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中間,統獨事急,我不扯民主 | 天人合一

台事,焦點、關鍵在統獨。
反獨促統,唯此唯大。

民主,是個好東西;
民主,常常變了味;
民主,能成拒統牌?  

海峽中間,統獨事急,我不談民主,莫濫扯民主。

民主,當然是正確方向。
然而民主在有的人心裡,完等於“自己”做主,完等於且只能是自己的方式。
於是,其民主與“袁世凱”的專制危害同樣。

美國、日本,有人以民主劃陣線、拉圈子,捧臺灣為“明燈”,臺灣有人便暈了頭,不知天高地厚,要扯世界民主全球陣營,要拉幫結夥,對抗中共,阻擋中華復興,自願、自費充當遏華馬前卒。
其實美國這些政客,在意的決非“民主價值”而是“美國第一”。
臺灣,棋子而已、最終必為棄子。

一直以來,島內有人將公民直接選舉最高領導人當成民主的唯一形式,並以此自傲、以此鄙夷大陸、甚至當成拒絕統一的盾牌、攻擊大陸的長劍。
當年,蔡英文從香港反送中事件中撿到槍,在反共、去中、借殼獨的路上撒歡兒衝。

遺憾的是,經過兩蔣反共教育,經過李、陳、蔡、及有反共情緒的馬英九沿襲台獨教科書的多年洗腦,島內不少民眾對兩岸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的差異嚴重誇大,對統一的未來心存恐懼,對陸人的誠懇善意尚存疑慮,而大陸、我共、當政、公知,在理論、思想、宣傳、溝通、解釋、駁謬、打假、正本、撥亂、反正諸多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以致綠獨身批民主外衣、手持民主利器、打出對抗中共的旗幟,即成助選神器。而國民黨,儘管被霸道的蔡英文專制、欺侮、追打得命若遊絲,然其不少老舊政客,為了選票,竟然在香港事件上,不顧事實、不問緣由、放棄基本的法律常識,跟著蔡氏起哄大陸、攻擊中共、潑汙一國兩制。

情況顯示,民主,在島內這個惡爭爛鬥死磕的政治茶壺中,已經嚴重異化變質,它甚至已經成為了“台獨者進攻大陸之矛、滯統者遮掩不拒統之盾、良善者麻木迷魂之湯、主統卻又怯懦無為者良心難安自慰與解脫之辭
在民主與統一關係問題上,必需揭偽、打假、撥亂、反正。

對「海峽中間,統獨事急,我不扯民主 | 天人合一」的一則回應

  1. 《统一时不我待,在海峡中点,我不谈民主》

      民主是个好东西,因为有真正的民主,中国人为民主已经奋斗牺牲了近百年。
      在当今大陆,无论怎样说民主,我都参与、支持亦或理解、容忍。
      我不认为大陆的所有东西可以永远一成不变。

      民主可成迷魂汤,因为民主常常被滥用。
      希特勒是民主直选上台的。
      泰国的黄衫军、红衫军为“民主”你方唱罢我登场,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民进党徒们为一个巨贪大蠹竟然以民主之名要攻占巴士底(土门)监狱。
      民主在当今中国,公婆各理,一时半会尿不到一壶。而统一时不我待。
      在海峡中点,统独事急,我不谈民主。

      2010-04

  2.  《民主,统一进程自然之结果,而非统一行为之前提、分离状态之借口》

      在统一的进程中,相互变、是必然的,相互让、是必需的。永不改变”是僵化,“什么都对”是笑话,自己不变,只要人家万变是蠢话。

      两岸的对立、差异在共和中消除、化解、互补。
      两岸在和平比较中互变,在良性竞争中共进。
      大陆的“民主”,当然也在这互变、共进之行列,只不过,它是统一进程自然之结果,而非统一行为之前提、分离状态之借口口。
    2008年

  3. 《滞统纵独,这不叫民主、这只是在装进步》

      空心岁月先生好:
      首先申明,我不认为大陆的民主、制度及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十全十美,就可包打天下,就已成为金科玉律的“模式”。
      我主张民主。包括台湾、包括大陆,都需要再民主、再进步。
      只不过,说民主,各自应该去天安门广场或中正纪念馆前。
      我反对的是在海峡中点“扯”民主,反对“先民主了再说统一”。

      台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当年分隔,成因党争。
      当今不统,僵在党利。
      与民主何干?

      我长期担心、反对、揭露的是“以民主、制度之名‘不统’、拒统、滞统、甚至于隐独、渐独。

      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在没有民主、人权、自由这些词的时候,似乎就有了和、有了合、有了政治共和。  
      结束六十年海峡隔绝的惨剧,了却近一百年血火党争的人祸,终结几百年贫弱落后的屈辱,开启不同政治面共生、共和、共荣的万世太平,这正是中国人、全球华人的最大期盼。
      实现这期盼,正是最大民主?

