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萬安」笨蛋!問題在名字 | 劉廣華

日昨新聞報導,台北市政府日前推出「兔來萬安」春聯,結果遭資深媒體人抨擊,說是黨國官場馬屁文化再次復辟;也有議員跟進,諷刺台北市長蔣萬安重振蔣家威風,還酸說要幫蔣市長豎立銅像;無獨有偶的是,台北市消防局的活動也在禮堂掛上「台北萬安」,當然也是引起輿論對於市府官員拍市長馬屁的質疑。

真是招誰,惹誰了?想來台北市長應該很是無奈吧?

這當然是官場馬屁文化的明顯呈現,但針對市長本身大酸特酸,倒也大可不必,畢竟依常理而論,這事情是因為新科市長示意如此作為的可能性不大,應該還是市府官員自己想討長官歡心,揣摩上意折騰出來的東西。

聽說蔣市長已經提醒各局處,未來不要再使用市長的名字當作文宣,避免馬屁文化之譏;想來一場無妄之災,也就就此消逝。

其實,華人文化中並沒有利用長官名號拍馬屁的元素,反而有「避諱」的文化,長官的名字是不可以隨便亂用的。

所謂「避諱」指的是,迴避君主、尊長等貴人的名字,尤其是君主跟自家的尊親屬名字,要避免使用一樣的字;若不小心撞名了,那就要改,或是用缺筆畫的方式避開。

舉例而言,清朝雍正皇帝胤禛登基之後,他所有兄弟的名字通通從「胤」字改「允」字;連幾百年前宋太祖趙匡胤的名字都不能再用了,只能稱之為為「宋祖」,甚至改稱趙匡續。

還有唐朝大將竇德明的侄子竇懷貞,為了拍韋皇后的馬屁,在發現韋皇后父親名叫韋玄貞後,就立刻為了避諱改名竇從一;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結果連自己名字都改了,就是不敢跟人家用同一個字。

最荒唐的避諱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故事;說是,宋朝田登為州官,為避「登」字,結果全州百姓連「燈」字都不准用,在元宵節時,貼出布告說: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這夠荒唐了,但也說明了華人文化中,長官的名字真是不能隨便使用的;台北市政府官員的文化素養可能要再加強。

不過,話說回頭,這還得要名字適合才行。

記得以前聽過一則軼事,說是曾任參謀總長與海軍總司令的海軍一級上將黎玉璽將軍就是因為名為玉璽,老蔣總統每次呼喚時,則應聲:

「玉璽在!」

老蔣總統大好江山失守,退居台灣一隅,苦悶不已,幸好隨時隨地都有玉璽在握,還我大好河山有望,龍心大悅,黎玉璽將軍也就不斷被拔擢。

這當然是個故事,卻也說明,台北市的這場小小風波,重點其實在名字適不適合,而不完全是黨國馬屁文化的關係。

一樣擔任過台北市長的前總統陳水扁在任職期間,就沒人會說「兔來水扁」,或者是「台北水扁」吧?

又或者是,如果前副總統陳建仁當了台北市長的話,你看哪個敢這樣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