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有兩個字代表英文中的truth的概念,一個字是pravda,一個字是istina。前者是某種較為表象的真理,具有可被主觀意志捏整、磨塑的任意性;後者卻是內在的、巍然不動的真理,它是無限的、宇宙的,純淨無瑕的真理。
所以以前蘇聯的真理報,報名就是用Pravda(Пра́вда),而不是istina,它在版面上說的真理,其實是被克里姆林宮裡的蘇共中央隨性操弄的。但istina卻不能被改動,它隸屬事物最根源的本質,它往往是俄羅斯作家終生追尋的客體。
已故的俄國或說亦是美國的知名文評家與作家納博科夫曾說,對於杜思妥也夫斯基而言,真理(istina)是血與淚,是歇斯底里的時事政治與汗流浹背;契訶夫則全神貫注於周遭的混沌,但始終帶著懷疑的眼光去凝視真理;而托爾斯泰則是迎著真理而去,直到他找著了他的十字架。
不過,俄國人是一支具有在苦難中看到真理之光能力的民族,他們願意為其執著的真理而犧牲生命。雖然,他們也會操弄一些概念,就像美國曾指控的俄羅斯可能涉及藉由假消息的操控,試圖改變美國大選結果;但俄國人可以在封凍於零下四十度的雪中看到真理,他們具有在遭逢毀滅的恐怖念頭下,仍然堅持到最後的信仰。
這一民族性在蘇聯於史達林格勒一役中,忍受了無數嚴冬與不計其數的死亡後,最終擊退納粹的坦克與空中雄師,表現地淋漓盡致。
永恆地屹立於歐亞大地的北方中樞上,顯然是俄羅斯人的istina,北美白宮與歐洲凡爾賽宮裡狡滑卻愚昧的參謀們,想用極限的制裁迫使他們屈服,是從頭錯到尾的空虛盤算,最終勢將再度被列入歷史的反面教材,為後世恥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