      台湾有人坚持“不统”,拖着十多亿人“有生之年看不到统一”,甚至背叛绝大多数中国人求统的民意, 滞统纵独,
      这不叫什么民主、这只是在装进步?
      先生细细体味一下吧

      天人合一2011-5于炎黄论坛

  4. 《撕開以“民主”拒绝甚至对抗統一的畫皮具有非常意義》

      直接票選最高領導人,
      是岛内有人自我感覺良好、詬病大陸政治、并且無限膨脹為對抗、進攻大陸政治的利刃,
      也是大陸一些自我輕薄的半吊子政客公知政治虛怯的原因。
      揭穿此畫皮,對兩岸、對統一,有重要意義。

      在下正宗內陸人、共產黨人。
      在下并未將台灣趨獨的全數責任推給大陸當局。
      在下當然知道,台獨、以及馬不統、馬反共、以及其它一些“懦弱的統者”們對台灣趨獨的貢獻。

      然而,在下仍然檢討:
      在統一問題上打主場的大陸政治上應當有更積極的作為;
      在經濟讓利的同時,在政治讓、和方面有進一步的空間;
      尤其是不能頭頭痛醫腳,甚至把“先經後政”搞成“只經不政”。
     
     在下主張:
      台海病根在政治、在權力,在官場、在政客。
      不抓住這個核心,不徑奔政治統一主題,分歧不會自然消失,政治反而漸行漸遠。

      在下以為:
      大陸政治被動,或許緣由政治不自信、缺底氣。
      台灣政治賴皮,也許在於政治太自負,缺自明。
      因此,撕開以“民主”拒绝对抗統一的畫皮具有非常意義。

      2017年5月

  5. 天人合一 在海峡中点,我不谈民主系列:

        《“先民主了再说统一”? 莫成迷魂汤》

      有一种说法:“谈统一可以,先民主了再说”。
      这是错误和有害的!

    第一,“民主”不是台海问题的本质成因

       尽管当年老毛以民主之旗讨蒋,蒋团队也确实专制、独裁、腐败而败退台湾,民主的和风在延安、在西北坡、在北京好象温度还高点。
      但内战、分隔、以及蒋经国的“三不”,问题好象不在谁民主的多寡,而在两大阵营或多或少都缺少“共和”:

      都太执着已方的成见,
      都迷信枪杆子的效力,
      都陷于非黑即白、汉贼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极端,
      都忽略了退后一步天地宽的常理,
      都难淡忘是非对错、名分的纠缠,
      都太多利益和权谋的考量。
      “先民主了再说”,是寻错了难统的病因。

       第二,两岸的“民主”、“制度”,没有天壤的差距

      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复兴期也。两岸同源、支流有异,然一江春水向东流,方向未必不同、目的未必相异、现在正在趋同耳。
       诚如宋楚瑜所言:
      “经过60年的不断冲突和曲曲折折,最后两岸都走回同样一条路,那就是要照顾农工,以民为本,在经济上走向均富,在政治上走向廉能政治,在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在世界上追求大同的理想,这不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
      “两岸在走过曲曲折折、血雨腥风的60年,最后都在追求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民主。共创两岸双赢,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复兴,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那种忽视两岸之大同、夸大两岸之小异,视草芥为巨舟,看闾里为胡越,拒同胞如寇仇,是小知当大知、今人仍抱残守缺之旧人也。
      况且,台湾的“民主”就十全十美?

       多党竞争、官员直选,实在了公民的权利、增加了执政者的约束;新闻活跃、媒体发达、第四权到位,多元声音得以表达,极端的官员和和政党不便随心所欲;军、警、法与政党、政治、行政相分离,司法独立得到了尊重与大体上的遵守,公民与纪律部队的法制观念和作为比较成熟等等。这些都是大陆要学要赶的。
       但是,台湾的“优质民主”好象仍未摆脱中国旧政治党争恶习:
       “党同伐异、不问是非;
       成王败寇、不择手段;
       睚眦必报,不讲宽容;
       斩草除根、不留余地;
       唯我正确、不知反省;
       党利至上,不顾大局
       小利至上、不顾长远;
       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君不见,面对昭然已揭的滔天巨贪,民进党诸公面无羞色,宁可毁党也要死扛硬傲,嗜臭如香。这那里有是非黑白?
       君不见,陈水扁在两颗子弹声中弹冠相庆,吴敦义在绯闻录音后黯然退场,这就是天理公义?
       君不见,神圣的议会殿堂,耳光翻飞、臭鞋乱舞,成了泼妇悍夫的斗鸡场。难以理解,代表选民议事的地方,竟然因少数人霸占主席台而长期议不成事。这算尊重多数?
       君不见,面对疫情、面对风灾、面对金融风暴,岛内朝野稍息过战火、曾有过协商,在共赴急难?

