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遷台不容易-閻錫山有功勞 | Friedrich Wang

1949年夏,到隔年的1月初,中華民國的行政院長是誰?答案是陸軍一級上將,山西軍人閻錫山。這位在辛亥革命之後就擔任山西督軍,長期割據一省,也曾經短時間雄霸華北的老牌軍人政客,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擔任中華民國的行政院長。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卻在廣州組織國民政府,將大量的人員以及物資從廣東運出,最後抵達臺灣。

他在廣州收容各地退下來的國軍,組織各個政府機關進行撤退工作,達到非常成功的效果,成功迷惑了中國共產黨軍事部署的路線。當時老蔣大部分的時間還在四川成都,共產黨相信老蔣在哪裡,國民黨的部署重點就在哪裡,所以在1949年的5月之後將主力完全往四川、雲南一帶追擊,反而放鬆了對東南沿海地區的攻勢。

時間攤開來看就很清楚,中共在4月底就渡過長江各線,國軍的一部分主力撤退到上海周圍組織防禦。如果這個時候中共的部隊能夠對上海先採取包圍態勢,而將主力從江西、兩湖,向著浙江、福建、廣東的方向大舉挺進,那麼整個南中國應該將會在兩個月之內完全拿下。而實際上中共的部隊到8月中旬才拿下福州,10月初才打到廈門,整個進展可以說非常緩慢,然後10月底在金門古寧頭吃了一場敗仗。

但是共產黨卻將大軍向四川開進。這使得蔣經國在上海、閻錫山在廣東,可以有幾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大撤退的工作。這,真可說是中華民國的運氣。而這一點毛澤東事後也說過,是整個戰略上的一次失誤。

很多人到今天仍辱駡老蔣跟老閻這種人是所謂的軍閥。他們在大陸上的所作所為可能真的很像所謂的軍閥,但是他們在1949年的最後時刻,憑著自己的膽識以及決策,再加上中國共產黨被勝利沖昏了頭,部署上有所失誤,終於讓中華民國可以在臺灣立下腳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今天這些歷史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了。筆者這種民國遺老只能重點式的稍微提醒大家,這些都不是偶然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