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新冠 | 談璞

中醫治療新冠就只有「連花清瘟」膠囊或台灣「清冠一號」這兩招嗎?當然不是。現在是因為在網上聯繫的患者,我在既見不到人也把不到脈的情況下,要推薦買中成葯,那就只好推薦這些。

如果是當面看診把脈的話,就我自己在台灣的一家人幾乎都得過新冠的經驗來看,我會開出的葯方絕對不只這兩種。銀翹散、小柴胡湯、柴葛解肌湯,荊防敗毒散、半夏瀉心湯、四逆散、升陽益胃湯…該用什麼葯就用什麼葯,絕不能拘泥於一兩種方葯。

中醫是「辨証論治」。「証」是類似「症候群」的概念,一組有關聯性的症狀可視為一個特定的「証」。即使是同一個病,不同體質的人發病症狀不同。在同一個人身上,在不同病程階段表現出的症狀也未必相同。既然表現出的「証」不同,斷無同一副葯吃到底的道理。此即「一病萬方」。

相對的,即使是不同的病,若表現出來的「証」相同,就可以考慮用一樣的方葯。此爲「萬病一方」。

同樣是新冠,中醫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特效葯,而是有一堆各種不同的方葯,就是為了對應不同體質的病患,以及不同病程下的各式各樣不同的症狀。「連花清瘟」或「清冠一號」都只是這些方葯中比較常用的而已,不代表「是新冠就要吃它」。甚至網路上流傳許多靠食物、運動治療的方法,我也不會説它們是錯的,只要對証了就是對的。

「辨証論治」才是重點。

中醫廉價又有效 | 殷正淯

我剛剛看到這張圖後,不論這是不是洛克斐勒說過的話,可是我對於中西醫治病的能力問題,實在有很多感觸,故而寫了這一段文字。我不是要挑起什麼爭端,只是如實陳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中醫真的廉價又有效。我家的狗最近出現了嚴重的狀況,從一週前開始不吃東西了。我們趕快把他送去獸醫那兒檢查,花了快兩萬塊,加上上個月第一次發現他身體出狀況時,做的各種檢查還有藥錢,總共加起來約四萬塊的開支。我想盡辦法要刺激他的食慾,買的各種狗糧、罐頭等,我就不算了。

結果上週所有檢測都結束後,發現我家的狗有腎上腺腫瘤、膀胱腫瘤,因為他曾經發作過兩次癲癇,所以可能腦部也有問題。這些都很重要,畢竟是快15歲的老狗了,有這些問題我都可以接受。但我最想知道的答案他們還是沒有回答我,為什麼我家的狗不吃飯了呢?結果獸醫師回了我一個很經典的答案,「不知道」。只叫我回家觀察。我回家發現,狗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從原本可以吃水煮雞肉,到後來什麼都不吃,最後我只能選擇灌食。

然後我突然想到,有一位我在湖北認識的同事,剛好他是中醫師(同時也是藥劑師,廣州中醫學院的博士),曾經跟我提過大陸中獸醫(中醫獸醫)的事,所以我馬上打電話諮詢他的意見。得到的答案是,獸醫可能給我們家的狗開錯藥了,而且是剛好讓病情惡化的藥。經過我們一番討論後,決定停用獸醫開的藥試試看。停藥後,是有稍微好轉一點,但後來還是一樣不肯吃東西,所以我只好繼續灌食。

因為我家的狗性命真的快有危險了,所以我直接問我熟識的那位中醫醫術超群的莊昭龍醫師,問他能不能救救我的狗。結果莊醫師答應幫我治治看。昨天(12.5)下午我就去了他的診所,跟他說明整個經過,然後莊醫師讓他同樣在學中醫的女兒診察,沒有多久就找到了病根,同時跟我解釋為什麼狗不吃飯。因為獸醫開錯藥,不僅沒有治療狗原本的病,還使得狗的肝經受損,所以沒有食慾。於是莊醫師就為他開藥,讓我馬上給我家的狗服用。

我家的狗吃中藥後,精神明顯地好了許多,於是我就帶著狗回家。一回家,我試著給他吃東西,他雖然還是興趣缺缺,但至少不用灌食就能把處方罐頭吃完了。今天(12.6),他還吃了三罐。原本灌食的方式,他最多只能堅持吃完兩罐。雖然狗今天還是有兩次癲癇,但下午的時候,我家的狗終於可以排便,把體內的濕氣拉出來。

總結一下給中醫治療花了我多少錢?自費藥1050。我這兩個月幫他檢測的費用,都可以給他吃一年的藥了,如果加上其他的費用,吃一年半都沒有問題。所以中醫為什麼一直被攻擊,被排擠?如果中醫普遍使用在各種醫療上,西醫這套系統肯定會被淘汰。

這一次的對比我發現,中醫可準確判斷出跟西醫一樣的問題,只是沒有數據,但是西醫診療的費用非常高,因為獸醫沒有健保,所以所有的費用都是最原始的費用,我只是做了心電圖、胸部、腹部超音波,以及兩次驗血,還有約十五張的X光片,花費差不多四萬塊台幣,如果要再去做腦部CT,動物的CT掃描一次約三萬台幣。光檢查就可以讓我花近七、八萬台幣,相當於我一個月的收入。

可是中醫的檢查,就是老中醫在我家狗的肚子上敲兩下,摸一摸相對位置的溫度變化。一毛錢都不用,而且還找到問題的根源,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我最後需要負擔的就是沒有健保給付的自費中藥的費用1050,加上掛號費1250。現在我的狗已經開始進步,有起色了。所以中西醫到底哪個更有用,我不知道,但這是我的親身經驗。

 

中國古代的儒醫一體 | Friedrich Wang

隨便聊聊中國古代的儒醫一體。古代的文人要讀的書非常多,甚至還包括了醫書,所以很多著名的文人也似乎都懂得醫術。

我們在他們的文集裡都可以看到他們給自己或者給親戚、朋友、學生開藥方的紀錄。比如說韓愈、後來的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再到明清時期的劉基、王陽明、曾國藩、晚清到民國的康有為、王國維等等。這些文人本身的國學造詣當然不用說,都是一代宗師等級,他們有能力為別人開方子,可見各種的古代醫學經典也在他們涉獵的範圍內。

甚至更有趣的,韓愈、蘇東坡等人還給自己或者別人做實驗,就是自己試著開發新藥方,然後喝喝看,或者給別人試用。這真的是太酷了!

不過這似乎也說明了一件事:中醫的基礎就是在文字記載的理論上,所以只要讀書識字的人,似乎讀了幾本這方面的書就可以為別人開藥方?而且中醫的書籍除了一些比較艱澀難懂的理論之外,大部分都是清楚明白的藥方,不外乎就是各種藥材要抓幾兩、幾錢、放多少水、煮多久、一天服用幾次、男女老少的份量又是多少…等等這一些不難懂的技術問題。

今天如果任何一個人就是讀了幾本這方面的書,然後自己開藥方給您,您敢喝嗎?除了一些補身體的之外,其他的筆者是不敢的。或者您相信,中藥的藥性溫和,就算喝錯了也無害?

不過這也有一個優點,在那個醫療資源不普及的古代,任何一個讀過這方面書籍的文人都可以掌握不少中醫方面的知識,在自己或者一般人身體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至於束手無策。換個角度想,或許他們也因此而救了不少人。別人敢找他們看病,那肯定也表示他們可能有成功療癒過的紀錄。

儒醫一體,實在古代一種有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