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st defense of Taiwan is done by the Taiwanese. We can certainly help them, as is being done in Ukraine, for example."
幻想美國大兵在大陸攻台時出現在台海周遭,甚至登陸;從而為了台灣人民流下大量鮮血,這個夢真地應該甦醒了!這句話是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密利幾天前在國會作證時的發言。其實已經明白地暗示,當中共終究必須使用武力完成國家統一時,美國只會進行烏克蘭模式的救援、制裁或協助!
在全球的戰略默契中,中國與俄羅斯是同屬一個意涵或位階:都是可以摧毀彼此的核大國!在二戰之後,核大國間建立了一個相互都嚴格恪守的默契,即任兩個核大國,絕不能直接交戰,否則將很快升級為一場熱核大戰,讓全人類同歸於盡!
1946到1991年所以會有那一個所謂的舊「冷戰」,就是因為他們深知,當人類擁有了核子武器後,就不能再打世界大戰了,不能將核武器隨便丟在敵人的領土上,因為對方在你的核彈頭尚未抵達前,就會按下他們的,數十數百甚至數千的核按鈕,這時將立即底定你被灰飛煙滅的命運!
除非當政者就是一個瘋子,要不然沒有人會去、敢去啟動這個自我毀滅的措施!因為這個行徑沒有後悔藥,它的起點就是終點。
兩個核大國可能只打傳統戰爭嗎?就記錄而言,他們至今未打過傳統戰爭。這裡的「核大國」的定義只包括美、俄與中國大陸三個國家;印度與巴基斯坦雖都是人口大國,但侷促於南亞次大陸上,且都非核子禁擴條約簽署國。
就算算進去,印、巴兩國在分別完成擁核目標後,也只發生過1999年卡吉爾的武裝衝突,在海拔七千公尺的高山上打仗,算不上什麼真正的戰爭,而之前三次印巴戰爭,他們都還沒有發展出核彈!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中國還是個窮光蛋,離造出核彈還有十幾年。這時的中國,是作為蘇聯的代理人與美國交戰。
至於其後發生在中國南方的越戰,中國大陸雖於1964年在新疆羅布泊首次成功核試爆,但仍未具備核彈頭小型化技術;故雖在戰爭中期1965年6月到1968年3月解放軍以志願軍形式參戰,嚴格而言當時中國仍不算是一個核武國家,更非核大國;何況,30餘萬志願軍只負責後勤的維護與修建鐵公路與橋樑,並未在前線正面作戰。
至於美、蘇之間就更不曾發生任何一次直接交戰。就如前述,朝鮮戰爭蘇聯讓中國與朝鮮部隊替它作戰!而長達20年的越戰(美軍出兵是1965年後的第二階段,中國也因此以志願軍形式出兵),蘇聯是到晚期才改變不干涉印度支那事務的政策介入,但其介入只是要求胡志明、武元甲與美國、南越和談,並未出兵!
而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紋風不動;美國入侵格瑞那達,蘇聯也只是口頭罵罵!蘇聯解體後,美國入侵伊拉克 、阿富汗、或干涉敘利亞等中東地區的戰爭,俄羅斯大致上亦是袖手旁觀。
在此一核大國不直接交手的不成文規則之下,美國要為台灣出兵,實屬天方夜譚!密利的回答,其實已含蓄地為美國到底出不出兵作了揭曉!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要推動台獨,必須把身子練好,不是高貴地為理念捐軀,就是以閃電速度逃離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