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僱傭軍 | 俞力工

星期四,澳大利亞的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該國一批極右納粹分子已前往烏克蘭,準備對俄羅斯軍隊進行作戰。同時也透露,早在2021年,即俄烏戰爭的前一年,烏克蘭臭名昭著的納粹亞述營,已從50個國家,招募了17000人之多的外國僱傭軍(經費當然來自美國)。

其實,僱傭軍方面的問題,30年來我已做過多次報導。最近一次,是介紹烏克蘭僱傭軍人數已接近3萬人。此外,所謂“50個來源國家”,根本就是受各個當局組織、鼓勵,或至少是默許。而且,本人還曾指出,使用僱傭軍是殖民主義時代的慣用手法,後來因為僱傭軍為來自各國的烏合之眾,又多屬亡命之徒,既不聽從指揮,又殺人不眨眼,更是因為領取高薪,而引起本地正規軍的不滿,而引起內訌。於是乎,便逐步退出舞台,甚至讓國際法所禁止。

出乎意料的是,1980年開始,美國與一些夥伴,又在阿富汗招募國際伊斯蘭激進分子。一方面培訓為恐怖分子,一方面派往各個敵對國家與地區進行顛覆、破壞行動,而受害最深的,即是存在伊斯蘭獨立運動的敵對國家,其中包括前南斯拉夫、蘇聯/俄羅斯、中國、印度(當時親蘇),與一些世俗化,或帶有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色彩的阿拉伯國家,以及,若干什葉派群體為主的中東國家(如伊拉克、伊朗)。

值得一提的是,當這些伊斯蘭恐怖分子為主的僱傭軍四下焼殺的同時,還有些成員根本就是來自西方國家的白種人納粹分子,其中也包括前華沙集團瓦解後,走投無路的東歐退伍軍人。

如今,待川普五年前中止對伊斯蘭恐怖分子進行資助之後,伊斯蘭恐怖分子便紛紛鳥獸散,且潰不成軍。然而取而代之的則是,又從西方國家以及若干親西方國家(如日本、韓國)招募了近3萬僱傭軍前往烏克蘭作戰。

2022年初,俄羅斯對烏克蘭進兵後不久,若干初來乍到的國際僱傭軍便又想方設法地逃離烏克蘭。據記者採訪所報導,這些年輕人許多根本不曾受過軍訓,而到了烏克蘭,立即懵裡懵懂地讓軍方送到最前線充當炮灰,於是乎,便又冒著被軍法處決的危險,偷偷越境逃離烏克蘭。

這些令人噴飯的報道,還讓人憶及2017年之前,陸續前往敘利亞作戰的就是3萬人之多的國際僱傭軍,其中,至少8千人招聘自歐美國家,而這裡頭竟有5-10%的成員為不到20歲的妙齡女郎。這批女孩,初初就是因為各大媒體把僱傭軍宣傳為“民主鬥士”、“自由鬥士”,而上了賊船。待到了敘利亞,才發現自己即刻成為恐怖分子的性工具,最後無奈之下,只得追隨一個小頭目作為安全保障,卻無可避免地連續生下幾個孩子。就我所知,至今還有許多未婚媽媽滯留敘利亞,並與難民混在一道。若干有些辦法的,則輾轉偷渡回歐洲原居國,並等待司法追究。可笑的是,當年參加僱傭軍時,一度讓人恭維為“戰士”,如今灰溜溜回國,卻搭上了“叛國”罪名。

打碎帝國主義的餘威 | 盛嘉麟

所謂的諸多列強國家,美、俄、英、法、德、日 ,這些舊日的帝國主義國家,現在只是吃著餘糧,帶著餘威,在世界上作威作福,繼續唬壓其它的國家。好比不久前法國派戴高樂小破航母,英國派一路修理漏水的伊利莎白航母,日本也派初雲號夥同美國,號稱要重溫甲午海戰全殲北洋艦隊的美夢,都曾來到中國南海自由航行,自稱要維護他們在亞洲及南海的利益。可惜衰弱的法國、英國、日本已經沒有實力威懾中國,全靠餘威,實在太明顯了,不值得中國去戳穿。

