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令人感慨 | 黃國樑

馬英九訪陸,習近平可不可能捎個口信給他?我認為以七年多前那次會面後彼此建立的情誼,理當有這一類招呼的舉止。

雖然習近平已不是當時的習近平,而是有了第三份歷史決議的習近平,但也不必將人想像得就只有唯權是崇那般地俗傖與無情,捎個口信甚至是親筆信箋說,為杜悠悠之口,避免造成紛亂,這次不能親自接待,往後時機得宜,定當把酒言歡。不是絕無可能。

馬英九說,「超乎預期」。誰知道不是說的這回事兒呢?

北京做事情,一定是每一個細節都遍想過了,這是它的習慣與文化。馬英九訪陸究竟是什麼性質,這一性質下該給什麼規格,有什麼負面的內外效應該避免的,怎麼降低或消除這個效應,都想個透盡了後,才做出方案。

這一次就是馬校長(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帶學生團到大陸學習、考察順便一遊,性質既如此,就不能上升到丁薛祥這樣的正國級的接機規格;如果是「前領導人」馬英九正式訪問北京,那就必然是另一種接待層級。

馬英九近年在陸已更被負面評價,譬如服貿如此利台協議都無法完成審議實施、放任課綱不改導致了太陽花,這當然也是他的規格難以提升的一個因素,甚至是他也沒法上京的一個因素,但都絕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馬英九一路上都想要凸顯的中華民國,早已是一種模糊難辨的東西了。譬如在朱立倫、柯文哲、侯友宜的腦裡,都必是不同的內涵與輪廓,恐只有馬英九的腦中還有一葉海棠,另幾個人,更不必說賴清德,大約都只剩東南的這座孤島。

台灣人將中華民國任意剪裁的後果,就是中華民國也在大陸民眾心中失去了該有的份量,它成了台獨的遮羞布、免戰牌以及代名詞。馬英九喊中華民國,也只能是書空咄咄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沒有人能在歷史的轉輪下永久稱心快意。馬英九不能、習近平也不能。造成兩岸分裂的蔣、毛分別去見了上帝與馬恩列史,也都不能還看今朝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