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俄烏戰爭談中國軍事現代化 | Friedrich Wang

烏克蘭部隊在今年9月初拿下戰場主動權,至今共發動了五次主要的攻勢,收復了幾個戰略要點,這個表現可圈可點。但是如果就因此而斷言這場戰爭的勝負已經決定,那恐怕言之過早。

目前來看,俄羅斯所控制的土地比起8月中旬的時候,大概只縮小了不到1/10。基本上,俄軍的主力還在,只是因為後勤不繼,再加上曠日持久而士氣低落,才會給人一種幾乎潰敗的印象。現在根據外電的報導,烏克蘭部隊對克爾松發動新的攻勢,包圍了將近兩萬俄軍。這裡會不會是決定性的戰場?我們且拭目以待。

現在普京等於是跟整個西方世界在作戰,這對俄國來講自然非常不妙,但是也只能打死不退,因為如果這個時候俄羅斯畏懼退縮,那的確有可能讓戰場崩潰。對其來講必須頂住烏克蘭接下來所發動的攻勢,將是戰爭勝敗的關鍵。所以,從現在開始到降雪來臨之前的1~2周會是很重要的時刻,甚至可說是普京政權存亡的關鍵。

這場戰役對對岸的軍方肯定有很大的啟發。中國大陸上一次被西方軍隊的作戰能力所震撼,是在1990年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期。當時伊拉克號稱世界第4大軍事強權,陸空軍武器裝備一應俱全,還有8年兩伊戰爭的實戰經驗,所以在整個中東地區,除了以色列之外,幾乎無人能敵。其陸軍裝備大量在兩伊戰爭時期所購買的中國大陸製造的69式坦克,結果面對美軍的阿帕奇直升機以及M1A1坦克,完全不堪一擊,瞬間大量遭到毀滅,整條通往巴格達的公路上佈滿著被擊毀的中國坦克,那些景象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而空軍更不用說了,當時伊拉克空軍配備,法國幻象F1、蘇聯製造的米格23以及中國大陸製造的殲7,結果面對美、英、法等國的空軍所配備的西方第一線戰機,幾天之內就完全崩潰了,空戰之中多國聯軍的損失寥寥無幾,卻擊落了200多架伊拉克飛機,甚至有100多架的伊拉克飛機,在開戰前就逃往伊朗躲避。

在1990年的時候,中國大陸空軍的主力還是殲6,占了戰鬥機總數量的60%左右,陸軍坦克中最多的是59式,占了快7成。也就是說解放軍很清楚,伊拉克部隊的裝備與作戰經驗都在自己之上,但是面對西方的聯合武力就只有被碾壓的份。故如果不考慮核子武器,中國的國防力量在當時是完全落伍了。這才開啟了90年代到今天,中國大陸一連串的國防現代化。1991年購買蘇聯的蘇凱27算是一個開端,然後引進生產線以及自主研發各種的海、空、防空等等武器,經過30年的追趕才有今天的樣子。

如今北京又看到俄羅斯的部隊在北約以及美國的裝備面前招架乏力,是不是也會思考自己與西方的差距還有多少?沒有錯,中國大陸這30年在國防現代化上所取得的各種研發成績非常優異,在武器的生產製造量上更是除了美國之外,傲視全球。但是自己雖然進步,並不代表美國與整個西方世界沒有進步。在人工智慧長足發展的20年內,歐美的軍事科技在無人載具、精確制導打擊、各式單兵裝備,都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這一次的戰爭,幾乎宣告未來戰場的面貌又將要改變,而曾經所向無敵的裝甲洪流,已經是日薄西山。

武器裝備的落後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不能落後,歷史的教訓除了上述的伊拉克戰爭之外,早就已經有很多次。1940年的法國就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隊來對付全機械化的納粹德軍,結果160萬的龐大陸軍竟然幾個星期就崩潰了,因為開戰之後完全看不懂德國的打法,連招架的資格都沒有。這個慘痛的歷史教訓,相信解放軍很清楚,也應該知道要在哪些方面繼續加強自己的戰力。

在近代的一百多年中,中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層面就是軍事現代化。實際上中國的軍事力量,在擁有了足夠的核子威懾之後,如何在傳統武力上的智慧化與精密化持續追趕,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川普痛罵鮑威爾以假證據發動伊拉克戰爭 | 盛嘉麟

10月18日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84歲死於新冠病毒及血癌。

第二天川普就痛罵鮑威爾是個爛外交官,把美國帶進伊拉克戰爭。川普說看到無恥的媒體報導鮑威爾的死訊,真是高興又美妙,鮑威爾用一小瓶洗衣粉指控這是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武器。川普痛罵鮑威爾是登記的共和黨人卻最會攻擊共和黨人,他是內奸。最後川普說鮑威爾造成許多錯誤,希望他從此安息。(消息來源Military Times)