這次俄烏戰爭,一個烏克蘭就打碎了俄羅斯帶著蘇聯紅軍的餘威,竟然弄得兩軍對峙不相上下。雖然最後俄羅斯絕不會敗,但是依靠蘇聯紅軍的餘威已經唬不倒人了。看看當年希特勒在1940年五個星期吞下整個法國,次年的巴巴羅薩軍事行動,三個星期吞下整個波蘭,這才是實力。

目前的中美鬥爭,美國也是靠著二戰美國大兵的餘威在欺壓中國,加上中國人讀了太多的孫子兵法,要萬無一失才敢用兵。尊敬美國盎薩的中國人又特別多,所以中國傾向於抗議警告,一再忍讓。希望有一天做好萬全準備,對一再闖入西沙群島領海領空的美國機艦直接幹掉一次,試試美國是靠著餘威還是真有實力。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那時中國還很弱,公海上撞下了一架美國抵近海南島的美國的EP3,美國除了叫囂,並不敢怎麼樣。以現在中國的實力,若是把闖入西沙群島領海領空內的美國機艦,幹下一架P-8偵察機,或幹癱一艘驅逐艦,美國除了叫囂,我真想看看美國是靠實力還是靠餘威。

若是烏克蘭拉下了俄羅斯紅軍的餘威,中國拉下了二戰美國大兵的餘威,那麼全世界只剩下具備實力的中國解放軍,美國不敢到處興風作浪,世界也就和平了。

糾糾拜登入危邦,血腥那有選票香 | 天人合一

八十老翁醉危邦,
血火戰地作秀場。
百萬枯骨誰入眼,
充鼻盡是選票香。

醉危邦、選票香!
戰火再猛烈,烏民更遭殃!
來日贏川普,官福綿綿長!

兩個戲子一場秀,
滿目枯骨好取景。
俄機不來自加料,
響起驚天警笛聲。

誰說拜登不怕死,
行程早告普京知。
敵軍無趣不助演,
拉響警笛好險急。

拜登糾糾吼戰爭,
王毅苦苦勸和平。
公知無良唯美吹,
迷途難醒南柯人。

普丁對烏克蘭一開始就錯了 | 郭譽申

俄烏戰爭看來還會繼續打下去,烏克蘭獲得北約很多國家的支持,俄羅斯以一對多,難免很吃力,要想贏更是困難,甚至可能長期被拖垮。以客觀的後見之明來看,普丁對烏克蘭一開始就做錯了。

簡單說,2014年烏克蘭分裂時,普丁就應該揮軍占領烏克蘭全境,或者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而不是如實際發生的僅支援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的親俄分裂勢力。若如此,俄羅斯能夠大幅削弱烏克蘭的親美歐勢力及增強烏克蘭的親俄勢力。這樣可能不會有俄烏戰爭;即使有,也是俄軍和親俄的烏克蘭政府軍對抗少數受到美歐支持的親美歐烏克蘭民兵。

在烏克蘭分裂之前,其親俄派和親美歐派的勢力是相當接近的,顯示於双方曾經輪流執政多年。那時烏克蘭的軍事力量遠遜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幾乎還沒有軍援烏克蘭,而烏克蘭也少有戰爭的準備,因此在2014年時,俄羅斯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内攻占烏克蘭全境,至少占領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這樣俄羅斯自然可以整治烏克蘭朝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烏克蘭分裂後的實際狀況是,俄羅斯僅提供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的親俄分裂勢力一些支援,而對烏克蘭政府作壁上觀。結果是俄羅斯得小失大,得到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僅占全烏克蘭的約1/5,但喪失了其他的4/5地區和烏克蘭中央政府。在2014到2022的8年間,烏克蘭政府幾乎完全排除了曾有的親俄勢力,獲得美國和北約的大量軍援,並且做了充分的戰爭準備,難怪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難以取勝。

假使2014年烏克蘭分裂時,俄羅斯就攻占大半的烏克蘭,會有何等的損失?美歐能執行的對俄經濟制裁等大約跟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時差不多,不過是提早8年而已,是俄羅斯完全能夠承受的。

