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 七十感言:我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民族复兴时代
我一直認為,林毅夫是二十世紀最大的傳奇。太多的巧合和幸運發生在他身上了。
第一、他從台大轉學到陸官,就是破天荒,而且是道地的本省人,哄動一時,獲蔣經國接見。
第二、他在陸官勤練游泳,但那時中共尚未改革開放,他不可能「心懷異志」,所以純粹是練身,絕沒想到以後可以派上用場。
第三、他在政大念書時,陳菊是圖書館館員,知道他的特殊,又是宜蘭同鄉,想吸收他,但不果。
第四、他到金門服役,被派到馬山,這是離大陸最近的據點。
第五、他游到大陸,是絕大的冒險,居然成功了。
第六,他要求中共低調不公開,中共也居然同意了。(因此台灣順水推舟,假裝不知,讓家屬領了多年的烈士撫恤金。)
第七、他要念書,中共也同意了,讓他進了北大。
第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玆到北大演講,無人英文好到可當翻譯,所以他自告奮勇。而事後,舒玆覺得他翻得很好(怎麼知道︰因為舒玆說,我講笑話,聽眾聽了翻譯也會笑),回美後,寫信給北大,願意收林為弟子。(不知林是否在北京就向他提出這個要求?這沒有人會知道了。)
第九、中共願意他去留學。(台灣的「反共義士」,一般不會再放出國。)
第十、他學成之後,居然願意再回到大陸。
之後的事情,就算是順風順水,憑個人才能了。但前面這十項,錯過一個或選錯一項,都不會有今天的林毅夫。
在台獨眼裡,林毅夫就是誤信國民黨宣傳,背棄了台灣人的苦難,忘記了台灣人的身份,而走上錯誤的道路。但在林自己看來,他走的路才是一個真正心態健康的台灣人所該走的路。以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之眼光看,林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