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亞速鋼鐵廠烏軍繳械投降,馬里烏波爾落入俄軍掌控後,持續兩月餘的戰鬥應已告一段落了。俄、烏雙方軍人的頑強戰鬥力,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人都說,俄羅斯是個戰鬥民族,而烏克蘭難道不也是嗎?其實俄、烏同根同源,民族性差異不大。二戰期間,他們為了保家衛國,共同擊潰了入侵的納粹部隊,為二戰同盟國的勝利,立下了關鍵性的功勞。
若論各國部隊的戰鬥力,德意志民族也不容低估。1940年二戰爆發後,他們約一個月即攻陷佔領了整個法國。但諷刺的是,二戰結束後,法國與中國、美國、英國、蘇聯同列戰勝國,而德國成了戰敗國,以致國土遭長期分裂。直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東德併入西德,才完成了兩德的統一。德國人不畏美、蘇威脅,毅然決然地完成了國家的和平統一。而反觀中國,忝為戰勝國,又名列五常之一,卻至今仍處於分裂狀態。面對德國,甚至原來分裂的越南,能不感汗顏乎?
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也是個英勇善戰的民族。與俄羅斯、烏克蘭、德意志民族相較,絕無遜色。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中國加入同盟國,正式對日宣戰。中國人民單獨頑強地與當時已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的日本周旋了十年之久。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呈現在文字與電影中,看後不禁令人潸然淚下。前人立下的英雄形象、英勇事蹟,後人豈能不見賢思齊呢?
俄烏戰爭是否已可結束,既取決於俄羅斯,也取決於美國。而可憐的烏克蘭,對此卻沒有多少可置喙的餘地,因為他們從頭到尾,只是美國霸權主義者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如果說俄烏戰爭為我們提供了什麽啟示,那末烏克蘭被美國霸權主義者“始亂終棄”的命運,即足可引以為鑒矣。
俄羅斯自始就無佔領烏克蘭土地的企圖。2014 年拿回的克裡米亞半島,本就是俄羅斯的領土,上面居住的都是清一色的俄羅斯人,他們心甘情願地重回俄羅斯懷抱。而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居民,情況也一樣,都希望與俄羅斯合為一體。由於居住在該地區的俄裔居民,長期受烏克蘭人的歧視、劣待,普京總統出於同胞之情,要解救他們,是不難理解的。
頓巴斯地區一天沒有獲得全面解放,在普京總統看來,大概俄烏戰爭就很難完全停止下來。而對美國霸權主義者而言,俄羅斯若仍能從戰爭中全身而退,即使已遍體鱗傷,若非已奄奄一息、不堪一擊,不再構成美國的威脅,則美國北約東擴的計畫,就等於半途而廢,是絕難就此甘休的。因此俄烏戰爭是否已可告終結,使該地區再度恢復和平,尚言之過早。
最近芬蘭與瑞典的地緣位置,似乎又被美國霸權主義者看中了。它們是否會被驅使,用來代替原烏克蘭扮演的角色,值得關注。據說,芬蘭與匈牙利一樣,都是原中國北方匈奴的後裔。這是否屬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芬蘭人能與匈牙利人有著同樣清醒的頭腦,莫為美國霸權主義者所利用,否則人類將難有重見和平曙光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