2014年烏克蘭的分裂是美歐「顏色革命」的成果。烏克蘭的親美歐派在美歐的支持下發起群眾運動,推翻了合法執政的親俄派政府,導致親俄派占多數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憤而宣佈實施近於獨立的自治。

假使當時俄羅斯就以親美歐派發起的群眾運動不合法而出兵攻占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可以完全扭轉烏克蘭親美歐的局勢。然而普丁似乎低估了美國的野心,而錯過了此出兵的時機。此後美國和北約提供烏克蘭大量的軍援和軍事訓練,並且準備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被逼到牆角的普丁到2022年才出兵烏克蘭,已經是太遲了,無法扭轉大局。一著錯,滿盤輸,普丁可能成為悲劇英雄。

從俄羅斯戰敗的歷史看俄烏戰爭 | Friedrich Wang

歷史上,俄羅斯每一次出現軍事挫敗,就有可能引發內部的政治改革,甚至於革命。而俄羅斯內部的政治震動,往往對中國也會造成許多影響。

1856年第二次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俄羅斯與英、法以及奧圖曼帝國簽訂巴黎條約,在東地中海地區的擴張受到嚴重挫折,隨即1861年面對國內改革的呼聲,俄羅斯帝國政府就宣布廢除農奴制。戰爭結束之後,英、法兩國隨即將軍事能量轉而用在東亞,對中國發動兩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而俄羅斯後來也趁機逼迫滿清政府讓渡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土地,以彌補自己在歐洲戰爭中失敗的損失。這一次所簽訂的北京條約,使中國門戶徹底打開,滿清政府也開始進行洋務運動。

進入20世紀之後,這個趨勢更加激烈。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再次遭受重大挫敗,故引發國內的動亂。當年10月尼古拉二世就被迫頒布「10月詔書」,宣布開始推動君主立憲,成立國家杜馬,以爭取中產階級的擁護來緩和國內的矛盾。而這一場立憲也影響到當時滿清政府正在推動的庚子新政,進而產生一連串激烈的變化,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結束了滿清王朝的統治。

1917年俄羅斯再度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的嚴重挫敗,引起國內布爾什維克革命,羅曼諾夫王朝垮台。但結果卻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當中顯現,引發中國的五四運動。而隨即不久,共產主義以及中國共產黨也在中國正式誕生。

1979年所進行的阿富汗戰爭,最後的結果是苦戰多年,死傷枕藉,經濟衰敗,只好逐步撤退。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只好高唱與西方和解,進而推動政治改革。但是卻引發一連串的效應,不但使得東歐1989年開始逐漸擺脫蘇聯的控制,東西德走向統一,也在同一年影響中國大陸發生了天安門事件,造成北京領導班子全面換血,影響整個中國的政治走向到今天。

這一次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在東線以及南線接連受挫,完成合併公投沒有多久,就丟掉了赫爾松。國內反對普京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包括他過去所信賴的思想導師杜金。這會不會引發俄羅斯未來進一步國內的震動?很值得我們觀察。我們必須要知道,無論如何俄羅斯還是由民選產生國家元首,所以普京的權力基礎仍然在於人民的選票。目前戰爭的狀態,勢必影響到國內的民心,對於下一次的選舉可能會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們最該關心的是,如果俄羅斯發生了上述的變化,那麼對中國大陸會不會也進而產生一些影響?

歐洲與俄羅斯永不合的鴻溝 | 班一魯

11世纪基督教大分裂成希臘正教(東方正教)及羅馬公教。俄羅斯信奉東方正教,自認繼承羅馬帝國正統,其雙頭鷹國徽承自羅馬帝國;羅馬公教也自認是正統,尤其新教革命後,西歐近代文明隨之興起,更是瞧不起東方落後蠻夷之邦的俄羅斯。

其次,我們都知道來自北歐的維京人滅了羅馬帝國,德國劇作家華格納 (Richard Wagner)以歌劇<尼布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音樂將之神化,以標榜日耳曼民族之優越。維京人只有南下而無東擴,所以今天俄國以外的歐洲地區都有維京人的血統,俄羅斯則沒有。

1700年俄國的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發動<北方大戰>擊敗了強權瑞典王國成為北歐霸主,簡言之,東方落後蠻夷之邦的俄羅斯征服了瑞典,非歐俄地區的共同祖先,北歐的維京人,這是非俄的歐洲人永遠無法解開的心結.

