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未為晚,父願豈賴孫輩還 | 天人合一

馬英九終於上岸,過去遺憾事,而今亦好事——兩岸緊張氣氛裡一件使人稍稍安慰事。
天人有感、有望、有惕:

《寄望馬英九、寄望兩岸所有促統相會的先生們》

一個中國兩個面,
兩個先生一席談。
百年苦難同掬淚,
大仇小怨皆雲煙。

海峽靜浪彈指事,
萬世太平灼鐵肩。
統一復興急朝夕,
莫留長恨豎子歎!

《亡羊補牢,來未為晚》

遲到,總比不到、到不了好。

此前不來你小氣,
小氣當然誤大計。
現在能來我大氣,來與咋來隨爾意。

如果只是懷舊旅,不如在家作個揖,
聯結兩岸求大同,化獨漸統自容異。

但願看了大陸的發展與大陸人民對共產黨的真誠擁護,小馬哥的反共心魔能夠消除些。

《懷舊溯源當求同,莫讓初會告別離》

兩岸本來親兄弟,
復興路難有小異,
懷舊溯源看大流,
莫讓舊識傷大局。

老馬識途不再誤,
人生苦短爭朝夕。
山川壯麗忍冷眼?
燃燒熱血促統急!

《可笑島內故意評論馬英九受到“元首”待遇》

中國國民自平等,
何況政治領袖人。
以禮相待因不獨,
一國之內兩先生。

胸懷天下人自貴,
何必擺譜扯官稱。
三傑三子白狼到,
我亦張臂倒屣迎。

《老馬識途未為晚,父願豈賴孫輩還》

反共心魔蔽慧眼?
化獨乏力漸統空。
先經後政政無解,
只經不政獨更凶。

八年溫柔付流水,
七年蔡毒似嚴冬。
馬老識途未為晚,
遺訓豈賴馬唯中!

注:
化獨漸統,馬英九父親骨灰罈上遺訓。
馬唯中,馬英九千金,父願能賴孫輩還!?

對「老馬識途未為晚,父願豈賴孫輩還 | 天人合一」的一則回應

  1. 三杰:新党三杰
    三子:秃子、汉子、燕子。
    白狼:张安乐
    以上,泛指非独人士。尤其是统派人士。

  2. 《两岸,为“先生”点赞,莫委曲了“先生”》2015-11-09

      台海两岸,两个“先生”终于要碰在一起了,
      小马哥终于从“总统”下架了,
      其焦头烂额之时,大陆又伸手相助了。

      虽然错过了许多时光、机会,见见也好。算大陆为台独者树样、立限、打招呼罢!
      也算一件大事。
      起码,两个“先生”称谓为两岸各色人等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定位。

      但愿其们不要轻忽、委曲、辜负中国字中“先生”神圣、崇高的本意。

  3. “先生”扯了几十年,而今会面仍先生。小马固执误大事,老马识途从头来?

  4. 先生扯了几十年,
    而今会面仍先生。
    小马固执误大事,
    老马识途从头来。

  5. 十年前,我有问:“清明雨时,何不共扫中山陵?”?
    现今小马哥、马先生,终于来了。由是感生:

    清明怀先贤,
    共扫中山陵。
    十年大哉问,
    今日始得行。

    仍无虚名伴,
    还是一先生。
    生年几个十?
    回望可悔恨?

    老马会识途,
    灵前诉殷殷。
    振兴中华誓,
    不统咋个成?

  6. 《清明雨时,何不共扫中山陵?》2014-2

       张王会后,习马会之议热。
       无奈,习近平心想两岸靠近些,马英九只想台湾走出(国际)去。   
       南辕北辙,岂易将就。
       身份、称谓,矮化,均为借口词,挡箭牌、太极拳。

       真心一中,真心和统,
       两主席、
       两岸长、
       两老大、
       两先生、
       两国人、
       两信徒、
       两粉丝、
       两后人、
       两晚辈,
       两个晚回头的不肖子或无能儿,

       南京城外、紫金山上、清明雨时,共扫中山陵,可也!
       怎推没有良辰、美地、妙借口、好氛围!!!

