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奮起』上讀到盛先生的大文《美國要同時制裁全世界》
剛好我最近也整理到類似的歷史觀點。。。
美國在戰後高標自身是「世界警察」的身分,
美國到處以自由民主人權為名,在各地製造問題,製造內戰。。。
而他們自身是曾經在1860年代,受到內戰嚴重傷害的國家,
更早,他們的先人更是逃避歐洲的宗教內戰的弱勢者。。。
他們應該絕對知道「內戰」的可怕。。。
他們竟然如此地,把「己之所不欲,施諸於人」?
甚至,是有計畫地,不斷地在世界各地運用「內戰」作為工具。。。以所謂的「核心價值」之名來推動。。。
「自由、民主、人權」成為最高的真理。。。
事實上,當所有的資源被少數先進國家掠奪之後,落後地區沒有足夠的資源,基本的群體生存都處於困境之中,如何可能給予民眾那些掠奪者所高標舉的人權?如何能夠擁有他們所高標,高品質的「自由與民主」?
此外,當我們讀到國防戰略論述上,有所謂的「拒敵於境外」的說法,印證於美國在兩次大戰中,都由於沒有遭受戰爭蹂躪,因而乃能獨強於世界之後,我們對於其所謂的「世界警察」之說,也更不能不產生以下的疑慮:
- 「世界警察」之說,其實只是戰略上「拒敵於境外」的另一種說法──「警察」兩字,這暗示著這個概念是戰爭過去後,進入平時合理的、無須質疑的設計;就像我們的社會平時就有警察一樣;然而,真的是那樣嗎?是誰任命他的,是誰給他權力的。
- 擁有最多財富與資源的先進者,在落後地區到處宣揚「自由民主人權」的偉大理念,卻從來不深入探討其現實生活的實際;其實,空談自由民主與人權,沒有充足的資源等於是在各地製造衝突,提供其可扮演「世界警察」的機會。
- 所謂「世界警察」,其實只是其著名的所謂「軍工商共同體」的爪牙與軍火貿易的最佳推銷員;而這個名目,卻能讓人誤認為他們似乎真是所有文明社會中都需要的治安維持者。
平心而論,「世界警察」真是個很漂亮的說法。戰時,當然尊敬軍人,平時,不是應該感謝「勞苦功高」的警察麼,而這更是在世界各處大忙勤務的「警察」喔?
然而,作為整個大戰略而言,該警察就只能是一個單薄的側面,還需要有其他的側面與他搭配,才能產生實際的作用;以我們自身的歷史來看,國府當年親美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認知到美國將是世上國力最強的國家,國府想藉著戰時曾經同盟的關係,希望在戰後能繼續獲得美國的幫助;但是美國並不肯輕易答應,一面他要求國府簽訂被指責為喪權辱國的「美中友好通商航海條約」,一面透過美國新聞處,送來大批介紹美國獨立革命中,美國人民如何為自由而戰的小冊子──要獲得他的援助嗎,他要求國府接受他那「自由民主成就美國進步」的理論──這就是我們國府在二戰後,逐漸接受其「世界警察」的起始。
在這個逐漸出現「世界警察」的過程中,同時逐漸出現了所謂的「核心價值」,就是戰後出現在當年我們「二二八悲劇」中的那些小冊子的觀點,
而現在已經完全寫入我們學校教科書中,成為教科書中最主要的觀念。
由這個線索看大戰略的組成,其實還有其他的側面,那是──
社會經濟論述上的側面──現代化理論,傳統到現代,去血腥歷史,推動全球化
國內政治論述的側面──公民社會、「想像的共同體」、「公民民族主義」、分化分裂他國的理念
也就是該大戰略的組成,就其整個言,還要加上──
意識形態上──核心價值,人權,自由民主──去經濟現實
國際政治上──漂亮的「世界警察」、「自由民主陣營」。
以及使它們能夠充分配合運作的,那在國際媒體社會中,其意識形態的建構,已足可以「瞞天過海」、任意扭曲黑白而其地位不可動搖的話語權。
產業特色上──軍工商共同體──軍事霸權
法律特色上──霸道的長臂管轄權
以上,是個人簡要整理出來的對於美國惡霸國際大戰略之各個側面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