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從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已經歷3位總統,頗有些類似的形態。總統都任滿兩屆8年才卸任;總統的第一任期都較上軌道,至少差強人意,但是第二任期都荒腔走板(參見《總統第二任期有魔咒?》),造成廣大民怨,因此總統任滿卸任時,執政黨都慘敗於在野黨而輕易實現政黨輪替。
回顧扁、馬的時代。陳水扁的第二任期,他和妻子的貪瀆洗錢事實逐漸被揭露,導致百萬「紅衫軍倒扁」上街頭。馬英九在第二任期時,民進黨在背後支持的「太陽花學運」佔領了立法院及衝入行政院。
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雖然沒有上述扁、馬第二任期同級的爆炸性事件,卻是惡政不斷,包括:關閉中天新聞電視台,開放美國萊豬肉進口,台鐵太魯閣號列車發生49人死亡的出軌意外,多名民進黨政客被判定論文抄襲,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和新竹市都爆發公共工程品質低劣,台南市議會的民進黨正副議長因賄選被起訴等等。蔡的施政並不比扁、馬好,但是這次總統大選看來不像扁、馬卸任時那麼容易政黨輪替。幾天前的南投立委補選,國民黨輸掉一向藍大於綠的南投選區,就是明顯的徵兆。
不再容易政黨輪替的一個原因是民主疲乏,出現在全球很多地方。起初,一個政黨施政不佳,民眾很期待政黨輪替,認為更換一個政黨會比較好;然而經過幾次政黨輪替之後,民眾發現換來換去都差不多,就不再那麼期待政黨輪替了。民進黨的施政是很爛,然而換成國民黨也未必有多好,民眾於是無所謂了。
不容易政黨輪替的另一原因是現在多了一個民眾黨,必定推出柯文哲參選總統,形成三腳督,有利於執政的民進黨。假使只有藍、綠兩黨,民進黨因失政而喪失的選票幾乎全會轉到國民黨,現在則部份會轉到民眾黨,導致國民黨的得票比較不容易追上民進黨。
藍、綠兩黨都親美,但國民黨較親中,而民進黨較反中。過去中美關係友善時,美國不會偏袒國民黨或民進黨,現在中美成為競爭對抗關係,美國自然偏愛跟它一樣反中的民進黨。美國一向對台灣有影響力,這自然有利於民進黨的勝選繼續執政。
扁、馬兩位總統都任滿兩屆8年才卸任,卸任時執政黨都慘敗於在野黨而輕易實現政黨輪替。蔡英文的施政並不比扁、馬好,然而與以往很不同,由於民主疲乏、多了民眾黨、以及美國偏愛民進黨,這次總統大選絕不像扁、馬卸任時那麼容易政黨輪替,國民黨甚至還稍居於劣勢。明瞭這點,國民黨內真不該多人力爭總統提名,應該無私的推出最有機會勝選者,然後精誠團結全力求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