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將決勝於美俄政治而非軍事 | 郭譽申

始於2月24日的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快三個月,現在局勢逐漸明朗。俄軍面對以美國為首的三四十個國家對烏克蘭的大量軍事和物資援助,的確頗為不利,而難有決定性的戰果。不過,普丁當然不願認輸撤軍,而烏克蘭想收復失土,美國想消耗俄羅斯的國力,都不願停火,因此這場戰爭看來還會拖上好一陣子。

平心而論,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比不上美國,更別提烏克蘭還有很多歐洲國家的支持。然而別忘了,俄羅斯擁有大量核子武器,恐怕不遜於美國。俄羅斯若被逼急了,它有可能動用戰術性核武,以扭轉戰局。假使俄羅斯動用戰術性核武,美國若以戰術性核武直接回擊,則可能導致双方的核武大戰,違反美國不直接參戰的原則。另一可能性是,美國把戰術性核武交付烏克蘭,而由烏克蘭予以回擊。然而把自己的核武器交給其他國家掌控,是美國的大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無論如何,美國對俄羅斯的動用戰術性核武都難有應對之策。俄羅斯擁有此核武優勢,能相當程度平衡它軍事力量上的不利。

短期的戰爭決勝於軍事力量。長期的戰爭,軍事力量不再那麼關鍵,而常決勝於「政治」。在此政治包含人民的支持、領導人的決策和更替、經濟對政治的影響等等各種因素。譬如:越戰和阿富汗戰爭,美國的軍事力量遠勝對手,最後卻都鎩羽而歸;而1979-1989的蘇阿戰爭,蘇聯的軍事力量遠勝阿富汗,最後卻也鎩羽而歸,甚至導致蘇聯的解體。

俄烏戰爭看來將長期化,決勝於美、俄的政治。歐洲的政治也有影響力,但是較次要,在此不論。目前俄羅斯人民對普丁和戰爭的支持度超過美國人民對拜登和戰爭的支持度 (有些美歐媒體宣傳很多俄羅斯人反戰,是假新聞),是俄羅斯的政治優勢。這不難理解:俄羅斯人能感受到美國和北約的勢力進入俄羅斯的門戶烏克蘭,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因此支持普丁開戰;而美國人正經受高通膨的痛苦,對於拜登把大量資源投入遙遠的烏克蘭,而不用來解決國內的高通膨,自然是不滿的。

俄烏戰爭大半將決勝於美、俄的政治,而政治會隨時間而變動。有情報機構和媒體猜測,普丁已罹患重病。這多半是假新聞,但是萬一屬實,當然對俄羅斯很不利。美、歐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目前還少有影響,但是半年一年後是否會重傷俄羅斯人民的生計,因此減損人民對普丁和戰爭的支持,是普丁需要擔心的。

在美國一方,拜登五個多月後就有期中選舉,以及兩年多後有總統大選。民調低迷的拜登很可能使其民主黨在期中選舉遭受挫敗,若如此,拜登恐怕必須順應民意,減少美國對烏克蘭的軍經援助。若更進一步,拜登無法連任,則美國對俄烏戰爭的政策可能會完全改弦易轍。這大約最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美、俄政治的變動頗難預料,我們旁觀者就等著瞧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