1972年,我們一群北美左派台灣學者去北京訪問,跟周恩來總理談話時,有一位台灣學者問周總理 “ 為什麼北京不用武力去解放台灣?” 周恩來說 “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過戰爭,不知道戰爭的可怕,用武力去解放台灣,雙方要死多少人呀?!打完了以後,臺灣的經濟完全被破壞,拿回來又有什麼用啊?戰爭是萬萬不得已才能考慮的。” 偉大人物的想法,還是比較全面、長久、周全的。

▲   今(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全國人大《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了他上台六年來最重要的台灣政策講話。習的講話體現了其一貫對兩岸關係「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態度。
「巧合」的是,蔡英文在新年致辭中,針對兩岸問題提出了暗含台獨的「四個必須」和「三道防護網」;她強調,台灣人民希望保持自治,並斷然拒絕以「一國兩制」為談判基礎。對習的講話,蔡在回應時則給予直接拒絕。
習對台灣的強硬講話和蔡對中國充滿對抗性的表態,將台灣拖進一個危險境地,讓人對台灣的未來不能不感到憂慮。


  大陸方面很多人更急。共和國已經成立70年了,以前力量還不夠,就忍了。現在中國實力,已經跟美國平起平坐,和平統一好像遙遙無期,乾脆用武力一擧解決。在網路上,也常看到大陸人跟台灣人對嗆,最後理說不通時,陸方人士就會說 “ 你等著瞧吧,解放軍很快就會收拾你們! ” 這種威脅實在很糟糕,你要這樣做,寧可不要跟台灣人有互動,幫了倒忙。問題在於很多台灣人經過國民黨長期的反共教育,又經過美國的自由、民主、人權觀念洗腦,完全相信共產黨是很邪惡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若你只說「我的拳頭大,我的武器多,我可以用武力打敗你」,這只證明你的確像他們所想像的不講理、野蠻。假如我相信共產黨是真的那麼邪惡的話,那我也會奮起反抗,粉身碎骨也不惜,不怕你的拳頭有多大。要說服這些長期被國民黨和美國洗腦的人,看清楚中國的實際狀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現在身在台灣的人最清楚,我自己家裡就有一大半這種人,但沒有選擇,因為他們是自家人。大陸人假如真把台灣人當作「自家人」,就要有一點耐心,也要記得 —— 台灣之所以現在這樣,是因為很久以前,台灣在中國沒有能力保護他的時候,被異族搶去了,臺灣人覺得是被祖國拋棄的人。

▲ 關於老子的傳說很多,倒騎青牛西行而去,是一個流傳較廣的典故。這個典故很有意思,老子是不是真喜歡倒騎青牛,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這個傳說想要表達的深意!
原文網址:https://itw01.com/YFYX8EM.html

  我正在寫一本有關「老子」的書。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一章講到大國與小國的關係,我覺得現在對兩岸關係很有啟發性。他說,「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也,天下之牝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娶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娶大國,故或下以娶,或下而娶,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注一)

  我們正在實現偉大中華文化復興之際,應該好好聽我們老祖宗的話,老子的總結論是,要解決大國跟小國間的矛盾,「大者宜為下」!所以「武統」這條路,我覺得談都不要談,現在兩岸人民都活得好好的,為了「統一」這美好的事,死了一個人就是污點!

再談「不會用武力解決」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大戰已經變得不可能了,但小的戰爭還一直在發生,主要都是因為美國挑起的,但漸漸也會變得不可能了。因為美國的力量今非昔比。你看,美國現在的總統特朗普是有史以來最霸權的總統,但在北韓,你看他本來擺出一副非打不可的樣子,現在看起來,還是乖乖地接受北韓是有核武器的國家。在委內瑞拉及伊朗,他也是一副非打不可的樣子,但到現在為止,還是不敢動手,其中當然一大原因是,因為這些國家現在有中國跟俄國在後面支持。另外一點是敘利亞的戰爭給西方一大教訓,不但沒那麼容易拿下,還造成了他們想像不到的難民問題。美國現在不敢打委內瑞拉,我看,主要是因為怕造成大批難民向美國跑,所以,美國發動戰爭的可能率,從今以後應該越來越小。