       除了做秀、还是做秀;
       除了攻讦,只有攻讦;
       除了反对,就剩反对。
       如此“民主”,足以谋国、可能兴邦、是在为民?
    不成熟的直选,多造就媚俗化的政客、短视化的政策、“茶壶里的风波”,难敲响老成谋国、见微知著、雄才大略的黄钟。

       “旧党争恶习会将“民主”异化。
        没有“共和精神”的“民主”,与过去几十年发动多数斗争少数有何差别?
        不尊重选票结果,不间断的阻断议会议事,和阶级斗争城里不行到山里打游击哪里有两样。
        不讲政治活动规则,动辄上街、堵路、把门,活捉、火烧、炮轰,大陆文革早已演过。
        台湾的朋友也不要太自傲、太自负、太自蔽了。

      大陆的制度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一个党说了算,自上而下安官员,选举往往走过场,新闻管太严,司法欠独立,腐败较严重,潜规则多盛行等等。这都不令人满意、这都需要改革改进。台湾人不说,大陆人也心知肚明。
       但是,大陆八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以人民特别是基层百姓为出发点,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大政咬定青山不动摇,汶川大地震表现出的举国体制、大国优势,应对沙斯、猪流感、金融风暴的立行立动,特别是对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平统一、中华复兴崛起的坚决担当、坚持、守护和不懈奋斗,对台湾同胞、台湾当局的长期尊重、忍耐、等待、关爱。就不值台湾朋友一哂?!

      第三,统一,不需要理由,不应设前提

        统一,
        不是头人祖坟冒青烟,
        不因诺贝尔有奖励,
        也不是为了“天王”“干将”扬名立万分权位。

      统一,
        缘自黄河,长江、
        缘自皮肤、血液,
        缘自孔子、孟子,
        缘自唐宗、宋祖,
        缘自释伽牟尼、基督耶稣、天地鬼神,
        缘自一切渴望平安、幸福的众生,缘自马老先生辈的在天之灵。

      统一,
        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最终洗涤,
        是中国人几千年极端斗争血火史的快意落幕,
        是几百万内战英灵与冤魂早该享用迟到的牺牲,
        是49年翻江倒海上千万离散人儿的痛恨情愁根本的慰藉,
        是两岸忠贞不渝的“潜伏”者阳光生活的正常回归,
        是彻底拆除台独这祸国殃民的毒瘤,
        是实现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
        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荣耀的腾飞正式起航。

       统一,
        也许不过就是中国人到中国的地方不再需要审批和签证,
        不过就是大陆的学生与台湾人恋爱结婚不会“被退学”。

       统一,当然不需要理由。
      
       就绝大多数国人来看,富足、安定最具迫切性,统一、强盛最具全民性。
       民主,在两岸有不同的机缘、轨迹,条件,认识、关注程度,以及评判标准。
      
      怎么可以“台湾像大陆、大陆像台湾”才能够统一?
      怎么可以把一个国家内部部分政治派别、人物的觀點、一时半会扯不清、搞不明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东西替代、或优先于全民和平、统一的意愿?
      怎么可以把一方的“生活方式”强要求另一方、且凌驾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神圣大目标之上。

       给统一设置“民主”前提,给这前提定下时间表,战术系以攻为守、回避统一压力的虚晃一枪,效果想引发争论,目的在混淆是非,实质是滞统、拒统,是在重蹈六十年、八十年前的极端斗争的覆辙,是在延误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第四,两岸的差异通过“共和”化解或共存

       大自然没有一片相同的绿叶,人世间怎能只存在同一种思想、制度、与生活方式。
       差别产生竞争,比较显示优劣,多样性是世界的本质。
       多样性的东西共生、共和才是人类的方向和出路。

       统一,
        不是27年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不是49年的“解放、收复、回归”;
        更不是现在台独诬称的“纳降,征服、并吞”;
        也不是一些人希望、一些人又担心的“一方独大、一岸为主、一制独存、整碗全端”。

      统一,
      是台湾、大陆,中国这两个政治面极端对立的结束、相容、共生、共和。
    是兩岸四地加海外華人五方共襄盛舉、共建完全統一的的新中國、共享民族复兴大荣耀。

