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風暴看法國大選 | 盛嘉麟

法國在前200年的時間,發生了多次政治變動,從1789年大革命開始,不屈不撓的歷經漫長艱辛的道路,五次重建共和國政體。法國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具有革命的含義,代表“自由、平等、博愛",或"勞動、家庭、祖國",值得尊敬。

【引以為傲的文化】
法國自17世紀以來其思想文化科學,曾經引領世界,孟德斯鸠的三權分立、伏爾泰的自由平等、盧梭的社會契約,以及巴斯德的細菌論述、笛卡爾的解析幾何等等,對世界大有貢獻,法國確是文明燦爛的國家,法國人引以為傲。

【念念不忘的國力】
在第一帝國期間,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發動法俄戰爭,圍攻莫斯科,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帝國全盛時期,海外領土包括亞洲的中南半島、廣袤的法屬西非洲、法屬赤道非洲,以及今天的非洲南部的喀麥隆、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坦桑尼亞諸多國家,今天仍然保有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及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諸多島嶼。

【文化的傲慢墮落】
號稱“自由、平等、博愛",但法國社會對於北非、中東來的阿拉伯難民移民非常歧視,曾經在國内多次引起暴動。

法國巴黎查理週刊,因經常諷刺伊斯蘭教創始人真主穆罕默德,而受到世界注目,2015年遭到兩名身穿聖戰服裝的蒙面男子襲擊,導致20人死亡。
2020年,法國中學老師薩米埃爾•帕蒂(Samuel Paty),在課程裡展示查理週刊所載的侮辱真主穆罕默德畫像,遭到伊斯蘭恐怖份子斬首。
限制穆斯林女性的服裝,大街上不能穿黑袍,海灘必須穿比基尼。

1964年法國和中國建交,但是58年來的中法關係跌跌撞撞,法國不時的站在道徳高點,以自由民主人權為名,傲慢不實的指責中國,包括最近的新疆種族滅絕。
這次美國發動的制裁俄羅斯,法國也搖旗吶喊,罔顧事實。

【國力的轉折走弱】
二戰開始後,法國在六週內即被德國征服,對盟軍的勝利幾無貢獻,但是戰後法國取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名不符實。

1954年越南奠邊府一戰 ,法國高傲的傘兵部隊及有名的外籍兵團共14,000人, 被胡志明越南獨立同盟的武元甲及中國顧問韋國清包圍擊敗,法軍傘兵司令及炮兵司令,兩人先後飲彈自盡,法國奠邊府指揮官卡斯特里將軍投降。

1956年英法兩國因為有著貿易利益,發動對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因美國干預而戰敗。自此,大英帝國隕落,法蘭西帝國不再,都淪為中等國家。

【落魄王孫不改傲慢】
我們歷史課本上尊稱的列強,英、法、德、意各國淪為中等國家之後,1993年懷著歐羅巴帝國的夢想,再創歐盟,在世界上以強國自居、以道德自許,歐洲領袖及議員叫囂自由民主人權,落魄王孫不改傲慢,其實只是跟隨美國狐假虎威。

歐盟藉由美國領導下的北約,以貌似歐羅巴帝國的軍隊,跟隨美國出兵攻打弱小國家如塞爾維亞、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在世界上作威作福。但是遇到俄羅斯,整個歐盟、北約都懼怕,只想仰賴美國的保護。

歐盟內部是一個組織鬆散,西歐東歐南歐矛盾相向、種族歧視、經濟參差、財政混亂、軍事散漫的組織,處於中國的戰國時代前期,和統一中國的大秦帝國相比,相差甚遠,而且是白日夢。

【法國大選茶壺風暴】
雖然法國是歐盟裡最讓美國頭痛的國家,但是實際上法國的國力撼動不了美國的歐洲戰略。所謂的法國總統大選,只是歐洲幾把茶壺中之法蘭西茶壺裡的風暴。在列強名稱的歷史虛名傳承下,媒體仍然熱烈討論,作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談資訊,其實茶壺裡的風暴根本影響不了世界大勢、大國搏奕。

馬克龍是法國政壇兩個極端政黨:梅郎雄領導的極左翼「法國不屈服」,以及勒龐領導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其中間的中左及中右的力量;三位候選人囊刮了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選票,馬克龍得票27.8%,勒龐得票23.1%,兩人進入第二輪對決,得票22%的梅郎雄被淘汰。目前第二輪對決的民調是馬克宏56%,勒龐44%。

【自由主義的馬克龍】
2012年馬克龍是奧朗德前總統領導的社會黨政府的成員,他是總統府副秘書長、經濟部長,推行勞工及經濟改革,削減退休金及社會福利,推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馬克龍於2016年4月6日成立了「共和國前進」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馬克龍是見風轉舵沒有一貫立場的靈巧政客,一邊指責中國在新疆種族滅絕,一邊叫囂制裁俄羅斯,一邊奔走於巴黎莫斯科之間調停俄烏戰爭,典型的只記得帝國的偉大,忘記了現在的份量。

【極右翼的勒龐】

1972 勒龐的父親,馬里•勒龐 Jean-Marie Le Pen創立「民族陣線」,走向法西斯主義,被法國政府勒令解散,部份黨員另建了極右翼的「國民聯盟 」,馬里•勒龐五度參選法國總統失敗,最高初選得票僅15%。2011年瑪麗娜.勒朋 Marine Le Pen 從父親手中繼任了「國民聯盟」的主席。軟化了極右翼的口號主張,只剩反美國、反移民、反歐盟、反北約、親俄羅斯、溫和對待中國的主張,這次才爭取到更高的初選得票23%,距離馬克龍的27%不遠。進入二次對決。

勒龐最響亮的口號是恢復法蘭西的榮光,獲得右翼極端國家主義者的選票,可以說是又一個現在土耳其的右翼總統埃爾多安,要恢復奧圖曼帝國的榮光,或者是又一個1971年伊朗的巴列維國王,要恢復波斯帝國的榮光。以現今的強國條件,要同時維持在軍事、經濟、商貿、工業、科技、太空、體育、文化…諸多領域的強勢,必須具備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幾億的人口、廣泛豐富的資源,才能成為參與博弈的強國,像法國、徳國、英國、伊朗、土耳其這一類的國家,幾無機會。

【結論】
四月廿四日,無論馬克龍或勒龐當選,都是茶壺裡的風波,可以影響一點歐盟及北約的狀況,對於世界大局幾無影響,當今的天下只有中國、美國、俄國三顆大蔥,散亂的歐盟只剩口水及傲慢。

對「茶壺風暴看法國大選 | 盛嘉麟」的一則回應

  1. 茶壺風暴…? Did you mean “storm in a teacup"? I think there are much better, more effective ways of conveying the same meaning, using much more authentically Chinese words or phrases. Imagine, if you were someone truly “Chinese" who didn’t know English, e.g., a 19th century confucianist, would you be expected to get this reference “茶壺風暴"? I personally despise these bastardized phrases, they pollute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people who use them are bad writers.

    I thought this website was all about the supremac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 disagree with 99% of the content here, but I still read this blog for authentically “Chinese" writing. You need to do more enforcing language purity.

    As for the substance of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very wrong. Macron winning wouldn’t/doesn’t change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west on the ukraine situation, but his re-election does do a lot towards stabilizing the collective, western posture and it is a strong indicator of western unity. On the other hand, a Le Pen upset/win would be nothing less than a rupturing that would call into question the very legitimacy of the western response to the Ukraine war so far, which has been very tough towards russia. So, no, the author is very wrong: the French election yesterday was not “茶壺風暴". Not at all.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