▲   根據聯合國難民書2017年年度報告,敘利亞境外的難民已經超過550萬,回到敘利亞的只有一人。境內流離失所的人口達到630多萬,其中已經回家的只有60萬。總難民數量超過1200萬,超過敘利亞人口的一半。

  其實 我覺得世界會漸漸往和平方向走,主要是因為中國和平崛起的典範效應。中國不像西方霸主靠奴隸、掠奪、戰爭崛起,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在30 年內趕上西方300年的工業化。中國一直忙著自己的經濟建設,把別的問題擱置一邊。

  我記得80年代初,朱鎔基還是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兼國務院經委會副委員長那時,帶團來北美考察,我負責在多倫多招待他們三天。當時,我們談到「臺灣問題」,他很清楚地告訴我 “ 我們現在重點工作放在經濟建設上,我們需要跟美國搞好關係,只要臺灣不獨立,我們把「臺灣問題」擱置一邊。” 我看,到現在為止,這還是中央的政策。

  我從跟周恩來及朱鎔基的接觸當中,學會如何解讀政府官方發言。那時《人民日報》天天說要解放臺灣,跟私下告訴我的完全不一樣。你要知道,《人民日報》是給大陸人民看的。人民對「臺灣問題」的看法很簡單,臺灣是我國弱的時候,被日本鬼子搶去的,臺灣一日沒拿回來,就是「國恥未雪」。因此,政策必須一再強調。

  假如任何政府把臺灣丟了的話,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個政府一周內就會被推翻。所以每個政府都一定會一再向人民保證——他沒有忘記臺灣,即使他們的重點工作是在更重要的事上。

最後談到「不需要用武力解決」

  現在習近平的重點工作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打贏「中美博弈」。

  美國30年來忙著到處打仗,忘了中國。某天睜眼往四周一看,突然發現中國跟他平起平坐了。於是狗急跳牆,發動貿易戰,禁止華為,但都太晚了。「自由市場」及「經濟全球化」,本來是美國發明用來統治世界的妙方,中國根據美國制定的遊戲規則,打贏了經濟戰,美國不玩了,又太晚了!(注二)中國反而變成「自由市場」及「經濟全球化」化的維護者,同時又在世界熱點扮演維護和平角色,還推行「一帶一路」倡議,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開始站在世界道德的制高點。正好在這個時候,美國選出一位「脫了羊毛衣,顯出狼本色」的總統,相比之下,使得習近平的所作所為更孚眾望,具「世界盟主」的形象。

  在這百年來最大的變局之中,臺灣的重要性可說微乎其微,臺灣自己能做的事不多,最終命運完全取決於美、中爭霸的結果。而這個結果的大勢已定,臺灣是佛祖掌中物。所以習近平對台政策一直強調「和平統一」,「尊重臺灣政治制度及生活方式」,「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等,實際上又做了很多惠台方案,基本上用的就是老子的方法。雖然有時他還說不放棄武力解決,但這是說給大陸鷹派聽的,事實上他所採取的路線,是不需要用武力解決的,把美國壓下去之後,會「自然統」!所以我勸兩岸急統派都不要急,不會拖太久,以我判斷,不出五到十年,中國就會很明顯的勝出。到那時候,「自然統」會水到渠成;最最不得已兵臨城下時,也可用「北平模式」(注三)和平落幕。

▲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於2月3日舉行入城式,北平市民擠在正陽門大街上,夾道歡迎參加入城式的人民解放軍(資料照片)。

  最近我寫了一篇〈論急統〉(注四),那是給台獨鄉親的信,勸他們在兵臨城下之前,主動跟大陸談統一的條件,這樣才可以得到最好的條件。我建議臺灣主動釋放善意,一是停止做大陸最不喜歡的事,就是不要買美國軍火,二是做大陸最喜歡的事,就是把臺灣故宮博物院的寶貝歸還北京故宮。 可以想像這種論調是沒什麼市場的,但人老了,又手腳不方便,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再無顧忌,直言不諱罷了!