前國務卿鮑威爾(軍階四星上將)是很正直又是極少數受到尊敬的美國軍人及政客,只因為以小布希政府國務卿的身份,在安理會持一小瓶洗衣粉,向全世界指控這是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證據,一世英名毀於一小瓶洗衣粉。

謊言揭穿以後,從此全世界提到他都會加上一段「那個用一小瓶洗衣粉發動侵略戰爭的鮑威爾」,英名全毀,從此落為無名的芻狗,也讓他懊悔一生,可見世間還算有公理。

但是真正發動戰爭的元兇大小布希,父子各發動一次伊拉克戰爭,卻無人指責,可能鮑威爾是黑人,容易拿來做替罪羔羊。

川普以惡毒的用詞痛罵鮑威爾,說明川普才是更低劣的政客。

消息來源Military Times: Trump bashes Powell for his role in Iraq War buildup

A day after the death of Colin Powell, former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ttacked the one-time secretary of state as a fake Republican and an unreliable diplomat who helped lead America into the Iraq War.

“Wonderful to see Colin Powell, who made big mistakes on Iraq and famously, so-calle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be treated in death so beautifully by the fake news media,” Trump said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Tuesday.

Trump also bashed Powell, “a registered Republican, but always being the first to attack other Republicans."

He ended the comment with “[Powell] made plenty of mistakes, but anyway, may he rest in peace!”

中國崛起促進世界和平 | 郭譽申

中國大陸已經40多年沒打仗,雖然其崛起或復興完全是和平的,美國還是大肆宣傳中國威脅論,並且不時以戰機、軍艦巡弋台海、南海,搞成好像中國很有擴張意圖,而美國是和平的捍衛者。其實恰恰相反,美國是軍事帝國,過去時常動用武力,破壞世界和平;近年由於中國的崛起,美國要全力應對中國的挑戰,不敢再隨意使用武力,因此中國崛起促進了世界和平。

蘇聯解體後,美國隨意動用武力,影響最深遠的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國自2001年10月發起阿富汗戰爭,持續到今年將滿20年。美國自2003年進軍伊拉克,攻滅了薩達姆·海珊政權,2011年撤軍;但是2014美軍重回伊拉克,攻打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ISIS),總計伊拉克戰爭已斷斷續續打了18年。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阿富汗戰爭已造成超過10萬平民傷亡,而直接死於伊拉克戰火的平民超過6萬人;兩場戰爭還產生數百萬的難民流落其他國家。

阿富汗和伊拉克是長期戰爭,美國還率領北約軍事介入不少較短期的戰爭,如波士尼亞戰爭(1994-1995)、科索沃戰爭(1999)、利比亞戰爭(2011)等等。美國這様頻繁動用武力,不愧是軍事帝國。

美國以武力干預他國內政,大多沒有好結果,更是對世界和平的危害。一個國家難免有內部衝突甚至可能造成內戰,不過通常因幅員和資源有限,內戰多半打不了太久,而損害有限。但是美國軍事介入就不同了,美國一定支持親美而勢力較弱的一方(若親美勢力強大根本不需美國武力干預),很容易激起該國的民族主義反美情緒,因此形成反美民族主義與美國大量資源的對抗,於是戰爭變得沒完沒了,而損害慘重啊!

為了全力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美國近年盡量不在海外用兵,包括把美軍撤出已陷入的戰場。總統拜登在今年4月宣布,所有美軍將在9月11日之前從阿富汗撤離,至今撤軍行動已在積極進行。拜登日前與來訪的伊拉克總理哈德米在白宮會晤,宣布將中止美軍在伊拉克的作戰任務(在伊拉克的美軍只剩約2500人)。

美國近年不敢輕易在海外用兵,實例包括伊朗、委內瑞拉、緬甸等等。伊朗與美國那麼交惡又要發展核武(但還沒發展成功),若非中國崛起,美國應已像攻打伊拉克一樣出兵伊朗。2019年初,委内瑞拉總統鬧双胞 (參見《委内瑞拉總統鬧双胞 結果如何?》),自封總統的瓜伊多求援於美國,若非中國崛起,美國應已進軍委内瑞拉,推翻反美的原總統馬杜洛。今年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的民選政府 (參見《緬甸怎麼回事》),若非中國崛起,美國應已以維護民主制度之名進軍緬甸了。

中國大陸崛起使美國不再隨意動用武力,很有益於世界和平。雖然中國沒刻意對美國做什麼,美國也沒變得愛好和平,這種發展總是世界之福,但願繼續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