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文化的關聯 | 殷正淯

我最近剛好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且我跟一位大陸的學者型官員討論過這個問題。

現在中國大陸要推動的,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出可以重新詮釋屬於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觀。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已經退到參考性問題上。老黨工一直以為大陸信奉的是馬克思與列寧主義,但毛澤東只是拿這兩塊招牌完成打倒國民黨的目的,實際上目的達成之後,這兩塊招牌什麼時候要卸下來,就是個說法的問題。

所以鄧小平思想中就提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概念。什麼叫作「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可以類比為佛教中國化。現在中國的佛教信仰,跟原始印度的佛教已經有很大的差別,精神是一致的,本質上也沒有矛盾,但要說中國的佛教就是那個原始的印度佛教,我想兩邊都不太同意。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是看看馬克思主義中有什麼思想是中國人可以認同的,例如社會共同體的思想,在中國有沒有?有啊,天人合一概念。天不是宗教的天,在這裡「天」是指超越的、至高無上的,對應到現實世界就是萬事萬物中,中國人本來就有超越的物我兩忘的思想,那麼社會共同體的概念,就可以從道家的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理論切入,也可以從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去討論社會共同體。

又譬如平等,這部分中國哲學中有莊子的《齊物論》,物與物之間,若從存在本質來看,都是一樣的,各自有各自的存在本質意義,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有價值觀的差異,有職能上的不同,可是我們可以從本質性看待人與人,甚至人與物間的平等,打破階級的差異而保存存在的差異。

這些都是立足中國,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切入點。馬克思主義又如何?馬克思客觀的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以他的哲學思想作為一種價值體系,全是這個世界的存在現象,有什麼不可以呢?唐朝之所以偉大,不正是因為包容各種價值觀嗎?宋明之所以衰弱,不就是因為狹隘的本位主義嗎?中國文化的特色,不就是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嗎?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文化的關聯 | 殷正淯」的一則回應

  1. the problem I have with the unificationists’ concep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at, to them, when they say “Chinese culture", what they really mean is confucianism. They equate Chinese culture with confucianism, and there is really no daylight between the two, to them. This is problematic because the degraded, dire state of Chinese culture ever since the fall of the Ming, for the last 4 centuries, is mainly due to the pervasiveness of confucianism and how effective it was in enslaving and enervating the Chinese people. What the author actually means when he says he wants to “Sinicize" marxism is that he wants to CONFUCIANIZE Marxism. He did bring up Daoism, but the truth is Daoism is only ever brought up by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only to impart some semblance, a veneer, of intellectual diversity to whatever is happening in China; it’s just for show. No Chinese intellectual serious about reform and cultural “uplift", has ever invoked Daoism to motivate the masses and justify their own efforts. The author’s attempt to confucianize Marxism is bound to fail. Because confucianism and Marxism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No confucian will ever have the stomach for the kind of violent, take-no-prisoners kind of group/class struggle Marxism incites.

    But Chinese culture isn’t just confucianism. Just like the history of the West isn’t just the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 personally find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endlessly fascinating,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nfucians, whom i whole-heartedly despise. the intellectual diversity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 pre-Qin era, I think, rival the ancient Greeks in the West. The one thing I find totally refreshing about the pre-Qin thinkers, ex confucians, is their intellectual integrity. They mean what they say and they say what they mean, even if, like the legalists and the Chan-Guo-Ze school, the vision they have for what humanity ought to be is a dark one. The Mohists especially deserve our attention, and admiration.

    The confucian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zero* integrity: they say things they don’t really mean, so they invent obscure, wooly brained notions to further obfuscate and confuse. And rarely do they ever act, if they act at 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urported principles. For that, you’d have to wait for Wang Yang Ming, that is, *150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confucius…

  2. 《主义、主意,两岸少点执拗、多点自

    名实之辩,缠绕中国思想文化进化几千年。主义之争,影响中国近代革命建设多少事。
    大陆改革、开放,首要的,就是对过往的主意、作为、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总结、修正、完善、提高、升华,然后甩开包袱轻装前进。

    岛内呢?不少政治人,迷之自傲、冷战思维、坐井观天,不知今夕是何夕?