注  釋
—————————————

註 一: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一章譯文
  大國好比江河的下游,愈是謙卑寬容,愈能納百川,調節天下。就像雌性生物,靠柔順居下包容總能征服雄性。因此,大國或強者態度謙卑的話,就容易招徠小國或弱者的歸附;小國或弱者態度謙卑的話,就容易獲得大國或強者接納。大國敦睦小國,不過是想兼容對方,擴大量體;小國與大國建立友好關係,不過是想從中得到更好的生存發展條件。要兩者能整合成功,各取所需,大而強的一方最好壓低身段,虛懷若谷。
  詳請參閱  http://www.goodz.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compact&topic_id=1392&forum=9

註 二:詳請參閱拙作〈我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2019.7.21

註 三:北平淪陷,中國大陸稱作「北平和平解放」,是第二次國共內戰平津戰役的尾聲。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中華民國國軍守軍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北平的國軍守軍陷於絕境。16日,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鄧寶珊代表總司令傅作義與林彪、羅榮桓、聶榮臻會面商談和平,雙方於21日達成《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22日傅作義在協議上簽字。22日,北平傅作義所部25萬守軍按協議陸續撤出市區,準備接受解放軍改編。31日,解放軍和平入城,平津戰役結束。

註 四:詳如 大同世界和平島(下)—— 寫給臺灣鄉親,尤其是「深綠」看的「論急統」 范光棣 奮起網 2019.7.7

延伸閱讀
—————————————

● 武統台灣:習近平未來的目標?  鄧聿文 (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時政評論家)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9.1.8

● 美智庫渲染“大陸2020武統臺灣”,兩岸離攤牌有多遠?  察網  地球村9號 2018.2.4

● 武統台灣正在成為最大可能的選擇!  超越新聞網 2018.4.2

● 當美、中貿易爭戰被上升為一場「文明與種族衝突」時 海天曙光 Thomas Lee編輯 2019.5.22

● 李毅︰北平方式 統一台灣 一國兩制 台灣方案 萬維讀者網  2019.2.23

和平統一有可能嗎?| 郭譽申

2016年蔡政府全面執政之後,兩岸統、獨對抗升高,對岸很多網民不耐「台獨」而要求「武統」,而台灣統、獨群眾的行動也愈趨激烈,讓人擔心兩岸終將武力解決統獨。以兩岸的實力差距,台獨不可能,只可能統一,但現在台獨勢大,拒絕和平統一,未來仍有可能和平統一嗎?

和平統一取決於人心,也取決於兩岸和國際形勢。經濟學家普遍預測中國大陸的國內經濟總量(GDP)將在約十年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屆時大陸的人均所得(GDP/人口)也會非常接近台灣。因為大陸的沿海地區遠較內陸地區富裕,大陸的沿海地區將會普遍比台灣富裕。這兩方面的形勢會對台灣人心有何影響?其一,經濟決定國際影響力,大陸即使仍不是武力最強大的國家,無疑會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越來越多人會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其二,當台灣不如鄰近的大陸沿海地區富裕,台灣人不會再自以為比大陸人優越或認為台灣的政治制度優於大陸,而會願意與大陸密切合作,以追求更好的生活,願意統一的人因此會越來越多。

台灣人能抗拒統一,當然因為美國的支持,和平統一因此必須考慮美國因素。若大陸出兵武統,美國會為了台灣與大陸作戰嗎?有可能。因為愛惜台灣嗎?當然不是,是因為要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認清這點很重要,美國為了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而可能出兵協助台灣抗拒統一,若美國不再是全球唯一霸權,它就不會管台灣的防衛。