        在统一的进程中,相互变、是必然的,相互让、是必需的。
        永不改变”是僵化,“什么都对”是笑话,自己不变,只要人家万变是蠢话。
        两岸的对立、差异在共和中消除、化解、互补。
        两岸在和平比较中互变,在良性竞争中共进。

        大陆的民主,
       当然也在这互变、共进之行列,
       只不过,
       它是统一进程自然之结果,而非统一行为之前提、分离状态之借口。
      
    “先民主了再说统一”?
        莫成为隐独者进攻之矛、滞统者遮掩之盾、良善者迷魂之汤、主统却又怯懦无为者良心难安自慰与解脱之辞。

    天人合一 09年12月答天涯网友

  6.  《“先民主了再说统一”? 莫成迷魂汤》

      有一种说法:“谈统一可以,先民主了再说”。
      这是错误和有害的!
    第一,“民主”不是台海问题的本质成因

       尽管当年老毛以民主之旗讨蒋,蒋团队也确实专制、独裁、腐败而败退台湾,民主的和风在延安、在西北坡、在北京好象温度还高点。
      但内战、分隔、以及蒋经国的“三不”,问题好象不在谁民主的多寡,而在两大阵营或多或少都缺少“共和”:

      都太执着已方的成见,
      都迷信枪杆子的效力,
      都陷于非黑即白、汉贼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极端,
      都忽略了退后一步天地宽的常理,
      都难淡忘是非对错、名分的纠缠,
      都太多利益和权谋的考量。
      “先民主了再说”,是寻错了难统的病因。

       第二,两岸的“民主”、“制度”,没有天壤的差距

      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复兴期也。两岸同源、支流有异,然一江春水向东流,方向未必不同、目的未必相异、现在正在趋同耳。
       诚如宋楚瑜所言:
      “经过60年的不断冲突和曲曲折折,最后两岸都走回同样一条路,那就是要照顾农工,以民为本,在经济上走向均富,在政治上走向廉能政治,在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在世界上追求大同的理想,这不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
      “两岸在走过曲曲折折、血雨腥风的60年,最后都在追求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民主。共创两岸双赢,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复兴,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那种忽视两岸之大同、夸大两岸之小异,视草芥为巨舟,看闾里为胡越,拒同胞如寇仇,是小知当大知、今人仍抱残守缺之旧人也。
      况且,台湾的“民主”就十全十美?

       多党竞争、官员直选,实在了公民的权利、增加了执政者的约束;新闻活跃、媒体发达、第四权到位,多元声音得以表达,极端的官员和和政党不便随心所欲;军、警、法与政党、政治、行政相分离,司法独立得到了尊重与大体上的遵守,公民与纪律部队的法制观念和作为比较成熟等等。这些都是大陆要学要赶的。
       但是,台湾的“优质民主”好象仍未摆脱中国旧政治党争恶习:
       “党同伐异、不问是非;
       成王败寇、不择手段;
       睚眦必报,不讲宽容;
       斩草除根、不留余地;
       唯我正确、不知反省;
       党利至上,不顾大局
       小利至上、不顾长远;
       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君不见,面对昭然已揭的滔天巨贪,民进党诸公面无羞色,宁可毁党也要死扛硬傲,嗜臭如香。这那里有是非黑白?
       君不见,陈水扁在两颗子弹声中弹冠相庆,吴敦义在绯闻录音后黯然退场,这就是天理公义?
       君不见,神圣的议会殿堂,耳光翻飞、臭鞋乱舞,成了泼妇悍夫的斗鸡场。难以理解,代表选民议事的地方,竟然因少数人霸占主席台而长期议不成事。这算尊重多数?
       君不见,面对疫情、面对风灾、面对金融风暴,岛内朝野稍息过战火、曾有过协商,在共赴急难?

       除了做秀、还是做秀;
       除了攻讦,只有攻讦;
       除了反对,就剩反对。
       如此“民主”,足以谋国、可能兴邦、是在为民?
    不成熟的直选,多造就媚俗化的政客、短视化的政策、“茶壶里的风波”,难敲响老成谋国、见微知著、雄才大略的黄钟。

       “旧党争恶习会将“民主”异化。
        没有“共和精神”的“民主”,与过去几十年发动多数斗争少数有何差别?
        不尊重选票结果,不间断的阻断议会议事,和阶级斗争城里不行到山里打游击哪里有两样。
        不讲政治活动规则,动辄上街、堵路、把门,活捉、火烧、炮轰,大陆文革早已演过。
        台湾的朋友也不要太自傲、太自负、太自蔽了。

      大陆的制度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一个党说了算,自上而下安官员,选举往往走过场,新闻管太严,司法欠独立,腐败较严重,潜规则多盛行等等。这都不令人满意、这都需要改革改进。台湾人不说,大陆人也心知肚明。
       但是,大陆八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以人民特别是基层百姓为出发点,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大政咬定青山不动摇,汶川大地震表现出的举国体制、大国优势,应对沙斯、猪流感、金融风暴的立行立动,特别是对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平统一、中华复兴崛起的坚决担当、坚持、守护和不懈奋斗,对台湾同胞、台湾当局的长期尊重、忍耐、等待、关爱。就不值台湾朋友一哂?!