    尤其是近年来,拾蓬配澳反共牙垢、挤特没谱反中破车的反共心魔者,你们张口即黑、恣意泼污的老共,是我陆、我共、我制度的真我么?

    我亦不断反思、思考,现将心得附后。我们少些对对方的偏见、多点对自身的自省,好么?

  3. 思考一:

    《封建主义不是筐,不要什么不好、什么不如己意的都往里面装》  

      封建主义

      这是我大半辈子、或许也是大多数国人一直认为绝对、全部负面的词汇。就是时至今日,许多人对认为不正确、不安逸的东东,只要冠之以封建主义或封建残余,就似乎恰如其分、一了百了,包赢不输了。

      实际上,封建是什么?

      学术界,迄今有秦之前“封土建制”、“封邦建国”的“西周封建说”,有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武士等级制,领主附庸制为内容的“西欧封建制”,有秦以后“地主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说。

      三种封建,内容烱异,而论者却常常混为一谈、或各执一端,恶打泥巴仗。

      其最后一说,为近代大陆官方或主流学说。然而,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称土地私有制社会、剥削社会可也,与封建二字(无论中文原意的、还是西文原意、甚至马恩原意)何涉?有没有比照五阶段社会学说,生套中国社会历史划分、硬安名字之嫌?

      就算称秦以后为“封建”社会,然其在土地关系上,有皇家直接占有、大地主占有、小农民占有多种形式,何独称地主制?

      秦以后,除了少数民族统治时的部分时段有民族等次的社会区分,大多时候,中国社会怕只重视顺逆、正反的政治区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恩浩荡、皇天无私,哪个王朝会将一部分“民”不当民而当“领导力量”对待?地主,咋就成了两千年里的统治阶级?这就跟而今眼目下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一样抽象、弯弯绕、转得头晕而难明了。

      土地兼并引发社会紧张、是农耕国度的恶疾,豪强座大侵凌皇权官威,是孤家寡人的心病,抑兼并、防豪强、鄙富贾,是中国不同朝代统治的口诀。举世无二的科举制,理论上将官场向全民开放。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说教,薛平贵王宝钏的戏文、布衣宰相寒衣状元的故事,至少说明,中国人在“官”念上、期盼或接受“机会均等”。在患不均、限商贾的官识,与仇富贵、愤不平的民意背景下,尽管地主(富人)们有吃饱了读书、学而优则仁的先利条件,在一些时段还出现过“捐官”、“购爵”的特殊行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也可能是整个历史社会通行的潜规则,似乎还不足以认定地主就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或者说,指证两千年来的国家就只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似乎有点过于牵强。如是,当今的社会、国家,又该如何说道?

      就算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在统治,地主阶级就没有二重性?

      就算两千年来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封建主义,中国两千年与西方两千年比较所显示的较长时间的优势、辉煌、难道不能显示封建主义还有亮丽的方面?

      现代的封建定位划分法舶来中国时,正是国人最灾难深重的时候,水深火热、瓜分豆剖、族灭种亡情势下,志士仁人们残喘着每一口可能得到、哪怕污秽了的空气,硬啃着每一粒救命、哪怕异味的干粮,紧攥到就近能取得、哪怕棘手自伤的荆棘,冲向救亡图存的沙场。来不及思量、顾不得犹豫、对一切主义的认知、取舍,粗糙是难免的。危机最重的时候,正是社会、政治最黑暗的时候,统治者的腐朽残暴、官场的腐败龌龊、民风的颓废麻木,中外的发展差距,打开天窗后眩目的强光、传统政治药方无用甚至毒害性,所有屈辱、悲情、惊惧、愤怒最终指向统治者、指向政治传统、指向过往的意识形态。全盘否定、砸烂、打倒、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似乎是一种历史因果循环的必然。封建主义,自然成了后人加诸前人、后朝否定前朝的历史垃圾袋。所有腐朽、黑暗、落后、屈辱、不幸,都往里面装吧,反正,过去了的,不会出来自辩。

      但是,当我们消停金戈铁马、远离鼓角争鸣,渡过最“最危险的时候”,进入有闲暇、能冷静、想科学、相对从容的时段,会发现:

      将今天与昨天简单的一刀两断是那么的艰难,

      倒脏水将婴儿泼掉有多么可笑,

      登天梯取掉脚下的板子有多危险,

      嫌家贫焚烧祖屋祠堂是多么愚蠢。

      想说好的,就是优秀传统、先进文化、人民创造(含不含地主们),想骂坏的,就是封建主义、地主罪恶、官僚劣迹,逻辑上是多么不顺。

      机械地划分社会多么拗口,

      简单的否定传承多么轻随,

      只按一家之言指引社会走向有多主观,

      以“残余”指称解释当今正汹汹肆虐的恶疾是多么不动脑筋、不负责任。

      准确定义、理性分析、正确对待“封建主义”,尤其是认真分析探究今天与昨天的共性,查明所谓“残余”真实原因,开出对症的药方,有时代的意义与急要。

  4. 思考二:

    《资本主义,或许、不过就是一种自然的经济活动形式》

      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似乎当是非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也许因为在五阶段划分中这是一个距今天更相近年代的称谓,其似乎比封建主义少一点负面。经过“要草”、“要苗”的严酷年代,与“不争论”的幸运含糊,现在似乎正在处于“妾身未明”、或者“闻起臭、吃着香”的臭豆腐阶段。

      不争论是明智的,不弄明白却是消极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味回避是要误事的。

      在下最早对资本主义有深刻烙印、恐惧、反感、敌视,似乎从读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开始:饥荒后濒临饿死的农民, “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骗人的“带工”,残暴的“东洋婆”与很懂东洋婆的意思的“拿摩温”,“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血肉造成的‘机器’”、“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 的“猪猡”,“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种负面印象,在不久前又被“新疆托克逊智障者被收养所卖为“包身工” 与狗同食一锅面”的新闻所惊心。剥削、压迫,血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面,尤其在百年前的中国,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真实,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原因,也是国人应当永远记取、提防、避免重蹈覆辙的事情。

      对资本主义另一面的再认识,是在下一友人办纺织厂,与欧商联营,对方前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工厂竟因其劳工福利、保障、工作时间、劳动法执行状况达不到资本主义惯例而被对方否决拒绝。今天,资本主义,与当年“羊吃人”、“包身工”显然不一样,与“新疆托克逊人狗同食”的无人性更是不沾边。

      冼去阶级斗争的火药味与宗教道德的烙印,中性认识、界定资本主义,其或许不过就是认可、重视、崇尚、通过资本形式、关系、法则,运作、建构社会经济生活、从而不同程度影响社会文化、政治的一种主意、方式、或社会形态。

      与所谓的封建主义比较,

      它不再是小生产、小商品交换、自然经济,多了个大生产、大商品交换、市场经济;

      不再以政治等级为主要社会区分,而主要以商品、货币、资本原理支配社会关系;

      不再以打天下坐天下,军功余荫、世袭传承权力为主,而代之追求财富支配财富享受财富、传承财富、资本从而相应传承社会控制力;

      不再把占有的财富仅仅当满足物资需求、心理需求、遗传需求,而是将其运用、实现“钱生钱”。

      资本主义,

      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生活方面的一种自然形式,

      与人、人类其它的方面同样,优劣、好坏、进步落后,皆具二重性。

      我们逃离不开、全盘否定不了,

      发展、扬弃、否定之否定、与时俱进、改革而已。

  5. 思考三:

    《社会主义,着眼人群、社会多一点、重一点罢了》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似乎并非绝对相对对立的范畴

    社会主义,与古中国的公天下、民为本、利他、益群、和文明自有内在相通处

    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落地、扎根、开花、结果、甚至独放、怒放、举世瞩目、成为全球引领,或许原由中华文明本来“少自我、虑别人、多集体、很社会”符合人类社会公、共、和的大潮流。

     

      社会主义

      流派众多、解释纷呈,按照正宗的说法,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是一种消灭私有产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集体生产)、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没有阶级国家和政府的社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计划经济,存在商品、商品交换、社会分工。

      我们比照蓝图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丝不苟,前进跃进,有成就、有快慰、有挫折、有惨痛、有反思、进而有了改革。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

      中国挽救了苏联东欧巨变后的社会主义。

      美国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手忙脚乱,又有社会主义拯救了美国、拯救了资本主义的说道。

      历史总是爱开玩笑,还是变、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又不同、才是历史的辩证法?

