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二選區的立委補選和台北市中正、萬華區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民進黨再度獲勝而士氣大振。這次的立委補選和罷免,國民黨都參與不多,算不上藍綠的對決,但是國民黨及其支持者仍然覺得吃了敗仗而心中不好過。國民黨應該從此得到什麼教訓?
台中國民黨顏寬恒和民進黨林靜儀的競爭,顏拒絕國民黨的公開支持,以免形成藍綠的對決,結果成為顏家一家和民進黨全黨的對決。顏家擁有多年的宮廟和在地勢力,難免有不少可攻擊之處,在民進黨全面掌控媒體和網路之下,顏遭受的抹黑砲火可以比擬當年的韓國瑜。最後顏寬恒仍然拿到47.25%的選票 (林靜儀51.83%),顯示顏家過去沒有對不起中市二選區的鄉親。
顏已經是兩度選立委敗北,這次的得票率還稍低於2020年初的48.85%。中市二選區原屬於台中縣,在2010年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後改屬於台中市。國民黨和顏寬恒應該認清,隨著該地區的愈來愈都市化,年輕人變得更舉足輕重,顏家的地方影響力難免逐漸減弱,因此國民黨不能只倚靠顏家的地方勢力選舉。
平心而論,林靜儀是參與婦女和性別平等運動的婦產科醫師,並曾發表兩本短篇小說,其個人條件明顯優於顏寬恒。展望未來,國民黨必須發掘個人條件優異的新生代,加上顏家的大力支持,才有機會反敗為勝。
中正、萬華區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結果同意54813票,不同意43340票,同意票數明顯高於不同意票數,但是未達罷免門檻58756票(需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而功敗垂成。林昶佐的罷免案不是由國民黨提出,而是因為林的立委表現被地方人士不滿而提案,因此頗有正當性。然而國民黨的在地政治人物卻一直不積極,未盡力動員支持者而終於失敗。
國民黨的在地政治人物不積極,因為罷免案被脫離國民黨的鍾小平所主導 (據說若罷免案通過,鍾將參選立委的補選),而國民黨政治人物不願為他人作嫁。然而國民黨政治人物為何不及早參與罷免戰?若及早參與,鍾小平何能主導罷免案?國民黨已經積弱多年,政治人物必須更積極進取才行啊!
中正、萬華區過去是藍稍大於綠,林昶佐在上次立委選舉獲勝,因為民眾黨分食了國民黨的選票。林已擔任第二屆立委,未來國民黨應與民眾黨協調單一候選人,以便奪回立委席次,否則林擔任立委日久,恐怕會使藍天逐漸變成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