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愈來愈介入台灣的各種事務以對抗中國大陸,包括派官員進駐台灣、要求台灣延長兵疫、要求台灣舉債軍購等等,這些挑釁的動作都可被歸為所謂的「誘打」,即引誘對岸攻打台灣以消耗大陸的國力。美國實行「誘打」政策,當然升高兩岸衝突的風險,有可能促使中共及早出手武統,就像俄羅斯被美國引誘而出兵烏克蘭一樣。(參見《美國實行「誘打」,中共何時會出手?》)
在過去中美和兩岸關係比較緩和的時候,筆者一向認為,大陸並不急於統一台灣,會等中國的GDP超過美國,才開始大力促統,然後再花八年、十年完成統一(不接受和統就武統)。台灣過去是美國的附庸,美國實行「誘打」,多方介入台灣事務,簡直是把台灣轉變為準殖民地。是可忍,孰不可忍!大陸民眾自然有及早實現統一的強大呼聲。
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捨棄了過去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被西方國家視為實行強硬的「戰狼外交」。強硬的習會被美國的「誘打」政策引誘而提早實行武統嗎?應該不會。習很清楚,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向高於美國,因此時間對中國有利,而且中國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目標,比兩岸統一更重要,而提早實行武統有可能損害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目標,因此他不會急於統一台灣。此外,習有崇高的威望,足以抗拒上述的民眾及早實現統一的呼聲。
中國大陸實行黨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其政策一般頗有延續性,然而習近平的繼任者卻很可能更改習的對台政策,對台灣實行武統。理由有三:其一,屆時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與美國的差距已經大幅拉近,實行武統將比較不損害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目標。其二,習的繼任者的威望比不上習,不足以抗拒民眾及早實現統一的呼聲,而必須適度的接受民眾的呼聲。其三,習的繼任者必定想要建功立業,追上毛、鄧、習的歷史地位(參見《六中全會,習近平憑什麼比肩毛、鄧》),而實現兩岸統一是最明顯的豐功偉業。
美國實行「誘打」政策,升高兩岸衝突的風險,有可能促使中共及早出手武統。一般認為習近平是強硬而危險的,筆者卻研判,習不會急於統一台灣,而習的繼任者才危險,更可能對台灣實行武統。習還有五年或十年任期,他幹得愈久,就愈能阻擋繼任者上台,而對台灣多半愈安全。台灣人應該愈來愈喜歡習近平才對!


痴人说梦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