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拜登趕赴波蘭在歐洲煽火,口不擇言的説普丁是屠夫,是戰犯,不應該當俄羅斯的總統,引起法國總統馬克宏(Macron)的批評,也引起少數美國媒體記者的指責,拜登善變的說,他對普丁的指責是個人的「道德的憤怒」,不是美國的政策。
看了這段新聞真令我忍俊不禁。如果普丁(Putin)是屠夫、戰犯,那小布希、柯林頓、歐巴馬,以及用無人機刺殺未曾宣戰的伊朗Soleimani將軍的川普又算是什麼東西。
隨著訊息的發達,人類越來越了解真相,美國歷史的負數太多,多數到達是戰爭的戰犯層次。當世人提到屠夫、戰犯,人們自然首先想到美國。


數十年來我一直強調盎薩人的偽善,這並非個人創見,曾多次以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易卜生(Henrik Ibsen)、蕭伯納(Bernard Shaw)為例,他們大肆攻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 Era)的偽善,而珍.奧斯汀(Jane Austen)寫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則直指維多利亞時代之前,盎薩人的特質。拜登這次表演性質的演說,再次顯示盎薩的偽善,同時又展現其傲慢與偏見的特質。
中西文化有一很大不同之處,衍生於中國本土的道家、儒家都著重自我修行,即是佛教也是人佛一體説,即人可成佛,最著名者乃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靠著反省提昇浄化靈魂、自我審視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精神擴至政治面即自我調適,與時俱進。
自我反省絕非西方文化主流,個人才疏學淺,發現持此論點者好像只有羅馬的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其名著《沉思録》(Meditations),作為他自我反省及指導的來源。Meditations也是法國作曲家馬思奈(Massenet)的代表作品,是歌劇泰伊思(Thais)中間所奏的《泰伊思冥想曲》。中古世紀義大利的聖本尼迪克特(Benedict)教派則以過著自律節儉的生活以求浄化靈魂上天堂,其修道士(monastic)精神相當於佛教的苦行僧。喀爾文新教則認為救贖之權不在人自己,而在於上帝,只有篤信神,過著勤奮儉樸生活,得到上帝的憐憫,才有得到救贖的機會。而這種勤奮儉樸生活導致聚集財富,資本主義由是而生焉。
當了解西方文化的要素,偽善、傲慢與偏見,不會自我反省,就可了解拜登及其西方帝國主義之所做所為。隨著俄烏戰爭衍生出各種怪象,真是令人不齒。
烏克蘭的總統澤倫斯基活像個怨婦,當初你與我山盟海誓永遠愛我支持我,而我被人痛揍,你卻在旁打嘴炮,當著澤倫斯基的演說視頻前,美國國會及西方政界一個個起立鼓掌那副慫樣,還自我感覺良好時,真是虛偽到了極點,一個個小丑還不知自醜。
受難的烏克蘭人民值得同情,但是不禁要懷疑一群斯拉夫人怎會支持納粹,還選一個猶太人來做總統呢?蘇聯解體,埃及、利比亞等等的顏色革命的後果還不覺醒嗎?那烏克蘭自1991年獨立以來,盎猶集團把你們整到什麼地步,沒有感覺嗎?今日之局你們烏克蘭人民也有責任。
普丁大帝這次痛擊了美國及北約組織的虛偽、軟弱,而他們制裁的表現顯露出西方道德的破產,而非道德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