      第三,统一,不需要理由,不应设前提

       统一,
        不是头人祖坟冒青烟,
        不因诺贝尔有奖励,
        也不是为了“天王”“干将”扬名立万分权位。

      统一,
        缘自黄河,长江、
        缘自皮肤、血液,
        缘自孔子、孟子,
        缘自唐宗、宋祖,
        缘自释伽牟尼、基督耶稣、天地鬼神,
        缘自一切渴望平安、幸福的众生,缘自马老先生辈的在天之灵。
      统一,
        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最终洗涤,
        是中国人几千年极端斗争血火史的快意落幕,
        是几百万内战英灵与冤魂早该享用迟到的牺牲,
        是49年翻江倒海上千万离散人儿的痛恨情愁根本的慰藉,
        是两岸忠贞不渝的“潜伏”者阳光生活的正常回归,
        是彻底拆除台独这祸国殃民的毒瘤,
        是实现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
        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荣耀的腾飞正式起航。

      统一,
        也许不过就是中国人到中国的地方不再需要审批和签证,
        不过就是大陆的学生与台湾人恋爱结婚不会“被退学”。

       统一,当然不需要理由。
      
       就绝大多数国人来看,富足、安定最具迫切性,统一、强盛最具全民性。
       民主,在两岸有不同的机缘、轨迹,条件,认识、关注程度,以及评判标准。
      
      怎么可以“台湾像大陆、大陆像台湾”才能够统一?
      怎么可以把一个国家内部部分政治派别、人物的觀點、一时半会扯不清、搞不明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东西替代、或优先于全民和平、统一的意愿?
      怎么可以把一方的“生活方式”强要求另一方、且凌驾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神圣大目标之上。

       给统一设置“民主”前提,给这前提定下时间表,战术系以攻为守、回避统一压力的虚晃一枪,效果想引发争论,目的在混淆是非,实质是滞统、拒统,是在重蹈六十年、八十年前的极端斗争的覆辙,是在延误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第四,两岸的差异通过“共和”化解或共存

       大自然没有一片相同的绿叶,人世间怎能只存在同一种思想、制度、与生活方式。
       差别产生竞争,比较显示优劣,多样性是世界的本质。
       多样性的东西共生、共和才是人类的方向和出路。

       统一,
        不是27年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不是49年的“解放、收复、回归”;
        更不是现在台独诬称的“纳降,征服、并吞”;
        也不是一些人希望、一些人又担心的“一方独大、一岸为主、一制独存、整碗全端”。

      统一,
      是台湾、大陆,中国这两个政治面极端对立的结束、相容、共生、共和。
    是兩岸四地加海外華人五方共襄盛舉、共建完全統一的的新中國、共享民族复兴大荣耀。

        在统一的进程中,相互变、是必然的,相互让、是必需的。
        永不改变”是僵化,“什么都对”是笑话,自己不变,只要人家万变是蠢话。
        两岸的对立、差异在共和中消除、化解、互补。
        两岸在和平比较中互变,在良性竞争中共进。

        大陆的民主,
       当然也在这互变、共进之行列,
       只不过,
       它是统一进程自然之结果,而非统一行为之前提、分离状态之借口。
      “先民主了再说统一”?
        莫成为隐独者进攻之矛、滞统者遮掩之盾、良善者迷魂之汤、主统却又怯懦无为者良心难安自慰与解脱之辞。

    天人合一 09年12月答天涯网友

  7. 2016-08
       《台独不是民主,分裂岂能自由》

      有消息,双城论坛,柯文哲回应沙海林“九二共识”发言时说“理解大陆方对有些政策的坚持”,同时“望陆方了解台湾对民主自由的坚持”。

      这里,深绿的柯文哲不仅依然回避了对“九二共识”共识的认可压力、而且狡猾地转移两岸最根本的话题,将统与独、中国人与非中国人、依宪(不管那岸那家)促统与违宪搞独的问题含混成对“自由民主的坚持问题”。