  7. 《 习若称马为总统,除非回到宝塔山》

       ——评张王会「閒聊」「馬習會」

      有消息称張志軍、王郁琦“果真談了「馬習會」,王郁琦說是「閒聊」”。

      天人合一认为:

      不触及统一、不相向一国的接触,不过也就是「閒聊」。

      怀揣着独台、隐独企图,只是在贻误、酿祸。

      为了选票,讨点便宜也就罢了,切不要为之太甚。

      张王会,可以含混称官衔。

      习马会,岂能糊里糊涂。

      习称马为总统,除非回到延安窑洞、回到四六年(大陆不是不可以,只是马要真正在促统、能主统)。否则,“统”、“总”相对,两国显然。老习就不要再玩了。

      习若称马为总统,意味着政治面不同,可以分门别户、分族裂国,在下亦可宣独立,大不了重上井岗山。

      2004年2月

  8.  2008-11 《总统?叫不得也,马哥!》

      据说有北京大学学者建议,陈云林和马英九会面时,不妨打破禁忌,称马英九为总统,藉此显示承认中华民国客观存在的事实,将两岸政治关系从互不否认带到互相承认的新阶段。 这是不妥的。

      尽管我主张:两岸分隔是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因以国共两党为突出代表的政治路线激烈分歧、斗争、冲突而形成的历史欠帐。两岸代表了中国政治差异的两个方面,不能简化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两岸统一主要在政治统一,而非简单的地理整合。完成统一的未竟之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依赖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统一,是共建、共生、共和,不是解放、收复、纳降(当然对“台湾国”另当别论,只有以武力去解放去收复)。统一的思想基石为“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和谐共和”。统一后的国名为中华共和国。统一后最终要实现“一国良制”、单一政府,但其先期形式和必经路径路径是实行一个国家,多块行政区域、多种社会制度、多个地区政府、长期共存、和平发展、互相补充、逐步融合。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各自实行内政治理。其中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在国体内居同等地位,香港和澳门地区与大陆保持现行关系。

      两岸分阶段完成中央政府构建。先由两岸对等并接纳港澳及海外华人三方,组建多党派多元化的和平统一政治协商会议,消除敌意、弥合成见、寻求共识、营造氛围、协调应急政治事宜。再组建联合政府,行使国防、外交、规划统一进程、促进互动互惠、防范冲突等职责和权利。联合政府由两岸三地{港澳、及海外华人}按政党比例或选举推荐相应人员组成。在一定时期,可实行共同主席制度,或者以法定形式和程序保障不同观点、意见与利益受到尊重。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全民民选共和国领导机构。

      我同意两岸对等,两岸什么都可谈。最终谁带领谁?不一定,不重要,不着急,不要言之过旱。重要的,是一个中国,是立即谈判。统一后的中国是两方、多方共和、共建。自然是两方、多方各尽其善,各尽其力。统一后的中国是人民最大,自然是仁者为“王”、贤者居尊、公道自在人心。

      如果两岸同心,如果诸事顺遂,如果机缘巧合,马英九以其清廉、守法、新鲜、朴实,更重要的是对统一的贡献,是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统一后中国的总统的。

      但是陈云林现在却叫不得也马哥!
      因为,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马陈会不应是总统与总统(使者)的会见。

      马英九希望陈云林叫总统。
      是健忘,忘记了连胡会上如何称呼;
      是逻辑混乱,背离了自己言犹在耳的“非国关系”论述。
      但愿不是玩小聪明。
      不是在把不否认“政治实体”的合理述求,偷换成承认“国家实体”的台独或独台理念;
      不是在把两岸隔而待统,一中待统,搞成已独后统,两国再统;
      不是在把台湾海峡搞成朝鲜三八血火线。

      这是国人应当高度警惕防范的。
      北大的叫兽别犯傻了

      两岸竞争在民心,得民心者王天下;两党相交贵真诚,以心换心是友道。
      还未开谈即耍心眼、论大小,搁置不了“主权、国体、名号”政治争议,强人所难,太小家子气,会坏大事情。

      人民最大,统一最急,和平最重,时机最贵,名利可轻,历史最检验人。
      马先生、马主席、马阁下、马领袖,马岸长,暂且把“总统”放一下吧!
      人民、历史会记住、会回报仁人、君子、圣贤的!

