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英國脫歐之後,筆者就預測,未來整個歐陸將會更加向東靠攏。這是好事,因為德、俄協調是歷史上歐洲安定的關鍵。
德國從2000年之後,基本上享受了20多年的經濟繁榮,拉大了與其他歐洲國家的差距。其模式不難理解,就是德國的工業、俄國的資源、中國的市場,三者相互結合之下所造就的成果。而德國的繁榮等於是一柱擎天一般撐起了整個歐陸,使得可以度過歐債危機,以及一波又一波的難民湧入所造成的負擔。
簡單說,整個歐亞大陸,因為這三者之間的環環相扣,尤其中國大陸所開通的中歐班列,更是讓這個繁榮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完全克服了過去地理上的障礙。筆者認為,這是自從蒙古帝國崩潰之後,700年來所沒有過的榮景,將會改寫人類的文明版圖。但是最大的變數在於,英國脫歐之後勢必更加靠近美國,這儼然就是一場海權與陸權之間對抗的延續。
只要熟悉這300年來,整個世界霸權爭奪的歷史,就不會對這一切感到意外。北約的東擴,美國在東歐的深入,都是在因應上述這個歐亞大陸的重新整合而來。如今這種對抗的局勢更加明顯,中、俄兩國更加緊密合作,以德國為核心的歐陸更加左右為難。而烏克蘭戰爭就是這種狀態激化下的一個結果,俄羅斯面對美國所主導的北約不斷東進所帶來的壓力,所以進行了這一場武力冒險。
現在中、俄順勢力圖擺脫美元體系,並且以天然資源作為武器,結合中國大陸完整的工業以及製造業基礎,作為與美國持續抗衡的籌碼。最近的發展是伊朗與中、俄兩國更加靠近,並有一連串的活動。基本上伊朗也是一個資源大國,而且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中、俄、伊三國真的進一步連接,那這種歐亞大陸上的結合局面就會更形完整,當然對美國的影響就會更大。
人類的歷史就是這麼充滿著諷刺。當年布里辛斯基在他的名著《大棋盤》中認為這三國的統合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三個國家都要依靠美國來進入全球化,尤其中、俄兩國還有長期的領土以及歷史矛盾,而伊朗有宗教上的基本教義派情結,所以他認為美國掌握了很大的主動權,除非美國愚蠢到把這三國給推到了一起,否則是不會實現的。
但是,布里辛斯基所認為上述的愚蠢行為,真的就在川普和拜登這兩位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手上完成了。現在中、俄、伊三國因為承受了各種壓力以及本身的戰略考量,真的站在了一起。美國於是在世界重新拉起了圍堵體系,不單單是針對中國,更是針對這種歐亞大陸的統合局勢。
這是新冷戰嗎?或許也是。但是不要忘記,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本身的內需還在不斷成長。雖然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有不少瓶頸以及問題,但是長遠來看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關鍵還是在於中國政府的智慧以及應付問題的能力。所以,中國最大的挑戰是在本身內部,而不是外在的環境。
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能夠親眼目睹整個世界權力板塊的重組,或許是一種幸運吧?我們就繼續好好觀賞這一部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