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碩博士口試-人文科學碩士不寫畢業論文? | Friedrich Wang

最近論文抄襲的事情讓筆者想起當年碩士與博士口試的情形。

碩士論文口試,可以說是輕鬆愉快,因為剛好趕上蔣介石檔案的開放,就選到一個還不錯的題目,所以可以好好的發揮。口試的時候也輕鬆愉快,幾位口試老師當場就開同學會,問著問著,他們就開始講當年在學校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本來自己非常緊張,結果也被浸泡在那一種溫暖的氣氛中,大家談笑風聲,老師們也都說很多鼓勵的話,最後89分通過。

因為碩論好好寫,所以得到了很高的啟發。後來還發展出一系列的文章,可以說一直受用到了今天。

可是博士論文口試就慘烈的多。召集委員是陳永發院士,其他幾位口試老師也都是非常嚴格。當天下午的氣氛真的會讓人緊張到無法呼吸,好像筆者快要被拉去刑場槍決一樣。

果然到了口試的現場,幾個老師猛烈砲轟,尤其是陳永發院士更可以說把這個論文從題目到撰寫、內容、結論,做出從頭到尾嚴厲的批判。「你到底想說服誰?換作我,這個題目絕對不會這樣寫,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你到底在寫些什麼?」當時真的已經快要嚇破膽,被幾個老師連續攻擊,我只能夠故作鎮定,一句一句慢慢回答,每一句話都不敢大意,只能勉強招架!指導教授胡老師當時也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考試結束,我到門外暫時等待的時候,覺得大概是已經毁了,整個人感覺有點天旋地轉,眼前一片空白,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不過他們叫我進去的時候,每個人的臉色都變慈眉善目,陳老師面帶微笑宣布筆者以87分過關,並且上前給予恭喜,其他的老師們也上來給與各種的勉勵。當時我就覺得,從地獄爬出來的感覺,真好,差一點被這幾位世外高人給嚇死。

人文科學寫畢業論文是百分之一百必要的。因為你接受了這麼多年研究所的訓練,難道連一個有系統的著作都寫不出來嗎?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研究所的意義又在哪裡?擁有獨立研究的能力,這不是一個研究生最應該培養的專業技能嗎?所謂的研究,就是對一個問題有深入探討以及系統性整理的能力。

聽說因為新竹的堅,我們偉大的貓女王政府考慮以後碩士班不用寫論文。那不如乾脆學分修完,一年就給學位算了,如果連這種基本的能力都不訓練,那麼還需要讀兩三年嗎?以前為了一個洪仲秋就把整個軍法系統給報銷,現在又為了一個堅要把整個碩士班的訓練給報銷,真沒看過這樣倒行逆施的國家!那不如把大學關掉好了,因為根本沒有能力訓練出專業的研究者,要這麼多大學又是為什麼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