      总统? 叫不得也,马哥!

      2008-11

  9. 《大气一点吧! 马先生》 2008-11
      

      总统,是国家元首的称谓。只有一个中国,总统当然是不能乱叫的。
      英九先生未经大陆人选举,大陆自然不能称你为总统,否则即为两国并存。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指两地、两区同属一个中国,不是、不能两国同属一个中国。

      这不是“僵化的原则”,这是起码的底线。

      先生口口声声搁置争议,
      为何不学学老胡,降国以求、放一下架子,不叫主席、总统也罢;
      为何要强人所难,希望客人按自己意愿称呼;
      为何不持一点政治家的矜持、稳重乃至糊涂,要单方放话、喊话?

      难道就不怕陈云林不配合?

      摆明是吃定大陆改善关系、和平统一的诚意;
      摆明是吃定大哥大姐关爱弟妹、气掉大牙只得和血吞的同胞亲情;
      摆明是吃定大陆担心独派发飙、会一让再让的大局思考。

      岂不知,公道自在人心。
      岂不知,陈云林后面有13亿人民。
      岂不知大陆同胞也会玩“1025”,而且绝对不只60万。
      岂不知历史关头自有历史记载,一言兴邦,一言毁族,居庙堂之高者自当慎之谨之。

      马先生,稍稍大气一点吧!

      2008-11

  10. 《台湾,是中国政治上的一个面》 2009年10月

      地理上,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政治上,台湾是中国一个“面”。
      她既是历史中国的一段过去,又是现实中国政治的一个方面。

      尽管面有大小,势有强弱。但1与99都不是100。1加上99才是100。合为100后,再没有了1或99,只有100中之1与100中之99。

      政治面的“强弱”,要看趋势、看发展、而非简单的枪炮多寡、票子长短、声音大大小。
      简单地以人多人少、地广地窄、看两岸关系,是幼稚。

      和平统一是“两面”共和,尊重是起码的,互让是必须的,互变是必然的,糊涂是聪明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心虚是可笑的,小家子气是可悲、可气的。

      统一,主要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地理问题。将台湾简单视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将两岸关系定位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糊涂、僵化、滞碍统一、危害民族!

      统一,是一国内的两面统一。台湾方面,非要称国、非要习近平称马英九为总统,是可笑、痴人说梦、甚至是别有用心、造成事实两国、故意设置两岸政治接触的障碍。

      无论何种思想、主义,无论多数亦或少数,无论长期还是久远,都在历史中形成、完善、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扬弃;

      是与非不应由一家说了算,不宜匆忙下结论,不必要一次就弄明白;
      不同的路线、主义、模式、观点、应该允许共存、试验、比较、竞争甚至碰撞;
      解决社会矛盾,斗争不是唯一形式,战争只是无奈的手段,协商、容忍、宽恕、尊重、和解、等待甚或退让亦是基本选择。

      和平统一,
      不是简单的地理整合、海峡再通,
      不是“胜王败寇”,
      不是“卖台”或“卖共”,而是不同信仰、主义、观念、好恶、种族、党派的人儿在“天下为公、人民最大”理念下的“和谐”、“共生”、“共和”、“共建”,
      不是解放、收复、纳降(当然对“台湾国”另当别论,只有以武力去解放去收复)。

      “共和”才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是起点、也是终点

      解决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们如何理性相处、斗争、协调、竞争、共和、共荣,是中国人一直没处理好的问题。
      当年国共内战如此,几十年大陆“继续革命”如此,两岸长期敌对如此,当今台湾岛内蓝绿恶斗依然如此,两岸只经不政、经热政冷、政治上至今无交集、难交集仍是因于此。
      统一需要共和主义,中国长治久安需要共和主义,中华复兴腾飞需要共和主义。
      马英九要求下属不以"中国"以"大陆"称对岸。实质上就是一国两岸、两面论。
      这较“两国论”、“特殊国与国关系论”有质的区别。

