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電腦凌駕人腦 | 許川海

讀到這麼一段話:「ChatGPT有多強?」「答:它能像真人一樣跟你聊天,能翻譯,能做題,能考試,能作曲,能撰文案,能編代碼,能寫論文,能構思小說,能寫工作周報,能寫視頻腳本,…,它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比相當多的人做得更好。而且它現在還只是新生兒,卻能不斷自我進化,用的人越多,累積數據參數越多,就越來越聰明。估計用不了五年,它的各項能力就能超過90%的專業人士。人工智能專家普遍認為:未來20年內,它將取代全球一半工作崗位。」

根據上述報導,早年「機器人統治世界」的影片,內中情景如今已可能呈現,恐怖的是,人類將進入被機器使役的時代!讀過ChatGPT將搶走人類許多工作的報導,你或許還不會擔心,但若深入思考,你會發現,太依賴人工智能,人會變懶,只知享受,不用大腦,不用心思考,導致腦內空洞,腦筋退化,變成只會奉命行動,被機器使役的人類機器。有這麼嚴重嗎?看看滿街拿手機行走的人就會預見那樣影像。除非遭遇變故,過著安逸生活的人類,智慧大多數不如人工智能。

個人過去沒用手機時,腦中可以記得許多門常用電話號碼,有了手機只剩下自家電話和手機兩門;自從電腦使用注音輸入文字後,想要動筆書寫,許多文字竟忘了怎麼寫。工具的產生和更新,讓我們少費許多勞力省掉許多工作,卻也消除掉某些能力,假如這些能力是謀生的根據,自然就削弱自己生存與競爭能力。ChatGPT的威脅不在他能取代人類的工作,在於人類不學習不成長新能力,太依賴日常工具,就無法面對將到的競爭和威脅。

「智慧」兩字聯結一體,卻有動、靜兩態的內涵,「智」是行動根源,隨知識而動,「慧」是變易源頭,因困阻引發思維而變易。人工智能可達「智」的層次,難及「慧」的境界,前者累積知識與見識,隨心隨經驗行動,「慧」則因受壓力,滋生靈感而啟動。智與慧之別在用,「用」是行的指令,當「智」受困滯用,「慧」才因應而啟用。人類智慧是否會被人工智能超越,在遇阻力、困惱、危機等時,會不會激動心志,觸發靈感、啟動應變,進而創新和反應,如同企業的升級和轉型。

人類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或打敗,只有兩條路,就是「用心和用時」。所謂「用心」不是使用心臟,而是集中心思,運用大腦思考分析研判,運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志氣願望推動,去克服問題、疑難、障礙、失敗等。所謂「用時」,就是前瞻眺望與推理可能的演變、威脅和機會,專心一志前瞻思考,形成推力循著已知未知的知識,檢討比較分析,辨識未來緊要,找到靈感和突破之路,做出應變計畫。「用心」往縱向和橫向機會發展,「用時」前瞻機會,觀察趨勢,針對未來發展。

不讓自己失智,不讓機器使役人類,不讓電腦凌駕人腦,我們就得啟動思維,讓慧之力啟動和超越。人腦還有80%可開發,觀察時勢變化,觀察機會顯隱,觀察供需交流和變易,思考該做的掌控、防範、應變和創新,讓自己不致隨波逐流或遭受淘汰。慧是人類手中的王牌,倘若不用或不會用,吃虧受苦的是自己。

ChatGPT歷史知識測試 : 死皮賴臉,錯誤百出 | 盛嘉麟

我最近測試了ChatGPT有關歷史的知識,
結果ChatGPT 露出原形,不但知識有限,回答內容錯誤百出;
而且不懂裝懂,煞有其事的回答你,想要騙人;
一旦我指出它的錯誤,它還會死皮賴臉的自找台階下台。
其實它回的14項案件一大半都是錯的,我沒時間去跟它扯。
讓我感覺ChatGPT並不像新聞上吹噓的那麼厲害,想取代人類,尚遠。


以下是今天的例子

【一本正經】
盛問:請列出海牙國際刑事法院處理的案件
GPT: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是一個獨立的國際司法機構,負責調查和起訴罪行嚴重的個人,例如戰爭罪、種族滅絕罪和反人類罪等,以下是一些國際刑事法院處理的重要案件:

  1. 打擊剛果民主共和國領導人犯罪(2002年)
  2. 赤道幾内亞訴塞内加爾(2002年)
  3. 剛果民主共和國訴烏干達(2005年)
  4. 索馬里訴肯尼亞(2010年)
  5.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捕案(2011年)
  6. 肯尼亞大選後暴力案件(2012年)
  7. 中非共和國局势(2012年)
  8. 阿爾巴尼亞前內政部長薩拉馬•伊希斯基被捕案(2014年)
  9. 核武器計畫涉嫌協助案(伊朗訴美国)(2016年)
  10. 穆阿邁爾•加達菲戰爭罪案(2016年)
  11.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反毒戰爭案(2018年)
  12. 緬甸羅興亞人遭受的暴力迫害案(2019年)
  13. 以色列涉嫌戰爭罪案(2019年)
  14. 薩科齊被控賄賂案(2021年)

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只涉及國家之間的罪行,而不包括個人犯罪的民事訴訟。

【有點扯蛋】
盛問: 為什麼沒有看到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的案件
GPT: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曾被國際刑事法院起訴,但在審判前於2006年去世,因此没有進行審判。然而,米洛舍維奇的死並没有使得他的案件结束;在他死亡後,國際刑事法院發表了一份决定,認為他在起訴前去世,並不影響對他的罪行進行公開審判的合法性,因此該案仍被視為國際刑事法院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件。

【錯誤百出】
盛問: 14.薩科齊被控賄賂案(2021年)是法國巴黎刑事法庭的判決,怎麼會扯上國際刑事法院?
GPT:感謝指正,您說得對;薩科齊被控賄賂案,是法國巴黎刑事法庭審理的案件,和國際刑事法院没有直接的關係。我之前的回答有誤,抱歉給您帶來困惑。

【 死皮賴臉】
盛問: 你的回答 10. 穆阿邁爾•加達菲戰爭罪案(2016年)也是錯誤的。
GPT:非常抱歉,您說得對。我之前的回答中提到的穆阿邁爾•加達菲戰爭罪案是錯誤的;國際刑事法院確實曾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反毒戰爭提出指控,但並没有對加達菲提出指控。感謝您的指正,我會努力提高回答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