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老鄰居馬致義老先生的小女兒。她在繈褓中我就看著她一天天長大,直到大學畢業,然後結婚生子。她嫁給一位波蘭人,跟著丈夫長年工作在德國,現在己經是三個女兒的母親。
她每年都會回台探望她寡居的母親,是很孝順的孩子。因為她是我小女兒童年的玩伴,她每次回台都會到我家來作客,可是我倆很少長談。昨天她帶著母親和她的小女兒一起到我家來探望我。幾十年的老鄰居,我先和她母親張家長、李家短聊了一陣子,最後我才側轉身和她聊起來。
「妳在德國日常家庭生活中都講德語?還是講國語?」我問她。
「都是講國語。」
「孩子們都聽得懂國語嗎?」
「聽得懂。」
「她們會不會講國語?」
「會!」
「妳這次回台己半年多,為什麼住這麼久?」
「主要是帶小女兒來多學點中文。」
「有請人教嗎?」
「有!」
話匣子打開,談到臺灣的教育,她侃侃而談。她批評臺灣的教育很糟糕,把孩子教得不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她說:
「什麼叫“台語“?閩南話是“台語“嗎?客家話是“台語“嗎?都不是。閩南話和客家話都是中原話。原住民的話才是:“台語“。」
她的一席話使我非常驚訝。她還說:
「臺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區,臺灣人卻不在乎!現在有成千上萬的烏克蘭難民逃到德國去,臺灣如果發生戰爭,四面是海,難民往那裡逃?」
孔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真是「後生可畏」!可是這位後生是「旁觀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