      如此一来,台独,分族裂国,不是违宪违法,不是玩命玩火,不是侵犯护统者的权力自由,不是对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背离,不是对抗日牺牲者的亵渎,不是对十三亿多数的欺凌,不是对2300万少数的惹火伤害,而成了其为所欲为的权力,有了点“不自由,毋宁死”的慷慨,这,不仅于岛内一些隐独者、拒统者找到了理由,也让大陆一些内心里不在乎统一复兴只在乎风云突变者提供反共反当局的牙慧。

       其实,
      柯说与沙言,风马牛不相及。统独问题,宪法法律问题、守法护法与违法犯罪问题,与民主、自由,没有一毛钱联系。

      其实,
      “民主”,不是两岸问题的实质。两岸问题起源、久拖不决症结,均在恶斗、在背离共和精髓的恶争政治,台湾的选战“割喉”与议会全武行即为例证;
      “自由”,不是两岸拼命的理由。大陆人自有自己的活法,从未想过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台人,两制,各玩各去,谁碍你自由!

      其实,
      许多时候,海峡之间,民主、自由、权力、生活方式的话题已经异化变味, 成了隐独者进攻之矛、滞统者遮掩之盾、良善者迷魂之汤、懦弱统者开脱之词。

      其实,
      两岸共和统一,正是最大民主,才得最大自由。

      其实,
      台獨無出路,分裂失自由

     

  8.  2016-08 
     《台獨無出路,分裂失自由》
     
      蔡英文在“同”、“異”上饶舌許多年了。
      這次為了胜選,始終躲閃“九二共識”,不直接否認,卻將其作為“非唯一選項”,將“獨”的選項推給台灣“人民選擇的自由”。
      心獨不敢明言,可憐之至;
      懼禍推給人民,可惡之極。
      當英蔡文將獨以自由選項作旗幟自以為得計時,其可曾想過,
      統,也是、更是全中國人甚至包括全球華人的自由,
      當統、當然包括武統、不擇手段統的自由與其獨的自由碰撞時,
    其拿什麼“維持現狀”,拿什麼玩其自由。
      
      不放棄獨意、不回歸一中、其面臨的是地動山搖、最終完全沒有自由。

    附舊帖:
      《民族、国家,岂能“不同”》
      
    蔡英文提出两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吕秀莲“没听懂”,岛内掀风波,北京屏息观察,网民疑、盼交加。
      在下真希望“盼”终胜过“疑”也。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不同的政治面,自然应当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相互竞争的空间。
      以“和”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考量的“不同”与“求同”都是正常、正确的。
      在下正是基于此提出了“在一个国家内,不同政治面政治共和,两岸、四地、五方(加海外华人)共襄盛举、共建完全统一的‘中华共和国’的共和统一观”。

      但是,民族、国家,岂能“不同”? 
      心怀独念,将两岸视为“两国”、“一边一国”、“特殊国与国”,霸着祖屋的一间厢房搞“为主”“为大”,挟持小部分同胞对立、对抗大部分同胞,砸神龛、拆祠堂、毁宗庙、去祖宗化,只是“战”,岂是“和”,又哪能“和”?
      
      将“不同”视为两岸现存的政治、制度、情感差异,保持“不同”,不搞“谁吃掉谁”,不搞“天翻地覆”,不搞“一蹴而就”,让时间和发展去容异、化异、生同。
      这不正是“两制”。
      哪怕这“两制”“真的再想活他五百年”。
      牢记民族、国家最大的“同”、最根本的“同”,力求两岸固有的同,让损同的靠边、能“同”的先同。
      不正合马老先生们的“化独渐统”?
      不正是“国统纲领”的“终极统一”?
      不还在中国完全统一之进程?
      不正是全球华人的最盼?
      不正是这纷扰世界的急需?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明心见性,符天道、合自然、顺民心、持公意,怕才能登堂入室、理解其真谛,光大其神髓。
      心处一隅、计算一时、只为选举一事,左支右绌、言不由衷、、适足贻笑大方之家;
      巧言令色,瞒天过海,又怎能哄人到久远。
      历史分手处,差异其实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和与战、兴与亡、荣与辱,一念之差、一词之异、一意之释、一步之遥耳!
      哪里必须同?
      哪里不可异?
      以理性、知识面世的英文博士,真应该三思慎行也?

