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可默而生? | 藍清水

李敖在《孫中山見了李鴻章嗎?》一文中,舉出許多證據,抨擊中國國民黨捏造了孫中山謁見了李鴻章,所提改良之大策未為李鴻章接受,因此走向傾覆清廷的革命的這段歷史,用以美化孫中山的革命初衷。

在文章最末他寫下:「只要李敖在臺灣,你們就休想捏造歷史。金錢、槍桿、鎮暴車都在你們手裏,但是歷史決不在你們手裏,還是放明白一點吧!」。這篇文章是在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寫就的,當時還在戒嚴時期,李敖縱使被國民黨打入黑牢十年,卻依然諤諤,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識和歷史學者的風骨,是不能不令人佩服的。

過去兩、三年,我找來坊間獨派學者所寫的臺灣歷史,或者「不當黨產委員會」出版的專輯,一本一本的讀,其無中生有的捏造程度與刻意扭曲歷史事實的現象,較諸國民黨時代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讓我很洩氣,因為政黨輪替的目的不就是要把前朝做得不夠好或者是錯誤的政策予以修正?現在看起來,民進黨取得政權的目的不是為了修正,而是為了滿足權力慾和攫取利益,請問這樣的政黨輪替有甚麼意義呢?民間對戰後從大陸退守臺灣的國民黨的不滿,曾有「狗去豬來」的嘲諷,以這幾年民進黨恣意妄為的做法,蓋可稱之為「豬去狼來」。

臺灣是2,350萬人的臺灣,不是817萬人的臺灣,為何其他1,500萬人能如此沉默呢?愛因斯坦有言:「這世界不會被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毀滅,而是冷眼旁觀、選擇保持緘默的人。」(”The world will not be destroyed by those who do evil, but by those who watch them without doing anything.”)。假如,我們要能安居樂業,社會要有公平正義,就必須站出來監督政府。若繼續自掃門前雪,保持沉默,就會走向崩解、毀滅。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