      应当肯定。

      原作于2009年10月

  11. 《海峡之间,“各表”是个假议题》 2011-10

      除了“只是台湾人、决离中国去”的极端台独死硬者外,两岸中国人在地理、文化、历史、血缘、法律上对“一个中国”完全一致。只是在政治上谁是、谁能、谁该“代表”有各自表述。

      粗略看来,这种“各表”,在一个中国内部、在两岸之间:

      不争才怪事。
      血火相拼,生死过节的怨恨,哪能轻易烟消云散;
      几代人隔绝、几十年固持、哪有不开价、议价直接生意成交;
      老习惯改口,总要个说道、总需要时日。
      在成交OK之前,争,都是必然的、正常的,只要不挥拳头、动刀枪,只要不掀桌子、不掀了桌子不再坐拢来。

      争争也无妨。
      谁能代表?
      谁终代表?
      凭实力、凭路线、凭贡献。
      最根本、最终结的是凭老百姓喜怒哀乐。
      两岸都唱“全心全意 “人民最大”。自当不怕人民选择、裁决;自该心虚分族裂国、坏和引战、贻祸家国,青史要留骂名。
      何况,谁就定论不会、不能“共同”代表?

      争争或有益。
      比较才有鉴别,竞争产生活力。
      两拨孝子贤孙,争相比好,乐的当然是老祖先人,赢的最终是“沉默的大多数”兄弟姐妹。
      一国下和平理性的“争”,再争一甲子,还是一个中国。
      简言之,争争无所谓,吵吵无大妨,等等许会好起来。姑且待之也罢。

      然而,生活总不让人太简单,
      有人似乎在把“各表”当成“不接触”的由头;
      在用“各表”抓紧掘进两岸间的鸿沟;
      在用“各表”姑息、纵容、掩护“表独”的坐大;
      在用“各表”葬送国人“同表”的希望。
      这就要求人们对这“各表”予以警惕、进行深究、正本清源。

      四九年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各表”在国际间原本没有大问题。
      两岸都坚持自己是同一个中国且为西方世界以及美国承认、尊重并在中美联合公报等中宣示。
      毛泽东为了“只有一个中国”硬在联合国大门外等待、坚持了二十多年。
      “两蒋”宁忍孤独,至死牢守一中、冷酷制独。
      这种争执,只是信仰、主义的碰撞、颇有血性、尊严的坚持,而没有族分国裂的危情,不见权谋、机巧的自私。

      七一年,潮起潮落时、花谢花开中,被压制、孤立二十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终于登上联合国讲台,中华民国国际法地位宣告终结,历史情景剧翻转一个面继续表演。
      “蒋介石集团”人还在、心未死、理难输,凄风苦雨中自谓不变、旗帜不倒,返联之声未断。
      蒋经国们励精图治、竟将危如累卵、病若游絲之地建得政治开放、经济腾飞、获“四小龙”美誉、如马英九所谓之“新生”。坚持“所表”的蒋经国仍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推手孙运璇还想“以台湾经济起飞经验引领大陆”。
      这时候,台湾的“各表”,势所必然、其情堪悯,所争一中、倒无大碍、且让敬佩。

      只是近些年。台湾的那一“表”有点变味、变质。
      在李登辉“一边一国论”、陈水扁“公投入联”、“去中国化”大动作,菜英文“我是台湾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公开大挑战背景下,马英九“不独”,却常常让独、纵独,“不统”,倒真是实实在在的畏统、避统。其所“表”的中华民国常常与2300万混淆、等同。
      不见大陆这一块,不说统一这码事的“中华民国”与“台湾国”何异?多远?
      这时、这种“各表”,在国际上喊声越大、同气越多,真相越乱、误会越深、独焰越炽、和统越难。
      难道真的要搞到兵戎相见、搞得恩断情绝,搞得各方都下不了台?
      大陆当然不能漠然视之。

      针锋相对外交仗,坚持自己所“表”,否定台湾所“表”,是有点损伤台人面子、会增加离心的情绪,然而又是必然、必须的无奈、来不得半点含糊、犹豫、温情的选择。
      在维护“一中”的大情怀与照顾面子的“小思量”之间,大陆当然难以两全、不会两全。

