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覇占法國IC卡獨角獸公司 | 郭譽申

現在每個人隨身都有一堆IC卡,又稱為晶片卡、智慧卡,譬如健保卡、金融卡、公車/捷運卡、手機裡的SIM卡,都是IC卡。IC卡是貼上或嵌有積體電路晶片的一種可攜式卡片塑膠,內含了微處理器、I/O介面及記憶體,等於內含一微型電腦系統。

IC卡現在算不上是高科技,但是二三十年前它無疑屬於前景看好的高科技。1988年法國人Marc Lassus博士創立了IC卡專業公司金普斯,金普斯不僅立足於法國、歐洲,其業務很快拓展到南美和亞洲,到二十世紀末,它已經成為價值很高的一個獨角獸企業。然而2001年底,創辦人及董事長Marc Lassus突然被臨時召開的董事會解職,金普斯公司於是落入了美國大股東德太投資集團之手。二十年後,Lassus博士寫出他自創辦到離開金普斯公司的經過([1]),以控訴美國的覇占法國獨角獸企業。

美國的大股東德太投資集團為何要逼走Marc Lassus及覇占金普斯公司?因為「許多事實已經證實德太投資集團的確是CIA的經濟間諜」(238頁)。美國中情局(CIA)想要掌控金普斯公司,因為金普斯所生產銷售的IC卡儲存了持卡人的很多資訊。換言之,中情局掌控了金普斯公司,就能夠掌控非常大量的持卡人資訊。

金普斯公司自始就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因此引進多個國家的資本家成為大股東,但是任一大股東的股權比重都不足以單獨掌控公司,譬如德太投資集團擁有26%的公司股權。德太集團能夠逼走Marc Lassus及覇占金普斯公司,因為另一個大股東德國的匡特家族也受到CIA的控制。「CIA長期控制匡特家族的活動,尤其是控制匡特家族在美國的活動。」(226頁) 匡特家族是德國歷史悠久的工業家族,在二戰時曾支持贊助納粹政府,戰後卻未被追究罪責,可能那時就被美國CIA收編了。

Lassus博士被德太集團和匡特家族整慘了,事後他才逐漸知道有CIA在背後操控。他的受害經歷使他相信美國在實行所謂的「監視資本主義」([2])。2018年通過的《雲法案》「使得美國五大科技巨頭更加服從美國政府的管控,並允許美國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搜索其位於其他國家的服務器數據。」(250頁)

美國打擊外國的高科技企業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案例至少包括本文所述的法國金普斯公司、2014年法國的阿爾斯通公司(參見《了解《美國陷阱》》) 以及2018 -2021年中國的華為公司(參見《孟晚舟事件觀察》《解讀孟晚舟的獲釋》)。

[1] Marc Lassus、古文俊《晶片陷阱:霸權國家操縱、肢解他國企業的黑暗內幕》,香港中和出版,2021。

[2] 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卷:基礎與演進;下卷:機器控制力量)》(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2019)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