    天人合一2011年3月

  9. 《台独,不是艺术; 艺术,沾独即为罪恶》
         ——分族裂国,不是艺术,是祸患、是罪恶

      天涯论坛,有帖子称“台独立委呼吁 :
      政治和艺术分开,希望大陆网民不要抵制台湾艺人”。

      天人合一有言:
     
      在一个国家内部,人群多样、视角差异、利益冲突、众口难调,各人有各人念的经,自然、正常。
      允许不同的政治面共生共存,必然、应当;
      允许不同的艺术百花齐放,必然、应当。
      政治与艺术,有平行,亦交叉,分开、结合,咋个说皆有一定道理。
      
      政治,虽为生活的重要,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不应因政治而排斥生活的其它,如艺术;
      政治,常常体现部分人的激情,短时段的认知,就象一个未怎么定型多变的少年,当然更不能取代整体人群、长时段认知,缓变成熟的中年甚至老年。
      因此,在下一定角度程度认同政治与艺术分开,让政治的子弹单独飞一飞。

      然而,当今,两岸之间,矛盾急所、大多数问题的起点要点难点在统与独。
      统独问题,是宪法、法律问题,而非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意见生活方式的问题。

      闹独立,搞分族裂国,与一个国家、民族内部不同人群的喜怒好乐,不同阶层的利益歧见,不同政客治理观点的分歧、对立、甚至冲突,哪怕如台湾岛内挥拳头吐口水霸占主席台的议会全武行,甚至与当年国共党争的所谓命运、道路、路线、阶级斗争、战争,依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
      台独们正是把在后者、由宪法承认、保障的一个国内部不同政治面的政治权利与前者、由宪法与法律否定的分族裂罪国行相混淆。而且将其用民意、民主进行包装、伪装。  
      该“台独议员”“希望大陆网民不要抵制台湾艺人”,或正是这种“包装、伪装”下的装扮“小可怜”。
      
      对此,大陆网民,当有清醒的认识,并正义回复:

      分族裂国,不是政治,
      其违背天理、时势、人伦、祖训,
      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民意、民主,
      违犯(不管两岸哪岸)宪法、法律,
      是犯罪,是祸患。

      台独,不是艺术;
      艺术,沾独即为罪恶。
      即在所有中国人抵制、遏制、反对、打击、消溶、必要时断然处置之列。
      希望台湾艺术工作者及所有台湾同胞深刻体味、共同行为之。

  10.    《两制、良制,在国面前,都是小儿科》

                   ——评陈长文、汪毅夫两制、良制争论

       近日,看了三篇文章,
               一篇,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日前在中評網刊發的《“一國良制”非良策》,
          一篇,海基會首任秘書長、“一國良制”提倡者之一陳長文律師第二日在《中國時報》《敬回汪毅夫先生〈一國良制非良策〉》,
        一篇,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兩岸關係所所長朱松嶺《汪毅夫與陳長文是一國兩智》。

      汪文简洁明了“一国良制”非良策也!
      其理一,“良制”可以是说不清、道难明、争难完的事。对此在下完全赞同,只是其引用鲁迅的故事有点太刺骨或让人受不了。
      其理二,“一国良制”是为杯葛“一国两制”而提出的。历史脉络清晰,准确,认可。然而汪文推导出“由于它的出发点是扺制“一国两制”,因而它是完全消极、完全不可取的意见”,便有点不全面,欠考虑,不可取了。只要不独,只要在说统,皆有积极面,皆有可取处。因为提出的目的不纯,便全盘否定“良制”甚至见不得“良”字,难以服人尤其是不明就里初听“良制”之人。汪大官人,还需沉稳点。
      遗憾的是,汪文到此便止了。既没有理直气壮捍卫大陆现在制,也没有真正说清“包容两岸制的制”本来就是良制。也许不少大陆公知内心还是少一点制度自信吧!说起己制便脸红心跳言低。 

      朱文,因为尊敬前辈而只能打酱油。奉承、高帽,隐晦中还是说出“一国良制” 確實是為了抵制“一國兩制”, “先良制,後一國” 恐怕只能為“拒絕統一”尋找借口、充當托詞。

      汪朱两文,皆不过瘾。针对陈文,干脆用在下几篇旧帖子一评吧。
      旧帖子之前,引用陈先生的原文先小聊几问

       陈文说:
          “德國統一的事實證明,只有好的制度統一壞的制度,而壞的制度必須接受好的制度”。
        顺着陈先生说法,是否也可用四九年人民胜利的事实、用今日中国步入G2引领、主打中华复兴的事实证明大陆制度之良善有效而台式必须接受陆式?
        陈先生可否回首以下几个现象,前几年,岛内,民进党在野,野蛮议会厅,加上王金平放水,马政府所提议案基本被恶行阻挡。这,没有“少数服从多数”,也算民主?
    现在,民进党当家,国民党斯文,岛内议会议事,何时真正协商?
    一句“一事不二议”,容得你少数在野党些微异议? 这,不叫专制?
    再有陈水扁巨贪,民进党以一个党的力量死抗硬撑,是为进步?
    更大者台湾停滞大陆腾飞与各自制度没有正联系?