      当今世界,不是一、两百年前的世界。

      当今中国,与教科书上的社会主义相距已经很远。

      在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西方,全球化、一体化、共同体、自由贸易区,热闹非凡,生产资料越来越“社会化”(社会化到了一个高盛银行感冒、全地球发高烧、满世界有挽歌的程度),生产资料占有越来越“私有化”(1%美国人掌握美国乃至全球大多数财富)。然而马克思预判的危机并未如期而至。原因,或者在于唯利是图同时又精于算计的资本家们不管迫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压力、还是出于竞争利润的冲动,总会与时俱进、采用让雇员不至于极端对立的“改革”;在于“资本主义的国家”也有聪明人、活人不会被尿胀死,懂得拿来主义、也来了个姓社姓资不争论、实行了国家干涉、社会调控、劳工保护;且不说西方政坛上还有资格比我们老,牌子挂得更早、时常点评我等、写有社会主义字样的政党。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其它几个怕可以忽略不提了),

      几十年前旧社会主义表述中的几个特征,而今安在、权重何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革命自然不是常态与急所;

      发展才是硬道理,有利发展的如货币、商品、交换、市场、资本自然不应被否定;

      毕恭毕敬、争取资本投入,不惜强制国企破产推进民营化,当然不是消灭私有制;

      富商巨贾入朝堂、进议场,还侈谈无产阶级专政?

      变化是巨大的,不变的是称呼。

      是新酒装在旧瓶里,还是瓶子原本就该现在这模样?

      名实差异,让中国处于微妙尴尬之境地。

      西方社会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明明出于地缘政治国家私利考虑、却总以社会制度为借口裹胁西方围堵扼制中国;

      国人对初级阶段认识不明者,总会以过时的定义对比现时、否定现时。

      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含糊,似乎既不能厘清与前社会主义的区别、也未能说清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

      我以为:

      在学者们的书桌上,共产相对于私产,公有制相对于私有制,市场相对于计划,资本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相对于政治权力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工人无产者相对有产资本家。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内有计划、计划经济中有市场,资本主义国家有国有,社会主义国家有民营(私有),自由市场经济会有国家干预、社会主义经济在拼命发展自由市场。

      有人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私有占有,而国家资本主义算谁占有?

      有人说资本主义就是剥削、压榨、掠夺,而对劳工的尊重、保护,我们好像一百步在笑五十步。

      我们总是说别人人的制度不公不义、总爱悲天悯人同情别国人民处水深火热之中,却忘了别国的人民群众也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实际上,拂开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硝烟,摘下先入为主、已是人非的墨镜,我们将所谓资本主义定义为“允许人们借由货币(资本)贸易来追求利润”。再积极、正面一点,将其理解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求利本性使然、形成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与经济主张,其较多注重个体珠活力与“看不见的手”。

      同时,对社会主义,可以理解为:“从社会(民族、国家、文明)整体着眼的治理国家、引领社会走向、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其不排斥、且利用、发展资本生产方式为社会整体谋利益,同时兼用社会整体作用“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

      如此,再没有东方西方的畛域,化解了过往的对立、消除了硬加特色的尴尬,皆大欢喜也。

      查互动百科,当年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时。有意译为“会社之说”、“安民新学”、“养民学”等,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

      与“人群”对应的,怕应当是“个人”。

      社会主义,从人群、社会着眼多一点罢了?

      回味历史,莫非暗藏必然?

  6. 思考四:

    《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神话,理论不当教条,思索不应终极》

      

    共产主义

      人类理性、道德、探索、反思、科学的综合结晶。

      其公与共,在人、人类洪荒记忆里、神话传说中、宗教道德格言里、以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身影;

      其坚决地否定剥削、压迫、专制,奴役的最彻底革命精神,在国运颓危、最灾难深重的中国,自然而然引发身受多重压迫的饥寒交迫奴隶们的共鸣;

      其“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未来憧憬,和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的“大同”梦景有近乎赞同的高度契合;

      其“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无私无畏,与“先天下忧、后天下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治国平天下”、扶弱救危的救世情怀、英雄浪漫,是那么相近相通。

      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中华民族解放复兴染共产主义色就成为了自然而然。

      一大批真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在中国大地上真诚的实验共产主义并取得举世瞩目、前所未有的业绩并将继续引领中国社会的走向,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与趋势。对这些先行者、奉献者、甚至牺牲者,我们应该保持恒久的敬意,传承其精神、继承其探索、宏大其伟业。