令中西歐瞧不起俄羅斯民族,另一深層原因是俄羅斯民族具有韃靼人的血液,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在1242年西征,建立了欽察汗國,史稱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達 250 年之久。俄羅斯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好處是擴張了俄羅斯的疆域,壞處是延誤了俄羅斯的近代化;排斥外來民族是人類的天性,正統的俄羅斯人也有些鄙視韃靼人蒙古人。

俄國劇作家鮑羅丁(Alexander Borodin)的歌劇<伊果王子>(Prince Igor),就是伊果王子(Igor)討伐韃靼人,戰敗被俘,韃靼公主卻愛上了大將 Igor , 這故事與威爾第(Verdi )的歌劇阿依達(Aida)有些重疊,請注意是韃靼公主愛上了大將 Igor,而阿依達則是被俘虜到埃及成為奴隸的衣索比亞公主阿依達,愛上了埃及軍隊統帥拉達梅斯。

自中西歐崛起後,俄羅斯的英主彼得大帝及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都極力崇拜西歐,模仿西歐;彼得大帝更因此從無到有建立起宏大的海港城市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號稱西歐飾窗( Window of the West)。但俄羅斯只能模仿而加入不到歐洲西方社會。

拿破崙(Napoleon)1812年征俄失敗,1814年俄國普魯士奥地利聯軍曾經攻佔巴黎。 二戰時希特勒(Hitler)納粹軍隊之主力,被蘇聯紅軍在東歐戰場痛殲,蘇聯紅軍在 1945年直搗德國柏林;千萬不要相信第三帝國(Third Reich)一書的說法,德國納粹是被英美聯軍打垮的,這是好萊塢(Hollywood)的大外宣,再加上二戰後共產主義蘇聯的強大,歐洲人對蘇聯的思維混合著恐懼、厭惡、鄙視。所以即使1991年蘇聯瓦解以後,歐洲及美國仍不放過俄羅斯,希望再一次把俄羅斯裂解為廿四個共和國(如美國煽動的1994年車臣共和國要求的獨立戰爭)。

普京大帝(Putin the Great) 曾三次要求加入北約被拒,這次俄烏戰爭可説是雙方歷史情結、意識形態衝突的大爆發,才會有令人不堪想像的8000項對俄制裁。

俄羅斯曾為中國的革命開路,蘇聯革命領袖列寧(Lenin)逝世,孫文題辭<列寧同志千古良師益友>,這個題辭真應了日後歷史之發展,毛澤東説<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斯列寧主義>,簡短而生動的描述。

回顧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中國處於極端貧弱,列強爭相弱肉強食之慘狀,愛國之士盡其所能尋求強國之道,眾說紛紜,蘇維埃社會主義革命成功,開啟了中國的救國之道,蘇聯曾為我國的典範之一。

蘇聯解體後,1991年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誤信美國經濟學家的建議,在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希望將俄羅斯經濟體制,由社會主義計畫經濟瞬間轉型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因為誤信西方自由民主自由貿易那一套的休克療法,幾乎毀滅了俄羅斯。這給剛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上了一課,與其時不可一世的中國媚外公知劇烈鬥爭後,堅决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方有今日繁榮強大的中國,俄羅斯為我國的典範之二也。

