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社交媒體傳出,“身份不明的人在阿拉木圖附近,佔領一個軍事生物實驗室”,俄羅斯塔斯社也報導,穿著化學防護服的專家正在實驗室附近工作,可能是軍事生物實驗室發生“危險病原體洩漏”。哈薩克斯坦衛生部及外交部隨即發佈新聞稿澄清說:“這不是真的,該設施正在受到保護。” 這反而引人入勝的突出了哈薩克斯坦公共衛生議題的冰山一角。
自 1990 年蘇聯瓦解以來,美國就與幾個前蘇聯共和國,穩步建立生物研究的合作計畫,建立生物實驗室。俄國知道美國一直在資助,並提供技術援助,開發生物武器的專業知識、材料、設備和技術。研究項目集中在涉及特定病原體,包括人畜共患病,炭疽病、鼠疫、土拉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魯氏菌病等;俄國一再聲稱這種合作對俄國構成威脅。
俄國塔斯社報導,位於阿拉木圖的不起眼的中央參考實驗室 (CRL) ,最初計畫於 2013 年開始,美國在CRL生物安全實驗室投資 1.02 億美元,以研究可能用於生物恐怖襲擊的一些最致命的病原體。美國為了安全,不願意把這些研發設施,放在自己國家的內華達州境內,而特意選擇了阿拉木圖附近的CRL實驗室,來儲存和研究鼠疫、炭疽和霍亂等高危疾病的病原體。
為什麼選擇哈薩克斯坦?因為哈薩克斯坦是俄國、中國的地緣鄰國,之間有 10,000 公里的邊界線,方便提供中國人、俄國人的“基因樣本”,便於進行針對中國人、俄國人的高致病性潛在生物戰劑的實地研究。中國的《北京評論》刊登了一份來自 BBC Monitoring 2020 年的報導,表達了中國對此事的擔憂。
可悲的是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連續執政24年,他的政府濫權貪腐,類似於俄羅斯的葉利欽時代,美國情報部門對腐朽的哈薩克斯坦統治精英的廣泛滲透已經持續了多年,包括民主基金會NED,無政府組織NGO在哈薩克斯坦廣泛佈局,使許多哈薩克斯坦知識份子願意接受美國的意圖和影響。
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與俄國總統普京是長期的合作密友,這項發現引起了莫斯科民意的不滿情緒,應現任的總統托卡耶夫的請求,普京劍及履及,在1月8日由俄國率領的集體安全組織 CSTO 的維和部隊 2030人,進駐阿拉木圖,擺平了美國參與支持的暴亂,雖然一時獲得好評,但是普京仍有頭痛的問題需要謹慎處理:
1)哈薩克斯坦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親信,仍然掌握著國家的許多權力,尤其是早已被美國滲透的安全機構,這給了華盛頓極大的優勢。2019年新上任的總統托卡耶夫是一位低調的職業外交官,普京必須協助他肅清哈薩克斯坦的情報安全機構。
2)新任的總統托卡耶夫正在進行兩項決定,一是開除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及情報部門負責人馬卡西莫夫,二是逮捕馬卡西莫夫,以叛國罪起訴。清除哈薩克斯坦政府的舊勢力,趁勢沒收接管危險的生物實驗室CRL,這會造成不少哈薩克斯坦的生技科學家失業,並非易事,這都需要普京的協助。
3)哈薩克斯坦境內有 350 萬俄羅斯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 18%),美國可能會操縱極端民族主義勢力,發動排俄運動,美國只想搞亂哈薩克斯坦,比較容易,俄國、中國是想維持這個國家的穩定,普京必須謹慎行事,中國要準備必要的配合援助,避免造成傷害。
美國也有很多事情要擔心:
1)美國這次發動20,000暴民,處心積慮的暴亂,並沒有像烏克蘭那樣一舉成功,推翻哈薩克斯坦的親俄友中政權, 在哈薩克斯坦推動的顏色革命以失敗告終。
2)這次進駐哈薩克斯坦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部隊裝備精良,由一位曾經鎮壓了車臣叛亂的、經驗豐富的、態度強硬的俄國將軍領軍。俄國的部隊攜帶了先進的電子戰系統,其中包括特殊配置的無人機、干擾裝置,搶先切斷了網際網路,阻斷了美國情報機構的遙控與暴民之間的橫向聯繫,迅速封鎖哈薩克斯坦的邊界;各國對抗美國煽動顏色革命的套路也愈來愈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