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意味着夏日將過,接著將是燦爛不再,秋風蕭瑟的日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令人引發無限的回想與思念。
普京大帝(Putin the Great)或將是最後一位目睹蘇聯解體的領導人,當年蘇聯解體後的慘狀不亞於納粹入侵、盧布劇貶、人民集體破產,俄羅斯的財富幾乎被美國洗刧一空,600多個將領及高級軍官集體自殺,整個國家陷入了絕望,我們可以想像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普京的感受。
走筆至此不僅想到鄧小平,眾人多高度評價其改革開放,殊不知若不是鄧小平先平定了由西方帝國主義操縱的89顏色革命天安門暴亂,那來改革開放。還不識透盎薩(Anglo-Saxon)的隂謀狡詐如馬英九者,還喊「一日六四不平反,我就一日不踏上大陸領土」,這種IQ尤遜於小布希,國民黨毀於其手豈偶然哉。
領導者有三類:
(1) 絕對現實主義者,如史大林(Stalin)佔絕大多數。
(2) 具有現實、浪漫氣質,這是少數,如毛主席。
(3) 最差勁就是空有理念不切實際,如馬英九。
我仔細閱讀了普京兩次演講(宣布收回頓巴斯及懾服國內反戰份子),真是字字血涙,原來這個大戰略家具有如此的浪漫情懷。
他敍述烏克蘭的由來,先起於蘇聯在1945年將從波蘭佔領的土地给予烏克蘭,後又將克里米亞再贈與烏克蘭,換言之,烏克蘭今天之領土是俄羅斯贈予的,我們又是同文同種的斯拉夫人,切不斷的血緣文化,你何能今日如此對待俄羅斯?
普京又陳述了如何試與西方妥協,結果五次被騙,北約不停東擴,就是這次談判,只要你們盎薩集團撂一句話「北約不再東擴,烏克蘭不參加北約」就行了。待法國馬克宏(Macron)及德國舒茲(Scholz)來談後,他徹底絕望了,因為大教主美國不點頭,這兩個傀儡來鳥用都沒一個,所以他的結論是;「美國不容許一個如此龐大的獨立國家」,這個邏輯也適用於中國。
普京心中為了自尊心的痛楚,沒法説出來,那就是人弱被人欺。即使俄羅斯力不如人,如此委屈求全,但盎薩是不會有一絲一毫同情心的,他們的靈魂只有利益。
普京是絕對師出有名的,相較於只為了石油、美元、霸權利益,及以一管洗衣粉偽證的盎薩高尚太多了,而今日無恥的盎薩世界大力汚名化俄羅斯的天理何在?
筆者自幼喜讀水滸,又狂熱喜愛貝多芬(Beethoven)的音樂及其為人,他們就是英雄,故對英雄之追逐未曾停止,大學時閱讀卡萊爾(Carlyle)的「英雄與英雄崇拜」,愛不釋手,大有啟發。
但對他的觀點並不完全贊同,英雄有個人英雄及集體英雄,長征紅軍戰士血灑湘江,義無反顧地為一個遙遠的理想而奮鬥。抗日英靈以血肉之軀為了國家、家園、親人奮戰至死。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與盎薩強敵奮戰朝鮮半島,氣吞山河,這種集體英雄精神是我民族瑰寶。
個人英雄是孤單的、落莫的、悲情的、有缺陷的,是令人唏噓的,但卻令人景仰的。老兵萊䀚的視頻中一段話很經典,「普京也快70了,也知道政治生命趨於完結,必須給俄羅斯留一些遺產,說不定下個接班人又是個軟蛋」。
我們需要英雄,英雄使人類歷史更燦爛,人生更絢麗更激情脫俗。19世紀的拿破崙(Napoleon),20世紀的毛澤東,21世紀的普京,毫無懸念當之無愧。不論烏克蘭戰事結局如何,普京大丈夫光明磊落的超強英雄氣質,又豈是那使盡壞心眼,拿人當槍使,坐收漁利,跪計多端,挑撥離間,品格低下的盎薩政客所可比擬?
這枝俄羅斯最後的玫瑰,普京的熱血、激情、高尚的英雄氣概,將永遠存在於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