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突然去世 | 班一魯

熬到白頭的查爾斯王子(Charles )終於當上國王,查爾斯三世。 但我相信他並不在意什麼國王,猶記得多年前,他被採訪問及身為王室成員有何感受? 他說:「王室與妓女是人類最原始的行業!」,太贊了!

我欣賞查爾斯這種自嘲,自嘲可以緩和壓力,也是一種自慰;他又為了自己的真愛去找卡蜜拉(Camilla),也是對王室的叛逆。

若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來比喻王室,那再恰當不過了,所以查爾斯只算半個叛逆。戴安娜王妃找尋男人,尋求真愛,哈利王子(Harry)率妻子梅根(Meghan)退出王室工作,放棄殿下頭銜,那才是真叛逆,活得像個真人而非木偶。

1943年在德黑蘭會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形容自己是大熊史大林(Stalin)和野牛羅斯福 (FDR)夾縫中的小毛驢。就某個角度而言,伊利莎白二世是一個不開心的女王,生不逢時,她 1952 年登基時,二戰後的大英帝國已經註定走向衰退。

相較於1588年,伊利莎白一世女王時期,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英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軍事勝利之一,奠定都鐸王朝( House of Tudor)的海上霸權;或相較於1837年的維多利亞(Victoria)女王時期,英國是一個工業、文化、政治、科學與軍事,都得到相當大發展的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在位70年平平穩穩的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顯得太寒傖了。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相較於1553 年血腥的瑪麗一世(Bloody Mary),中規中矩的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就心滿意足了。

小時候看了不少有關王子公主的戀愛故事,好像他們的戀愛特殊不凡,長大才覺得這都是鬼扯。不過要感謝這些鬼扯帶來不少美妙的音樂,如華格納的《羅亨格林(Lohengrin)》,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莎士比亞是個智者,在他的劇本《王子復仇記(Hamlet)》裡已經表達身為王子的痛楚。

王室正如大英盎薩的前途一樣———趨向式微。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