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的時候筆者就寫過專文,認為俄羅斯應該在消滅了亞速旅,並且鞏固東部佔領區之後,謀求結束戰爭。
儘管其為資源大國,可以號稱不害怕美國的經濟制裁,歐陸各國又要依靠它的天然氣。但是,俄羅斯本身的實力早已外強中乾,戰爭持續下去對這個舉步維艱的大國沒有太多實質的好處。所以,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佔領基輔,成功斬首,那麼這場戰爭就只能局部解決。俄軍已經將東部與南部的佔領區連成一片,也壓制了新納粹主義,那作戰的目標就已經達到了。
克勞賽維茲在戰爭論中一再表明,從戰爭開始的第一天,就應該要思考如何結束戰爭,即使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也不能讓這種局部戰爭無限期拖延下去,否則就將毀滅自己,那更何況是今天的俄羅斯。美國在越戰的教訓已經非常清楚,舉世皆知,前蘇聯自己在阿富汗被活活拖垮,難道已經不記得了嗎?
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以及兵工生產怎麼樣?我們看一件事就知道了。從蘇聯瓦解到現在30多年,連一艘驅逐艦都沒有造出來,上次在黑海被擊沉的莫斯科號是1988年下水服役的,號稱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驅逐艦。
烏克蘭在北部戰線反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軍的野戰火炮的彈藥已經嚴重不足,完全無法與烏克蘭部隊所使用的海馬斯與M777火力相抗衡。甚至前幾天傳出俄羅斯考慮向北韓購買152毫米的炮彈,就可以知道其彈藥儲備已經枯竭。俄軍的打法也已經落伍,過去自豪的裝甲縱隊,在面對無人機的時候,幾乎不堪一擊,損失慘重。
現在對俄羅斯來講,必須先讓戰場走向穩定、避免崩潰。首先進行兵力收縮,將過去過度延伸在東面與北面的兵力撤入東部兩個州,以及南部的赫爾松,力求手上拿到的東西可以保住。根據西方的估計,俄羅斯總共只投入不到20萬的兵力,俄軍以及東部的民兵目前至少已經傷亡7~8萬人,補充進來的新兵戰鬥力很有限,無法再從事過度延伸的攻擊。其次,當然必須持續用自己的能源優勢威脅歐洲各國,直到北約願意坐下來談判為止,當然這一點也要看美國的態度。最後,如果能夠說動北京出面進行斡旋,那麼在今年冬天二十大結束之後,戰爭就有結束的可能。
當然,以上的三步走是一種理想狀態。現在歐洲各國已經被通膨搞到普遍民怨高漲,繼續這樣下去恐怕這個冬天各國都會爆發社會運動。美國的國內狀況也持續動盪,兩黨尖銳對立。這些情況都使得各國的政客有自己的打算,這個時候結束戰爭是否讓人民注意力反而轉回國內?所以上述的三步,俄羅斯自己本身只能先做到第一步,剩下兩步都還難說?
昨天中國大陸國務院公開呼籲,各方趕緊停火結束戰爭。這算是一個信號,表示北京開始願意為這場戰爭多投入一些角色。但是看得出來仍然非常小心,步步為營,以自己的佈局為優先。習近平仍在中亞訪問,會不會對這場戰爭有新的表述?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