美國會出兵協助台灣抗拒統一的前提是美國是全球唯一的霸權。美國能長保其全球霸權地位嗎?如上述,約十年後,大陸的國內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二十年後,大陸的經濟總量將大幅超越美國,而三十年後,大陸的經濟總量很可能達到美國的兩倍以上(屆時大陸的人均所得只是美國的一半,不算太高,很有可能達到)。國力主要取決於經濟實力,屆時美國仍會是全球唯一的霸權嗎?幾乎不可能,至少也是中、美兩強互相尊重的局面。實際上,美國的霸權地位可能更早結束,美國經常使用武力,假使美國再涉入一個伊拉克戰爭,例如與北韓陷入長期戰爭甚至核戰,美國即使獲勝,霸權地位必然提早結束。

總而言之,約十年之後,大陸的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而其人均所得接近台灣。此後,大陸對台灣人的吸引力將大增,而美國將越來越難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而無意願介入兩岸爭端,在此双重因素之下,明智的台灣人很可能逐漸傾向統一(但願台灣人是明智的),而終於達成兩岸的和平統一。

以上推論的前提是大陸能再持續穩定成長三十年,觀察大陸過去四十年的發展,這個前提是很可能成立的。

從西藏和平回歸過程看兩岸統一問題 | 張魯臺

摘要:作者從1950年西藏和平回歸中國的過程中得到啟示,認為臺灣也將會和平回歸祖國。主要因素是臺灣人民同樣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兩岸統一問題只是國共內戰留下來的後續問題,國共雙方皆已放棄反攻大陸與解放臺灣的主張,統一只是內部問題,已非敵我矛盾。不用武力就能解決問題當然是首選,若是有少數民族敗類作梗,而不得不使用武力打擊此等分裂份子,只要達到掃除障礙之目的後,兩岸仍然可以放下武器,重回談判桌的。證之目前西藏人民無不心向祖國,共同協力建設大中華,這正是當年大陸堅持讓西藏和平回歸的紅利回報,借鑑臺灣,也必然會是如此。

西藏和平回歸的過程

「一國兩制」從構想到成型,主要是為了臺灣而設,但是香港與澳門已先後實施一國兩制了,更早的1950-1959年間西藏也曾經實施過一國兩制,只是當時並沒有一國兩制的講法,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無論西藏、香港與澳門,在實施一國兩制的過程與成效,必將給大陸政府在臺灣實施一國兩制時提供寶貴經驗,本文最主要就是探討西藏從回歸到達賴叛逃的過程,給了我們對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有無在臺灣實施的可能性一個認識,若在臺灣實施時,西藏的經驗又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寶貴啟示?

1950年5月海南島戰役結束後,整個中國除了臺灣與一些極小的地方之外,就只剩下西藏仍然未回歸,大陸中央是以什麼樣的態度,盼望到西藏的回歸?其過程大致如下:

1950年初大陸中央政府即有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談判西藏回歸事宜,但是一直都沒有任何進展,10月6日中央與西藏地方談判破裂後,翌日解放軍發動昌都戰役,19日解放軍攻克昌都,21日昌都藏軍投降,這相當於藏軍主力瓦解,但是解放軍並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是中央與地方再度坐下來談判。1951年5月23日,西藏代表與中央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一共十七條,時隔五個月達賴喇嘛於10月24日致電毛澤東,表示擁護十七條協議,兩天後毛澤東覆電,同日解放軍進入拉薩,西藏回歸中國。

這種打打談談的過程,顯示出大陸中央的極度耐心,包括談判未有結果前,絕不輕易用兵,迫不得已用兵後,也不乘勝追擊,反而是再度坐下來談判,甚至於談判已經有了結果(簽十七條協議),也不立即實施解放軍入藏,而是耐心的等了五個月,直到達賴致電毛澤東,表示擁護十七條協議,解放軍才進入拉薩。