俄烏之戰的戰法,西方種種殘暴的制裁,足為我國日後行中國統一大業之借鏡,俄羅斯為我國的典範之三也。

俄烏之戰可視為中華、俄羅斯、伊斯蘭三大文明大戰盎薩霸權,為了應付石油危機,拜登求爹爹拜奶奶的能源國家,沒有一個甩他,這就是暗助普京。阿拉伯世界被美國玩弄欺侮了 70 年,吸取她的石油奶汁,再以安全為由使其購買軍備,再以阿拉伯賺的錢,買美國國債。待美國本身有頁岩油後,隨即一腳踢開,阿拉伯世界真受夠了。今日普京做先鋒,吹響了挑戰美元霸權的號角,中國為主心骨,百年來受西方帝國主義欺凌壓榨的阿拉伯世界,怒火終於爆發出來,向惡霸盎猶共生體發出總攻。

西方世界這次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超越人性的底線,違反了多年來西方世界標榜的普世價值,虛偽面具的破產,大家都已目睹,毋用贅述,其實這也不用太驚訝,盎薩本身就是海盗出身,而猶太人就是盤剝重利,只是回復到原來面貌而已,不過要警惕的是盎猶之衰落並未如此嚴重,尚且囂張如此,若一旦真正衰落,必將更瘋狂。這次俄烏戰爭可謂開人類戰爭之新紀元,除了凍結俄羅斯海外資產,不惜違反了西方神聖財產不可侵犯權外,還對俄羅斯的文化、藝術、音樂等完全禁止,真是太出格了;這也是西方文化鄙視俄羅斯赤裸祼的表現。

二戰後的美國馬歇爾計畫及北約的設立,歐洲對蘇聯及俄羅斯之恐懼,必須依賴美國,巳是牢不可破的心態,懼怕一個被自己鄙視的敵人,這正是歐洲難言之痛;其心態正如今天美國歐洲如此懼怕被鄙視二百年,如今驀然崛起的中國,處處抹黑打壓制裁,達到歇斯底里的程度。

台灣不是烏克蘭,幹嘛延長兵役? | 楊改之

10個月前,俄烏戰爭開打,大家都在提醒警告台灣!可能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大叔記性不好,
當時到底是哪個政黨信誓旦旦說:台灣絕不是烏克蘭?
當時大叔假裝信了!

10個月後,好不容易召開個記者會,起手式就是烏克蘭經驗!
說他們打了300天,還能撐著不倒,我們要學習烏克蘭的自救精神,所以做了困難決定,要延長兵役!
這又是哪個政黨說的?
到底我們是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是或者不是,能不能給個準信?

你們政客一張嘴,隨隨便便說句話,
我們人民一條命,哥哥爸爸真偉大!
趕羚羊,草泥馬,
誰家兒郎上戰場?

還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會被人民拋棄嗎?
因為你們早就拋棄人民的身家性命了!

美國可以滾遠點嗎?別來害我們!
台姓美奴們可以滾遠點嗎?除非你先上去打!
我們姓中姓台的兄弟們爭家産,關你tmd姓美的屁事!

回顧2022的世局 | 郭譽申

進入2022時,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已肆虐两年,這時大部份國家的疫苗覆蓋率已經比較高,而疫情在趨緩,人們因此樂觀的期待防疫措施的逐漸解除、疫情在今年終結、以及疫後的經濟復蘇。不料2月發生了俄烏戰爭,粉碎了所有的樂觀期待和經濟復蘇。

這一年最普遍的世界現象是高通膨,一些美歐的政治人物把高通膨的原因完全推給俄羅斯發動俄烏戰爭,然而事實是年初俄烏戰爭發生之前,美歐的通膨即已起漲不少,當時的高通膨顯然是因為過去兩年,美歐為了救援受到疫情重創的經濟而發行超量的貨幣所導致。俄烏戰爭使高通膨雪上加霜,美歐的政治人物卻把高通膨全推給俄烏戰爭,以卸除自己抗疫失敗的責任!