      当各表之争,从原来一国内两个政治极端面的象征符号之争,异化为两国、一中一台,两岸同属的一中与“就是台湾的中华民国”的争执后, “各表”在在一个中国之外部,在国际上的大多场合具有了实质的意义与尖锐的对立。

      在一个中国内部,这种“各表”,深究起来,却是个假议题。

      在台湾,
      马当局自表一中,却避谈统一、不干统事,能算代表?
      马英九提互相承认,且慢说其或许瞒天过海、暗渡“两国”,既然承认北京,当知自己方尚未、也不能够“代表”整个中国。
      台湾当局把“各自表述”喊得震天响,其实很缺“代表”的真心与底气。

      在大陆,
      “和平统一”取代“战争解放”(当然,“不武”,这仅是对非台独而言)后,大陆自然不会、不能、也没有理由与办法再把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这种政治异类当成消灭的对象。
      “坐下来”、“好商量”,“什么都可谈”,绝非客套话,而是郑重的政治宣示。
      “胡连会”两主席平等尊严具体示范后,人们更没有理由不把台湾视为中国政治的一个方面、统一大业的一个方面。
      在和平统一最急要两岸同心互动时,在两岸由冷渐热、将信将疑时,在台独钻缝觅洞,伺机破坏、开倒车时,老想“唯一”、只唱“合法”,是没找对地方,是没事找事,有点不懂音乐,有点给台独势力攻击统派、维持现状派提供炮弹与口实。
      在一个中国内部,谁代表中国,确实不是政治家自己说了算,不是那一个单方面“各表”了算,不是现在就说了算,而是全民决定、是双方努力、是坐下谈后的结果。
      谈的双方,凭的是天地正气,为的是公众利益,扯的是逻辑道理,仲裁者是全体国人,天然就平等,哪里需要垫高板凳、抬高身姿、装成神圣。

      扛着中华民国的大招牌,你想干什么?
      戡乱、剿匪,开玩笑吧?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谈,那不就是两国论?
      在国门之内,屋檐之下,动辄“唯一合法”、心念“中央政府”,有啥作用。

      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
      是要“奉天承运”、“南面受降”、“一个吃掉另一个”?
      是要国对省谈,姑且不说现实否,逻辑上也怪怪的。

      海峡,不是国与国界。统一,不是国与国统。扯国号何干?
      两岸分隔,源起政治面、政治家的对立,两岸统一,不过政治对立亦或政治家对立的结束或正常化。
      就以“完全统一的中国”为标的,就以“两面”、“两方”为称谓,放手开谈可矣。
      老说合法非法,总提先生后生,蛮扯嫡正偏庶,是不是“小心眼”、是不是没以“人民为大”?
     
     怨偶再聚,总摆尊卑之谱,有助于鸳梦重温?
     兄弟重和,先枪祖宗牌位,这算是兄友弟恭?

      一国以内、两岸中间、谈判之前,扯名号、扯正宗。不仅无益,只能有害。

      扯“各表”者,莫要忘了,你那“一表”中,包含对岸之部分,该将其利益、期望“表”出来。你自己也在对岸“一表”中。两个“各表”对加起来等于零,谁也无法占便宜,只是一场口水战、只让世人看笑话。

      扯“各表”者,真在意“所表”?
      如此,依你所表吧,我仍“#请文明用语#”,待你王师北伐,邀我山城相会,再来北平和谈?
      拿个“一中”样儿看看。
      怎把统一当成了忌讳?

      扯“各表”者,意岂在名号、招牌,在华丽袈裟下之偏安私利、政党私利、选举私利、政客私利。
      然而,这诸多利益与统一后中国的法律、制度、称谓、中央政府、领袖生成等等,自然是谈中之议、谈妥后事。

      岂能在“不统”中保障。
      岂能在“不接触”、“不谈判”中收获?

      台民何辜。
      陆人何暇。
      复兴何急!
      争个空名耗光阴、误大业、祸子孙,岂是中山信徒之所为,民主自由之真谛、中华复兴之急需?