      陈文说: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國家統一必須是人民「需要美好生活」的統一,而這也就必然包括制度的統一”。
          只要说统,总体不错。
          问题在“制度的统一”如何讲,清一色、一个样、尽相同?同到啥程度?以谁为标准,谁来当裁判。当年南北议和、张学良易帜,制度尽同了。

      陈文开出了良制的几个特征,尽管其或许隐含着非议否定大陆制且让大陆公知心跳的元素,我也赞成,我不认为大陆制度不该进步。
           然而,良制特征,仅此远远不够。
          至少,需要强力保证国不分族不裂,需要保证政治活动不只是政客夺权斗争,需要保证社会安定平安和平。
          就在陈先生们几十年良制的自诩、自傲中,台独愈演愈烈,“中国”快要搞没了,还不醒醒吗?

       陈文说一国两制是锯箭法。
           其前瞻“不彻底”而可能遗留的隐患,其也有香港有乱作依据,然而这是对一国两制的严重误读乱比喻。
      从现实、小处看,何不将一国两制、看成两牛拼死相抵,拉开后并驾齐驱?
        何不解读为不争论、试试看、比比看?
        再高远点、简单点,其不过就是“不同政治面政治共和制”?
         一国两制,相对一岸叫两制,就统一的国家言,“两制共和”,不就是一种良制?

       陈文说,“先良制,后一国”。 
        显然是拒统法,其隐含大陆非良制,非得大陆先要与台湾一个样。
        抱歉,在下对此论历来反胃,十年前即有帖《先民主了再说统一,莫成迷魂汤》,批判其为“隐独者进攻之矛、滞统者遮掩之盾、良善者迷魂之汤 ,私心者滞统而又良心不安的开脱之辞”。
        后面上专帖。这里只弱弱地问一声,这些年来,台湾的良制论者们,为统一做了什么,两岸政治近了几许,岛内独雾可有消减?
        答案负面,则此论破产。

    附论一:
          《两制并存即最良制,两制磨合终成良制》

      正經話先生提问:
      既然一国两制只是统一过渡形式,
      实质、最终是一国良制。
      為何不現在就提出和平統一,一國良制?

      天人合一回复:

      国,既是今人享用的,又是先人传下的,更是后人依托的。
      今人不该辜负先人,更要对得起后人。

      制,有先人遗传,也影响后人,然更多为今人的认知、情绪。
      人与人,视角不同,利益有异,对制的认知、坚守、当然难同样,对制的争议、争执、甚至斗争,具有恒久性、长期性。

      然相对于国,制,仅具暂时性、短期性、未经验证性。
      制在国前,小儿科也。

      几千年辉煌荣耀也罢,血泪情仇、累累白骨也罢,中国,只有一个。
      维护祖宗产业,遗留后人祥和,才是做人的本分。
      国,当然具有压倒性的首要意义。

      制,国人相争久矣、烈矣、惨矣!
      辛亥以来,内战四十年、几多尸横遍野,对峙一甲子、几多离恨别愁。所争,即所谓制。
      然而,当年所争者,分歧今还在?对立真水火?
      一众返乡热、一浪台商潮、一曲胡连会,一纸三通文,一把黄埔泪,百年制争史,尽付笑谈中也!

      制,今人认知仍有异、难尽同。
      资社之争虽式微,左右、快慢、蓝绿,何处、何时没有制争?何时能够终结制争?
      因异即争,因争便分、插杆旗便自立,划个道就不让人进。不要说国,还能有省、有市、有乡,甚至有家?干脆回到山洞、丛林去吧吧!!!

      国,恒久、实在;
    制,短暂、虚幻。
      制在国中存,制有异,因国而大同,小异、相容;
    制优劣,同国才比较、竞争、互补、共进、共荣。

      继续制的争执,是不吸取历史教训;
      只以己是,总以人非,以己见己制加诸对岸,是不尊重两岸客观情势,不尊重对岸人民;
      非要在制上立马分出个优劣,是无视两岸的复杂情势,近乎狂妄、无知、不智。
      以所谓制自立门户、分族裂国,愚蠢、私心、不负责之玩火自焚。

      两岸两制,孰优孰劣?
      比比吧!
      看看吧!
      缓缓吧!

      两制并存,本即良制。
      两制磨合,终成良制。

      天人合一2014年10月回复两岸同胞网网友

    附论二
         《“先民主了再说统一”,莫成迷魂汤 !》
    附论三
          《统一的旗帜,政治民主?还是政治共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