      同时,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人类任何其它思想、学说、真理性的东西一样,共产主义不是神话、不是教条、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不是让人类停止思索的终极,而是时代的产物、有时代的烙印、特色与局限,有所谓辩证法规定的不可躲避的一分为二二重性。

      作为未来理想与最终目标,其实现路径与方式或许多样,绝非唯只“华山一条道”,不应该“只有自己才正宗”,不应当一个牛角钻到底。

      共产主义是长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会出现曲折反复。

      共产主义,史无前例,许多东西,人们不可能先验地、一次性地认识清楚、掌握完全,甚至会有不少失误。尤其是,平头百姓对其的认知,与其原创相差不知凡几;众生苦苦相争的,或许早已不是其所争。

      何为共产,

      共同生产?

      共同财产?

      共享所产?

      人人劳动奉献,反对不劳而获,否定寄生虫,是对的。但把人、人类活动局限在生产,把生产又局限在物质生产,将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视“共同”为所有人一个模样、一同动作,就会闹出否定非物质生产、否定脑力劳动、否定知识分子、否定社会分工,否定人类社会生活多样性,将社会搞成一个军营、把人群固定在一条机械流水作业线、让生活只呈现单一色彩的笑话了。

      地球不过一个村,人类是个共同体,天地、命运、风险、灾祸、未来,都是共同的,财产、财富也当共同。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家藏万担、也只一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多的身外物最终不会永属个人。财富、财产,经由货币化、资本化、乃至全球化后,无论个人、集体、国家所有,都存在脱离所有者所有的“社会性”。共同所有,似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是,当我们自信满满、一丝不苟、轰轰烈烈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后,却很快出现:公共所有,也可异化为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实际管理支配者所有;人人有份,若不清晰“份”在何处、实则人人无份;个个当家作主,实则无人当家、无人做主,国资成了“大家拿”、“没人管”的无主资产;再周全的计划,不能涵盖现实的所有,再有为的管理体系,都无法包揽生活的全部,何况,腐败、官僚主义无时无刻都在腐蚀、异化、使“共有”走样、变味、失灵、僵化、甚至走向反面、成为官有、成为民无。

      人、人类社会之异于禽兽者,在人的社会性,在脱离、超越丛林法则的自觉自为。

      共享,是其重要体现。但共享不是一模一样、不应绝对平均、不能同时一样、也非立马达到。

      其是对极端自私、独占、不公的反动,是整体公正、相对公平、机会均等、动态渐成,存在先富后富。

      共享,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是“灭人欲”;

      是在创造发展、做大蛋糕中享受盛宴,不应是安心短缺、迫于急危、锱铢必较均分野菜汤;

      是尊重、满足、发挥人正常自利的本性、创造性,不是容忍、姑息、导致、诱发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靠要的惰性。

      共享的实践,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有损做大需求供给的“发展”。其实现形式,既无法按需分配(人的需求或许永远走在可能的前面)、也不能绝对平均,甚至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按劳分配一种形式,除非对这里的“劳”注入“物化劳动”、“累积劳动”、“风险劳动”、“机遇劳动”等等内涵、做全新的阐释。

      总之,共产主义,

      理想,我之向往也,

      内涵,不断变化着,

      路径,仍在探索中,

      心有前人的指向、细察脚下的地形、摸实水下的石头,走现时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态度。

  7. 思考五:

       《登天梯,不能割断走过的梯板》

      正确认知、反思、反省、继承、扬弃、升华“两个三十年”,才是继往开来的正确态度。

      两个三十年,原本没有多大对立、多少差异。社会组织、民力发动“有为、无为”、“急严、宽缓”之方式有点小异罢了。

      《两个三十年————“齐步走”、“自由行”,反思与超越》

      毛与邓时代,

      一个偏重“齐步走”,一个偏重“自由跑”。

      自觉自愿齐步走,本就自由。

      遵纪守法自由跑,就是齐步。

      强制、非理性、反科学的冷齐步,会坏自由。

      无序、非法治、反整体的乱自由,会坏齐步。

      真理,多出一小步,便为谬误。

      两端,向中靠拢点,即为整全。

      遗憾,、反思、更应该超越!

