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到了北風北 | 魏人偉

以下愚見謹供参考:

1. 大陸為何那麼鍾情於「一國兩制」而台灣一直堅拒排斥,連考慮都不考慮呢?

2. 因為普選的美式民主經過百年的實踐後千瘡百孔,只會愈搞愈亂,那大陸怕什麼呢?

3. 留下台灣,不怕兩制,對大陸來說是留下「反面教材」呀,他可以對人民說,您看對門那個誰讀了"放牛班",沈淪再沈淪呦,這簡直就是自証其敗嘛~

4. 普選的社會只要有錢就能選上議員,哪怕是A星或網紅,只要有人氣或"買"人氣就能從政去管理人民/治理國家?您看有個演員自以為攀上老大了,不就糊里糊塗地正在亡國嗎?

人類進入21世紀了,什麼都講專業,只有政治最不專業,全靠詐術,這能行嗎?

5. 歐美的普選民主政治有一段時間的成功是有其特殊基礎的,我們學也學不來的。拿比利時來说吧,他們的面積與台灣相當,但他們以前擁有100倍大的殖民地,形象的說吧,每個比利時人身後就有100個奴隸替他作工,這小日子能不過得美滋滋的嗎?愛怎麼揮霍就怎麼揮霍~

可惜,物老成魅,現在不行了,只能吃老本,而且社會的生態系統已形成並固化、僵化了,很難改革了。

6. 愚見是大陸不會打台灣的,只要不擋道即可忍堪忍,省下來軍費拿來與美國競賽或扶持第三世界盟國,不出幾年,國際棋盤就完全不同了~

7. 至於台灣的權貴人上人們為何堅拒「一國兩制」呢?他們不是中國人嗎?他們不珍惜現在他們正在從中獲利的制度嗎?也許是怕改變吧,也許嫌貨才是買貨人,為自己累積談判的籌碼吧,也許仍在恐懼美爹,還沒回魂吧?

8. 身為小民的我,不必與他們窮攪弄,反正,現制不變,不影響我的日常,只要不打仗不要當砲灰,保住現有的兒孫財產,完糧納稅過我們自己的小日子才是天道。

9. 這是北風北最後一把了,萬不得己我不想變成一國一制,因為我已過慣了現在的日子,已經有兩百萬台商+台生+台勞在大陸住過,聽起來也像蔣經國時代,並沒有宣傳中的那樣可怕嘛?

對「一國兩制到了北風北 | 魏人偉」的一則回應

  1. 《統一大業需要兩岸均能仰望的旗幟 》
    | 天人合一

    統一必需要實力。但實力不是旗幟,實力需要旗幟引領。
    實力不光指硬實力。實力的重大內容是政治吸引力、民意召喚力。
    旗幟往往發生強大者料不到、想不通的嬗變。國共之爭的勢換位移即是例證。
    迷信硬實力,動輒打過去,除了對民族最大利、人民最大願不充分考慮與不負責任外,在政策與策略上是不動腦筋與不盡全力。

    當前在台海問題上,大陸缺乏理論建樹與議題引領能力。
    許多時候,許多領域、官方給人被動應付、見招拆招、應接不暇之感。學界常常是眾口一詞、多年一調、將言囁嚅、欲說還休。相較於對岸或統或獨或保持現狀五花八門的熱議,大陸倒像局外人,似乎太過冷清。
    最好笑、可氣的是一碰到、想到、意會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就臉紅心悸降嗓門;
    最難忍受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國”、“統一”等字眼常常要刻意掩藏而只見“和平”、“發展”、經濟上“讓大利”;
    最該反對的是政治上不作為、坐等花兒開,把統一搞得遙遙無期。

    以什麼統一中國?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陸人覺得陌生,臺灣人或覺已老。
    共產主義統一中國?臺灣人或感害怕,大陸人難忍不笑。
    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統一中國?國民黨、親中者氣得要跳(我們這七十多年就不是愛國者?不是中華民族復興一分子?)。
    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統一中國?大陸人只見民進黨胡鬧。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一國兩制”從何而生,將向何去?

    “一國兩制”是解決台海問題的一種方法,但還不能算統一大業的思想、理論原點,且因在“一國”定義上認知差異,目前尚難成為兩岸的共同語言。
    “一國兩制”需要深化、發展、細化、清晰化。
    為什麼要“一國兩制”?
    為什麼能“一國兩制”?

    如果簡單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幾字,就太膚淺了,就可能會將“一國兩制”淪為“臨時抱佛腳”、“病危亂投醫”的無奈選擇;就會坐實台人“哄進來、哐在一國再說”、“統戰伎倆”的疑慮;就會簡單我們的心志、使我們忽視臺灣問題的複雜性及其與港澳的差異性而犯“一刀切”、“簡單化”、“急性病”、甚至“施捨感”等幼稚病;就會誤我們跳不出“階級鬥爭”、“東風西風”、“惡質政爭”的怪圈、失去開萬世太平的良機。

    “一國兩制”絕非權宜之計,應有更豐富、深遠、宏偉的內涵,或就是不同的意識形態、政治力量、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在一個國家內可以而且必須求同存異、政治共和。
    共和、人民共和,正是一國兩制的思想原點與最佳詮釋。

    “一國兩制”的必然性與可能性在於:

    第一,近代百年,中華民族奮鬥復興期也,兩岸同源、目的一致,不同政治信仰的人們在不同境況條件下進行不同探索、形成的不同的模式、經驗、制度及血淚教訓,是中國人的共同財富,共同起點、共同依憑,不應該被輕率否定、破壞、忽視;

    第二,海峽兩岸四地在一個傳承最古老的民族、凝聚力最強久的國度內,存在不同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社會制度、治理方式,這或許是上天賜予以“中庸仁和”為中心的中華文明的特殊厚愛與特殊使命,使其能在這冷戰、熱戰不斷、天災人禍時發、人類時臨自毀的紛擾世界裡,擔當和諧、大同的引領,這種“多樣化”、“全色彩”、“小世界”,我們應當珍惜、把握、利用、發揮。

    第三,大陸的國號就是“共和”,拂去我們過去在“人民”、概念上的的誤讀,這共和實質就是“不同政治面”的共和。

    以“共和”為旗幟則:
    “一國”自然是“兩岸”同屬“的一國;
    “兩制”不再是有你無我、不容的水火;
    “兩岸”只是政治有點差異的兩個方面;
    “統一”不過是復興大潮匯流合力共進;
    “統一後的中國”是“民國”和“人民共和國”的自然傳承與歷史昇華,由兩岸四地加海外華人五方共建、共和、共榮、共用。
    “國號”、“對錯”的爭論可以休止;
    “一岸獨大”、“一制獨存”、“整碗全端”、“翻臉不認帳”的擔心可以冰釋;
    “矮化”、“投降”、“征服”、“併吞”的魔咒會得以破解;
    滯統者、隱獨者將被照現原形、無可推諉;
    真獨者、死獨者會被逼成少數、逼進死角;
    國際阻力將降至最低、消於無形;
    政治對話的禁錮將被打破,統一的民意將成湧天大潮;
    惡鬥千年的中國舊式政局將徹底更新。
    中華“和”文明將開人類萬世太平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