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臺灣地質三十年的法國人安朔葉 | 藍清水

看完公視紀錄片《大地之心:一位斷層上的法國人》,心情很沉重又很歡喜。沉重是因為紀錄片裡的主角已經過世了,歡喜是因為許許多多的學者延續了主角的地質研究,解開許多地質學的謎。

這部記錄片介紹了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1947~2010)在臺灣三十年的研究過程。他是在中美斷交後,政府將學術的視角轉向歐洲之後,開始邀請法國的學者來台講學交流,而安教授是在他的老師的推薦下於1981年首次來到臺灣。

繞臺灣一圈之後,他發現臺灣是地質研究的寶地,於是開始他與臺灣三十年的交情。他在池上大坡國小發現了活動斷層而轟動國際。他不但為台灣留下豐富的手繪的地質三維圖,也將臺灣的地質研究推向國際。

他一輩子收了四十位研究生,臺灣就佔了十位,可見他對臺灣的感情與愛。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在田野調查時親力親為,沒有架子,尊重在地文化,與在地居民打成一片,成為池上的榮譽鄉民。池上尚且設立了以他為名的地牛紀念館。

一位外國人卻鍾情於臺灣,願意用大半輩子的時間研究臺灣地質,願意手把手地指導臺灣的學生並和學者合作,帶出另一批後起的地質學者及民間的喜好者。

這些學者,若不是這部紀錄片讓他們留下影像與研究的心得,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有這麼一群默默地從事地質研究的專家,為我們解開地球之謎。

總是有人在默默地做,向英雄敬禮!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