      何谓资本主义,何谓社会主义?

      过去,已经完全明白?

      现在,不能有新的说道?

      今后,不会再出笑话?

      抛开历史上对立概念的纠结,可否认为:

      四九前,内忧外患、一盘散沙,中国没有一个实际有效、有力的社会主导,于是有革命、该革命、要革命。

      四九后,强有力的胜利者们以十足的信心、干劲,以组织革命战争的方式、经验,组织人民、社会“齐步走”、快步跃,一定时期确实也有天翻地覆般巨变。

      改革后,大跃进、文革受挫后的人们自然、当然也是党引领,中国人开始了“自由跑”,无数分子无序然最终形成热运动推动中国号快前进。

      齐步走,因政府强力,要走者合步。

      不合步者,自然会被当异端、成尾巴;

      政府强力,自然万能、啥都要管,直到管不了背不动。

      自由跑,因跑者主动,要政府开放。

      跑者主动,自然有逾越规矩者;

      政府开放,极易出现放任、缺位、失职甚至渎职,最后出现老虎、苍蝇、黑恶、掠夺、侵吞,悬殊、分化、对立。

      于是,

      有了宏观调控政府作为这“一手”

      有了两年反腐打黑这“硬手”,

      还要有调控分配缩小差距现在尚未显真格的的“后手“。

      如此,

      几十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过是历史的自然而然,对对错错多错少错,应当尽付笑谈中,除非时光能够倒流回;

      近几年的争争吵吵、左左右右,或只会重复死磕的旧梦,你对我错多错少错,似乎已经无新意,除非想当重蹈覆辙者。

  8. 思考六:

      《由“不争论”达致“共和论”》 

      当年,邓小平说姓资姓社“不争论”。

      为什么?

      不该争论、不屑争论、不值得争论、不需要争论、不该在当时当地、当事上争论?....?

      沿着这些问号,中国人本应进行深入的探求、发展、达致飞跃。惜无邓小平之睿智、宏观、开放、权威。以致二十年来,中国思想、政治、理论了无新意,吃尽老本。

      沿着“不争论”后的问号。可否这样续文:

      资与社,不过近现代经世济国的两种(技、末)方法,哪里就有路线、道路、方向(本、体)的玄乎。

    只不过,当年血火相拼,生死搏斗的集团因政治对立、历史局限、认识尺度而人为夸大了二者的不相容处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人为地忽略了二者的相容处与经济措施的性质。

      现在不仅是不争论,

    而是应当在研究二者传统对立的同时认真思考、探索二者之间相似、相同、相通、相容、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的可能、依据与现实方法。

      

      邓小平理论、中特主义发展的合理逻辑

      或就是资、社共和,

      就是不同政治面共存、共生、共竞、共赢、共和,

      这,或就是中国式的共和主义,也即是源自几千年而今再复兴光大的中式和文明!

  9. 思考七:

    《我们与美国无良政客分歧、冲突的基因或真在“文明”》

      美国政客自傲、蛮横、不容“老二”进步、跟上、靠近。
      美其名曰民主自由,其实在自私自利,在国家利益、族群利益丶地域利益,更多的是选举算计政党政客私利。
      其思想、文化根源、逻辑起点、标榜依凭,自然也叫疯癫病灶,或在于“独一尊神、不容异端”的教义。

      偶读圣经,《新约》、《旧约》,“主”,似乎有两个。
      《新约》,“主”,特慈爱,神爱世人,大爱无边。
      《旧约》,“主”,特威严。反反复复充斥着“主”对异教、异端加诸灾难、瘟疫、战争、灭族、灭国的血淋淋丰功伟绩。

      神缘于人,人有多面,神有多性,本来不足为奇。
      然而,西式极端无良政客似乎未得仁慈普爱的“主”的真传,而吃偏食只学到了不容它神、对异教异端残酷镇压简单灭除的一面,由是洗脑成了一群丛林斗兽、不容异类的“十字军”圣战机器。
      忽略甚至忘记《新约》“主”对世人普遍无条件的爱,只学会记取《旧约》“主”对异端强暴威严的惩,这或是美国无良政客嘴上念神、行动似魔,四处征战,连年玩火的终极内因。

