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執政當局應顧全台灣人民利益 | 謝芷生

凡稍關心時事者,都會留意到,世局變得越來越詭譎莫測了。新冠疫情在多地失控擴散,衝擊到當地的民生經濟,執政者能否顧全人民的利益,顯得極為重要。

地位越高,權力越大者,帶來的危害可能越大。中外歷史上都出現過危害很大的執政者,他們的智商或並不低於一般人,甚至不乏天才型人物;問題主要出在心理上的缺陷,若溯本追源,一般都能找出其心理病根之所在。但當他們身居高位時,又有誰敢指出其缺陷呢?作為位高權重的政治人物,心態平衡十分重要。然而這只有長期接觸、觀察,才能做出判斷。這對一般選舉領導人的選民而言,是根本辦不到的。

臺灣綠營曾先後產生過兩位領導人,一個出身三級貧戶,一個出身豪門之家,可謂形成強烈對比。一般狀況,出身特殊的人,心理或往往會有失衡傾向,但並非一概如此,大家應可自行觀察判斷。出身是無法選擇的,後天的表現,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絕不可因人出身特殊,而存有成見。

獨派出身的領導人究竟如何,雖不能驟下論斷,但眼下臺灣面臨的局勢,卻正需領導人施展拳腳,展現其智慧與能力。台灣當局如何處理釣魚島及其周邊的漁權和資源問題,以及是否開放日本核電事故地區食品的進口,是其是否顧全臺灣人民利益的試金石。台獨分子長期依附美、日對抗大陸,很難期待其能對日採強硬態度,維護臺灣人民利益。

台灣當局近日呼籲大陸,莫誤判形勢,做軍事冒險。國強必霸,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規律。歐洲列強在19世紀末經工業革命,經濟高度發展後,對外實行殖民侵略的帝國主義。到了二戰後,美、蘇憑藉其超強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欲主宰其他國家命運,遂成為霸權主義。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又長期受帝國主義及霸權主義欺凌壓迫,不但不會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老路,反會給其他國家立下強國的風範。中國富強後,應會帶動周邊國家共同致富,不會像美國周邊多是些弱國和窮國(中南美洲)。臺灣本就屬於中國,解放臺灣,實現中國統一,並非什麼軍事冒險,反而是有益於臺灣人民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環。

2022年元旦起,RCEP已開始生效,共有15個成員國參與其中,成為世界最大的互惠經貿組織。台獨因不願接受“九二共識”,寧可放棄加入。此將使臺灣經貿陷入不確定性,這不是為全台人民利益著想應有的態度。希望當局能重新思考,改弦易轍,莫令人民生計陷入困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