俄烏戰爭造成烏克蘭的殘破,已經是有目共睹。現在進入寒冬卻缺電缺水,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筆者當然同情烏克蘭人,然而戰爭的双方攻擊對方的能源設施,以削弱對方的生產力和戰鬥意志,是戰爭的常態,不是早該預料到的嗎?這也是在戰時平民時常犧牲多於軍人的主要原因。戰爭根本不該讓它發生,美、俄、烏都有責任,但烏克蘭(澤倫斯基)的責任最大,美、俄不愛惜你,你不愛惜自己嗎?這是自願做美國的馬前卒的下場。

俄烏戰爭也對俄羅斯和歐盟造成不小損失。俄、歐鄰近,本來双方交易能源是最有效率的,現在歐盟要繞遠路去買能源,而俄羅斯要繞遠路去賣能源,都增加很多成本,再加上重新建立交易管道的高昂成本,俄、歐因此都很不好過。

美國看似是贏家。戰爭促使歐洲國家更向美國靠攏,並把部份能源採購轉向美國。然而美、歐並非沒有矛盾,美國逼出俄烏戰爭,損歐利己,歐洲人不會看不出來。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最可能是美國聯手英國為之,以破壞俄、歐合作,歐洲人依賴、忌憚美國,不敢徹底追查,雖然吞下苦果,必定心有不甘,而德國總理蕭茲11月訪中就是明證。此外,美國獲利的只有能源、軍工產業,而其他的廣大人民卻受苦於高通膨,這勢必使其貧富差距更惡化。

中國幾乎未受俄烏戰爭影響,卻頗受害於新冠疫情。過去兩年,中國執行「動態清零」非常成功,使染疫死亡人數極低,而經濟的受損也有限。然而今年病毒已經變異得傳播力強很多,因此大幅增加清零抗疫的困難度,使很多城市都此起彼落的爆發疫情,而其對經濟的損害也大增。中國經濟走弱的另一原因是,政府整治其房地產產業,故意戮破房地產業的泡沫。

俄烏戰爭提醒世人,台海兩岸與俄、烏頗有相似之處,也可能發生戰爭。而對岸以圍島封島軍事演習回應裴洛西的訪台,更確證了台灣的危險地位。這讓台灣人思考避免成為烏克蘭,或許有益於未來改善兩岸關係?

今年全球都不好過。展望明年,美歐仍將與高通膨和經濟衰退奮戰,看來只有中國能夠迅速走出疫情(疫情快速升高也快速消退)和房地產市場不振的陰影,恢復過去較高的經濟增長趨勢。

調停俄美在烏衝突,當仁不讓、舍我其誰,正其時! | 天人合一

烏克蘭戰事,表面上因由北約東擴、烏克蘭納粹化、俄羅斯被逼牆腳,絕命作反抗。
內在根子在霸權主義叢林惡習、永遠老大、不容異己、削弱老三、打擊老二、弱肉強食,必然惹禍患。
具體表現在美國無良政客公開明整俄羅斯,暗中修理歐盟,使其死死綁在自己戰車上做附庸,在美國軍工複合體一以貫之、玩弄戰火、大發戰爭財。

烏戰愈烈、越久,俄羅斯、歐盟傷越重,美國軍火販子賺越多,全球經濟越困窘,三戰人禍愈迫近。
可憐烏克蘭,棋子棄子,諧劇演出,禍族滅國大悲劇。
可憐歐盟人,偷腥不成,經濟大傷,擔驚受怕難脫手。
無辜全球人,經濟危機成現實,三戰風險正臨門。
憤怒中國人,公心勸和、躺著中搶,美國無恥政客總想拖我們入戰局。

是時候了,該公開出手了。
為公正、為正義、為和平,
為中俄烏傳統友好,
為中西歐共同利益,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當仁不讓,走上前臺:
公開聯絡西歐、土耳其、以色列、甚至伊朗、印度,
邀約普京、拜登,當然還有諧劇司機坐到一塊,進行多方鑒證下的調停。
共同就徹底結束冷戰,至少結束俄、美在烏克蘭的實質對抗,進行有冤訴冤、有理說理、有誤解誤、有疑釋疑、有氣順氣,
再加上一個大路不平旁人鏟,國際民主大家談。
由此終戰、至少停火。

或許,這種將國際爭鬥從戰場轉到會議場,且讓全球人皆知曉、盡評斷的方式,可以讓美俄、美中、美歐,美國這個老大與世界各個不同異議體們的爭鬥理性化、斯文化、國際法制化。
或許,由此真正終結“冷戰”,形成聯合國形成以來全球治理的又一個新高峰。

