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從何而來?駁斥反中謬論 | 郭譽申

Bill Hayton,英國BBC新聞記者,算得上是中國通、亞洲通,他已經出版了三本有關中國和亞洲的書籍 [1] [2] [3]。本文是筆者讀完[1]後的感想和批判。[1]的中文標題頗不達意,我願建議中文標題:「現代中國從何而來?」也作為本文的主標題。

[1]的主旨很簡單清楚,現代中國從國名「中國」、「中華」,到各種相關的主張,都是清朝末年以來,許多愛國志士受西方影響而建構出來並加以推廣的結果。這些主張包括:中國的多民族要融合成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中國有五千年優異傳統文明,中華民族是創造大一統的偉大民族,中國要有統一的語言-普通話,中國的領土(包括蒙古、西藏、新疆、台灣等等)一點都不能少,中國擁有南海九段線以內所有島和礁的主權,中國要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等。

上述[1]的主旨,筆者頗為贊同。國家的概念,現代與古代很不同。不僅中國,所有的國家,始於歐洲國家,都在近代從古代國家逐漸演進成現代國家。

然而筆者不贊同,作者從上述主旨輕率推論出,中國的各種主張都是近代民族主義者建構出的,因此沒有道理、沒有根據,是不適當的。[1]於是幾乎成為反中的謗書。其實現代中國的各種主張大多有其歷史淵源和合理性,否則不可能被全民普遍接受。

中國主體的這片土地,雖然曾多次被外來的少數民族統治,但是外來少數民族大多逐漸被數量眾多的在地民族所同化,使得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始終呈現類似的習俗和文化,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漢族,其他民族則占比很少。國家的主體是人民,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少有改變,表示中國一直是一個國家(雖然曾經分裂),只是歷經了多個政府的更迭。中國文明五千年?看你從何時起算,是沒有意義的爭辯;但是中國文明是唯一不曾間斷、延續至今的古文明,當無疑議。

作者主張,中國過去沒有清楚的國界,直到清末民初時才逐漸界定其領土和國界,但是這些疆界多屬民族主義者的想像而非事實。譬如民初時,蒙古、西藏都處於獨立狀態,不受國民政府的統治,但是民族主義者仍把蒙古、西藏劃入中華民國的領土。簡單說,作者不承認中國的疆域,甚至惡毒的希望裂解中國。

一個國家在衰弱時很容易分裂,尤其像中國這樣的多民族大國。清末民初正是中國最衰弱的時候,當時中國確是分崩離析,但只是暫時的現象,繼承清朝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並致力於承襲清朝的原有疆域,是天經地義的。作者以中國的暫時分崩離析,否定中國疆域的合法性,不過凸顯其無理的反中情結而已。

中國要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被作者視為激起民族主義的衝動,威脅世界和平。曾經輝煌的國家不都想恢復過去的輝煌?川普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讓美國再次偉大),拜登的競選口號Build back better (重建美好),不都是類似的話語?作者是只准美國偉大,不准中國偉大!

[1] The Invention of China  (製造中國:近代中國如何煉成的九個關鍵詞),2020。

[2]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2014。

[3] Vietnam: Rising Dragon, 201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