十七條協議中,第四條規定:對於西藏的現行政治制度,大陸中央不予變更。這就有一國兩制之實,而一國兩制只是過渡性的措施,所以第十一條規定: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地方政府應自動進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時,得採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的方法解決之。這第十一條就確認了一國兩制總有回到一國一制的時候。

當時的西藏,在政教合一制度下,政治與經濟完全由佔總人口不到5%的「三大領主」掌控,「三大領主」同時佔有了西藏絕大部分的可耕土地、草原和牲畜。「三大領主」是指官家(封建地方政府高級官員)、世襲貴族(多半是大喇嘛的家族)和上層寺院(活佛層級的大喇嘛),這三大領主之間基本上是流動的,與其他95%的人口有明確地難以跨越的界限,這些「低種姓」的人幾乎沒有「晉身」之可能,終身要依附在三大領主之下生活。

由於第十一條的規定,那些三大領主始終是寢食難安,深怕那一日既得利益受損不保,且在帝國主義的挑唆與支持下,就有裹脅達賴喇嘛造反,失敗後逃亡的一幕。

兩岸統一之障礙

臺灣能否與大陸和平統一實施一國兩制,這裡單就西藏回歸的例子來做探討,不論西藏、香港、澳門與臺灣,回歸前一定是要先透過談判程序,但是事實告訴我們,臺灣不論是國民黨執政或民進黨執政都在拒絕談判,識者譏國民黨為「獨臺」,稱民進黨為「臺獨」,對於臺灣的拒絕談判,甚至於否認「九二共識」,大陸仍然是在耐心的等待中,但早已經畫下了紅線,那就是《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三條底線:

  1. 「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
  2. 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
  3. 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條底線中第一條必須是造成臺獨的事實,第二條必須是有造成分裂的重大事變,民進黨執政後否認「九二共識」等行徑,皆達不到前兩條紅線的程度,可見的未來民進黨也只會在紅線邊緣遊走,因此第三條紅線「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才會是海峽戰火的引爆點,而「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之認定,完全由大陸主動為之。臺灣一直拒絕和平統一的談判,加上內部逐步倭化,必將使大陸政府失去耐性,認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而要求最後的談判,臺方也必然會拒絕或拖延,中央就會發動一場有限度地戰爭,一舉將臺灣海空武力摧毀,臺灣統治階層或是外逃,或被臺灣反獨促統勢力推翻,兩岸和平統一談判的障礙即消失,臺灣人民會推派代表要求與大陸談判,大陸也必然允予談判,這是顧全臺灣民心的當然之舉,有如藏軍在昌都戰役失敗後,解放軍並未乘勝追擊,而是中央與地方的再度談判,只是屆時臺灣籌碼不多了。

由於兩岸統一之事,全世界主要國家早已有純屬中國內政的認識,不甘心中國統一的帝國主義者,屆時也只能裝裝樣子吼吼罷了,對於解放戰爭與和平統一談判,無理由亦無實力插手。

解放臺灣屬於一次性相對簡單的工作,困難的是解放臺灣之後的治理工作。大陸不可能讓類似達賴叛逃、香港佔中等事件,再度在臺灣上演。

和平統一紅利頗大

從西藏回歸過程中,可以看出大陸中共的極大耐心,比之解放軍的戰力,這種耐性是讓人詫異的,但是這種耐性拿到今天來看,就不得不讓人佩服中共的遠見。目前的西藏是非常地穩定,雖然有極少數藏人受境外叛逃分離份子影響,而有不軌言行,但是在整個藏區就是風平浪靜,這與1950年中央的耐心等待,絕對不用武力逕行入藏,有極大的關係。西藏當年的和平回歸,也讓國際上反華勢力做不了文章,這樣子的「西藏經驗」必將在臺灣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