與俄烏皆友好、公正無私、全球看好最有調停力的中國,習近平,加油!
殃及池魚、禍在門邊的歐盟、馬克龍們,真正發揮一次維護自己利益的獨立外交吧!
台前幕後正在忙碌穿梭的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印度,一切利益悠關方、和平愛好人、天下為公者,勢單力弱勸不聽強暴老大,抱團抗爭、道德勸告不聽,就來個經濟抽底火,甚至軍事反作用、兵諫黑老大,合眾人實力地位或可讓強暴者息肝火。

始作俑的美國、拱火澆油的拜登、數鈔合不攏嘴的軍火販,
掀開幕布、走進陽光,堂堂正正對簿公堂,
願來麼?敢來麼?來而耍賴顯強橫麼?
如是,所有偽善顯原形,實力地位成飛灰也!
地球村裡,爾等還能咋個混!

烏克蘭故意飛彈擊中波蘭,嫁禍俄羅斯? | 郭譽申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快9個月,其對世界的損害是有目共睹。不料最近烏克蘭的鄰國波蘭竟然遭受兩枚飛彈的攻擊,造成兩人的死亡。波蘭是北約的盟國之一,根據美國主導的北約的盟約,任何盟國受到攻擊,北約有義務出兵保衛盟國並予以反擊。因此北約有可能要出兵打擊發射飛彈擊中波蘭的國家,或許使俄烏戰爭擴大?問題是,誰發射飛彈擊中波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口咬定是,俄羅斯發射飛彈攻擊波蘭。他的目的當然是想,根據北約的盟約,拉北約出兵與烏克蘭一起對俄羅斯作戰。

雖然飛彈被檢定出是俄羅斯製造的,俄羅斯強烈否認發射飛彈攻擊波蘭。由於過去俄、烏交好,烏克蘭也擁有這樣的俄製飛彈。

美國的說法是,兩枚飛彈不太可能是俄羅斯發射的,應該是烏克蘭發射的防空飛彈,誤射到波蘭。美國還幫烏克蘭開脫:錯在俄羅斯空襲烏克蘭,烏克蘭只是自衛而誤射。美國這樣說顯然因為烏克蘭是其盟國,而美國和北約又不想和俄羅斯直接交戰,怕引起核武大戰。

軍事專家和媒體似乎都忽略了另一更大的可能性,烏克蘭自導自演故意發射飛彈擊中波蘭,企圖嫁禍給俄羅斯。其目的如上述是想,拉北約出兵與烏克蘭一起對俄羅斯作戰。

美國說,兩枚飛彈是烏克蘭發射的防空飛彈,應屬可信,美國沒理由誣賴其盟國。防空飛彈的目標是空中的飛行物,必須在空間和時間上都非常精準,因此是單一彈頭,不像對地飛彈可能是多彈頭,以防敵方的攔截。因此烏克蘭擊中波蘭的兩枚防空飛彈是兩次發射,而不是一次發射裝有兩枚彈頭的飛彈。

飛彈誤射是人為的操作失誤,發生的機率應該非常低(俄羅斯的飛行物來自東方,波蘭卻在西方),大概幾十次或幾百次才偶而發生一次,怎麼會短時間內發生兩次?短時間內發生兩次飛彈誤射的可能性幾乎是0,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者高度懷疑,烏克蘭自導自演故意發射飛彈擊中波蘭,企圖嫁禍給俄羅斯。

烏克蘭發射兩枚飛彈擊中波蘭,容易露出不是誤射的馬脚,何不僅發射一枚就好?若僅發射一枚,即使能夠嫁禍給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多半會認為是俄羅斯無意的誤射,是不會出兵參戰的。

烏克蘭發射飛彈擊中波蘭,很可能是它企圖嫁禍給俄羅斯的陰謀。烏克蘭的陰謀雖然沒有得逞,也沒有明顯的損失。美國可能識破或至少懷疑烏克蘭的陰謀,但是絕不會公開揭發它,因為那不利於美、烏合作對抗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