      反观我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
      尽管有兵家专研攻守杀伐,然其最终目标在保民、最高境界是攻心;
      尽管有帝王术厚黑学秘传于深宫闱大宅院,但上得台面见得阳光拿来考试检测官员记在青史的还是修齐治平圣人言君子行;
      尽管有开疆拓土王图霸业虽远必诛英雄语,那也是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前提下;
      尽管有“损一毫利天下不与”的扬朱利己说,然而他下半句话还有“天下奉一身不取”,这个“为我论”的鼻祖原来坚守有“不取”也即“不损”社会的为人底线。

      简言之,中国人不是只顾自我不顾别人的极端自利者、不是为了自己第一就可随意伤害别人伤害社会的害群者。
      内敛、克己、益群、温良、守正,是中国人的性格特质。
      和为贵的古老信条,修长城的历史故事, 正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热火场景、睦邻和平友好外交重新展现于世人。自家和、社群和、和天下、以“和”为特征的中华文明正在复兴、引领全人类。
      这几年,美国无良政客处处打压中国、到处拉帮结伙组建所谓“抗中联盟”。我开始很是纳闷,“抗”这个字,被动式的词义。明明是美国佬欺侮咱中国,咋个他就成了“抗”。
      现在想来,东升西落,似成定势。升者未觉、觉也觉得自然而然;而落者感深、感无力,而眼红、心妒、情急也!

      我们咋个办?
      平常心待之,保持大定力,做好自家事,扬己文明之长,避他恶俗之短而已。
      人间有正道,事时亦有常。人之所以为人、社会之所以叫社会,无非是远离消减损人利己、弱肉强食的丛林性,而趋进增补益群利己、和群共赢的社会性。
      美欧无良政客、快醒醒、清除心魔、远离丛林、走出山洞吧!

    1. 思考八:

      《有一种“式”,叫中华“和”文明》

        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可否以一个字冠名?

        如有,那就非“和”莫属。我称之为“中华和文明”。

        人、猿相揖别,兽性化人性。

        进化中,渐渐走出丛林、不断远离兽性的即为人、人类;顽固坚持兽性,走不出山洞丛林者仍为兽。

        人、人类,在继续进化发展中仍然有两种趋势。向前走、完善完美人,还是回头去、再为兽?

        以克己、奉公、和群、益众的中华“和”文明,显然是人类进化、演进中的前进者、进化者。

        而自私、损人、弱肉强食的丛林学说恶争习俗,显然是人类进化、演进中的退步者、没落者。

        如今,东升西降。欣欣向荣的中国,与美欧无良政客的对立 、斗争、势位转换,本质上就是这种前进与退步、进化与没落 的大演绎。

        深刻思考文明因缘,对理解当今国际风云、世界大势、潮流走向,有莫大的意义。

        美式、台式。 灯塔,已经崩溃;假民主、坏民主已经现形。

        中式——将“共和”作为终极目标、以共和为根本手段、拿是否共和作为检验标准的中式和文明架构下的实质民主,将引领全人类。

  10. 思考八:

    《有一种“式”,叫中华“和”文明》

      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可否以一个字冠名?

      如有,那就非“和”莫属。我称之为“中华和文明”。

      人、猿相揖别,兽性化人性。

      进化中,渐渐走出丛林、不断远离兽性的即为人、人类;顽固坚持兽性,走不出山洞丛林者仍为兽。

      人、人类,在继续进化发展中仍然有两种趋势。向前走、完善完美人,还是回头去、再为兽?

      以克己、奉公、和群、益众的中华“和”文明,显然是人类进化、演进中的前进者、进化者。

      而自私、损人、弱肉强食的丛林学说恶争习俗,显然是人类进化、演进中的退步者、没落者。

      如今,东升西降。欣欣向荣的中国,与美欧无良政客的对立 、斗争、势位转换,本质上就是这种前进与退步、进化与没落 的大演绎。

      深刻思考文明因缘,对理解当今国际风云、世界大势、潮流走向,有莫大的意义。

      美式、台式。 灯塔,已经崩溃;假民主、坏民主已经现形。

      中式——将“共和”作为终极目标、以共和为根本手段、拿是否共和作为检验标准的中式和文明架构下的实质民主,将引领全人类。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