      莫再假了。
      先坐下来再说吧!
      裁判亦或上帝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天人合一 2011-10

  12. 《无统味的“中华民国派”即“暗独”!》
    ——告知岛内陈以信、林为洲及其他人 2022年2月16日

    民进党,将台独、台湾国写进党纲,尽管后来有所谓《决议文》淡化、有“冻结”之议论,其基本是一个台独党。赖清德,公开场合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尽管有“务实”限定词,其大体上也是明着独。蔡英文,尽管头上戴着中华民国帽子,最近又手捧蒋经国牌子,荡起青天白日旗帜,其不认两岸同国的九二共识、自我签名“台湾总统”、带着美国整中国,当然是台独、是借壳独、是戴着民国帽子穿着台湾国裙子明着昭然若揭独。
    国民党内,亦有明独,两国论的李登辉即是代表。

    国民党内,明独之外更有有暗独。
    暗独者,打着“中华民国派”旗号、呼着“支持中华民国”话语,而不行统一中国事情、实际妨碍破坏中华复兴的、不说台独言辞而实质独、效果独也。
    其内涵特征或许如下:
    自谓中国,中国叫“中华民国”(此时此处还算正常、不是独。洪秀柱,张亚中、赖岳谦、陈挥文、唐湘龙们如此说,亦可理解包容观察期待等待之)。
    然后,
    “中华民国”=台湾=2300万=直选最高领导人=同性可婚杀人不死灯塔式;
    “中华民国派”,不再说14亿、不再碰统一题、无所谓复兴事;
    “中华民国派”,反共、黑陆,拒统、抗统,反对一国两制(究竟反对一国还是反对两制故意不清不楚稀里糊涂哄台民);
    “中华民国派”,在美、中之间玩平衡,与美是亲,对陆(更有甚者用“中”字)是和。这与“抗中保台”实际上依靠、带引外人整国人、搞分族裂国的民进党绿独只有程度差异、基本一个调性。
    “中华民国派”,在岛内,打击统派、反对统事,容让台独、讨好绿民,蓝褪绿增、变身绿二,甚至与绿大飙车赛绿。
    诸如此类,或许还有其它属性特征,一言以蔽之:无统味的“中华民国”即“暗独”。

    暗独,与明独异曲同工。因其打着中字招牌,不言一个独字,对内对外,更有欺骗性,自然也就有特殊危害性。
    反独,既要反民进党的明独、台面权势独,也要反国民党内暗独、在野隐性独。
    当然,对台面上的明独,打击、威慑、最终清除剿灭,是必然动作;对台面下的暗独,揭穿、批判、警戒,教育、转化,亦当前急要务。
    陈以信、林为洲,还有其他等,照照镜子、反省反思吧!

  13. 《不统的总统,岂不怪哉!我能让你?》

    有人说:“大陆若放弃国家形式与台湾政治对立,台湾自应持对等原则,放弃相应的国家对立形式”

    天人反问:
      在海峡之间,大陆“两岸共属一个中国”,两会、国共平台、胡连会、胡吴会,胡宋会、各种论坛、协定、那一个地方,大陆是在以国家形式与台湾相对?

      相反,一个不敢大声把中国喊出来的人、一个认为此生难见统一的人,一个时常将所谓中华民国与2300万混同的人,一个把不统当成政纲的人,一个不向13亿相向、促统的人,却始终硬要以国家 形式、以总统身份相对对岸。
      不统的总统,岂不怪哉!   

      还是老话:只要你想统、在统、能统,称国、称总,由你也罢,我陆不愿、不能、不敢以两国相并列,就仍为”匪“吧。
      如是,马面该长了。主导统吧,咱们再来过山城会,还是要说统!

    如果你称国称总,只是为了国际空间,只是为了更加隔离,只是为了不统,这不仅仅在维持“不统”的现状,且是在向独迈进也。
    我陆能不忧心、能放过尔等?

  14. 小马哥,大陆行,说话中有“中华民国”,岛内一片嗡嗡,似乎有了大突破,犹如打了鸡血针。
    唉。
    啥子心态?

    天人有感:
    两岸之间大势决,
    岂容小聪取巧定。
    我劝台人抬望眼,
    反独促统奔复兴。

  15. ——评岛内自傲迷思者
    活在过往叫退步,
    只以绿是非民主。
    灯塔早就崩塌了,
    自傲自慰还几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