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起起伏伏,為何? | 郭譽申

共產主義由馬克思在十九世紀中葉創立,也稱為馬克思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1917年俄羅斯爆發革命,192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使馬克思主義的浪濤席捲全球。在二戰期間,蘇聯以死傷慘重的犧牲,奮力擊敗納粹德國的進攻。二戰後,蘇聯領導社會主義集團與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集團對抗,有分庭抗禮之勢。然而到1980年代,蘇聯卻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而在1991年解體,使馬克思主義進入非常黯淡的境地。然而不過20年後,另一個馬克思主義國家中國大陸迅速崛起,其GDP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美國的最大勁敵,於是馬克思主義又翻紅了。

馬克思主義一時爆紅,一時黯淡,現在又翻紅,百多年來是起起伏伏。怎麼會這樣?簡單說,資本主義是基於私有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和經驗,因此雖有不少弊端,卻是容易運作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強調平等、主張公有制,是馬克思和一些思想家近代從無到有的創新,從抽象的思想創新到具體的社會實踐,難免需要經過一些實驗試錯的過程。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人類社會的演進有五個階段:
原始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是社會發展的最後階段,這時的世界已經不再有階級、國家和政府,公有制獲得高度發展,而社會有極高的生產力,因此人人自由富足。沒有階級、國家和政府,人人自由富足,這些太美好了,跟現在的世界天差地遠,恐怕幾百年、上千年都不可能實現,因此共產主義社會應該只是馬克思心中不可及的烏托邦。

然而蘇聯和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或許是急於求成,也或許誤解了馬克思主義,都企圖跳過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階段,而直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例如搞人民公社、集體農場及全面的去私有制等等。這樣的冒進路線等於是揠苗助長,終造成蘇聯的經濟崩潰和解體,以及中國當年的一窮二白。

中國大陸幸運,在經濟崩潰之前及時改弦易轍,實行改革開放,即回到共產主義社會之前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實行融合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能扭轉頹勢而迅速崛起,也使馬克思主義重新翻紅。

共產主義和共產黨,容易讓人誤解為當下就要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烏托邦,因此是不大恰當的名稱。不過這樣的稱呼已行之有年,是不可能改了。筆者寧願稱呼馬克思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以紀念悲天憫人、偉大的馬克思(參見《如何評價馬克思?》)。

共產國際歌 | 盛嘉麟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一種不渝的信仰。信仰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人都會唱共產主義的國際歌,即使撇開政治意識,這也是一首激勵動聽的美麗歌曲。韻律優美,低沉厚重,男性合唱最好聽,尤其是俄文演唱,斯拉夫人的聲音尤其好聽。(譬如《静静的頓河》只有斯拉夫人唱好聽感人)

最正版的中文國際歌

即使今天的中國,在重要場合必會演奏演唱《共產國際歌》,你看到中國的盛大會議,千百人全體肅立,恭聽這首歌曲,代表集體的信仰,集體的尊敬,是不是很感動?大牌歌星劉歡的商業演唱會,台下這麽多聽眾,男女老幼,一起聆聽《共產國際歌》,拍手呼喊,代表集體的社會主義的信仰,集體的尊敬,是不是很感動?

這是我們台灣的、國民黨的、民進黨的、留美的人,這一生從來沒有享受過國家社會集體的信仰,共同的效忠。一個人一生只顧自己的衣食,享受不到偉大民族偉大國家的歸屬感,真是非常遺憾。

1980年開始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走到今天,貧富差距已經嚇死人,美國頂層1%的富人擁有全國50%的財富,底層50%的人口只有全國5%的財富。資本家的目中無人張牙舞爪已經嚇死人,韓國每年多少女明星被迫陪睡財閥,無法忍耐而自殺。台灣多少年輕人每月只賺3萬元,只能糊口看不到未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賀錦麗提出了重大的社會主義政見,這是美國社會政策的轉捩點。國家所有的財富應該照顧所有的國民,而不是50%集中在1%的富豪手裡,讓富一代、富二代、富三代目中無人張牙舞爪欺凌其他99%的國民。

相信2020年將是全世界社會主義的洪流的開始。

國際歌歌詞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鬥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這是最後的鬥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 (internationale的音譯,意即「國際」)
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
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
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
是我們勞動群眾!
一切歸勞動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蟲?!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
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它們消滅乾淨,
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