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國家立陶宛 | 盛嘉麟

1253年建立了立陶宛王國。 

1263年後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國,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共同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更加強大。 

18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被列強瓜分,聯邦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8年立陶宛共和國宣布獨立,但已變成小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被納粹德國與蘇聯佔領,1944年成立了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經過公民投票,併入蘇聯。 

蘇聯解體前一年,隨著蘇聯的鬆動,1990年成為第一個脫離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 

2004年立陶宛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盟。 

2015年立陶宛加入歐元區。 

目前立陶宛不到三百萬的人口,人均所得8,200美元,有一百萬人去了歐洲其他國家打工,去北歐國家尤其多,他們在外國只能做一些低端工作。 

2021年11月18日台灣人代表處正式在立陶宛掛牌,挑釁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召回了大使,驅逐了立陶宛大使,兩國外交降為代辦級。 

【美國看中了立陶宛】 

蕞爾小國立陶宛人口280萬,獨立以後本應安靜和平,卻是極端仇視昔日盟主俄國,加入北約,積極活躍,挾北約威嚇強鄰俄國。最近被美國看中,美國以進出口銀行给立陶宛6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保證,同時暗示美國可能永久駐軍立陶宛為誘餌,換取立陶宛做出以下三項走狗的任務;立陶宛非常樂意為美國打先鋒,爭寵立功,引為莫大榮幸。 

製造事端挑釁鄰國白俄羅斯 

利用白俄羅斯長期執政的總統盧卡申科選舉再度獲勝,立陶宛指責其已經執政26年,當選無效,出錢出力,煽動反對派陣營指責選舉有舞弊行為,堅決不接受總統大選的結果,在首都明斯克,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工人罷工,民眾發動「自由行軍大遊行」,擴大了歐盟制裁白俄羅斯的行動。 

製造事端挑釁遠方的中國 

中國和立陶宛毫無政治歷史瓜葛,經貿關係十分稀疏,本該和平相處。但是立陶宛受美國唆使,無端設立台灣人辦事處,挑釁中國大陸,成為歐盟裡一馬當先的反華先鋒。 

接受美國武器軍援烏克蘭 

俄國與烏克蘭情勢緊張,俄國屯兵烏克蘭西北邊界,美國總統拜登不敢出兵烏克蘭,也不便直接武器支援烏克蘭,便假藉大量攻擊性武器供應北約成員國立陶宛,再由立陶宛國防部長宣稱,立陶宛要軍事援助烏克蘭,把美國的武器轉手交给烏克蘭。形成了目前中國、俄國、白俄羅斯三國聯手制裁立陶宛的局面。 

【立陶宛的窘境】 

中國與立陶宛外交降為代辦 

中國與立陶宛都召回大使,外交業務降為代辦,商務僑務托给友邦處理。立陶宛原以為與中國直接經貿往來極少,挑釁中國不足為患,想不到中國是世界貿易第一大國,中國透過與立陶宛的間接經貿關係,開始制裁立陶宛,問題開始嚴重。中國與立陶宛沒有斷交的原因是善意的希望,將來或許有和平挽回的機會。 

難民問題繼續延燒 

為了報復立陶宛的干預選舉內政,白俄羅斯接納不少從土耳其和希臘搭飛機來的中東難民,承諾他們可以進入歐盟鄰國立陶宛及波蘭,難民希望一旦進入歐盟,就很容易移動到富裕的德國、法國,甚至渡海到英國。所以白俄羅斯接納的難民絡繹不絕,超過一萬多人。這就造成立陶宛及波蘭的邊界恐慌,森嚴的軍警與難民對峙,阻擋難民入境,還發生傷亡事件,形成對高呼民主人權的歐盟的極端諷刺。 

中歐班列不停靠立陶宛 

德國鐵路成立了子公司德鐵汎亞貨運公司,經營包括歐亞一帶一路18國的鐵路貨櫃列車運輸系統,經過中國、德國、俄國三國協議,所有歐亞貨櫃班列不再停靠立陶宛,也就是說立陶宛完全沾不上歐亞貨櫃班列及一帶一路的運輸利益。造成立陶宛必須從鄰國波蘭、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轉運進出口貨物。 

抵制鉀肥鉀礦的運輸 

自今年(2021年)6月起,美國煽動了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陸續加碼對俄國及白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其中包括阻斷白俄羅斯境內的鉀肥鉀礦的出口。 

因為白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鉀肥鉀礦產地,佔全球市場的20%,2020年中國自白俄羅斯進口氯化鉀約138萬噸,佔中國總進口量的16%。白俄羅斯的鉀肥鉀礦出口都必須通過立陶宛的港口運往世界各地,於是美國逼迫立陶宛拒絕承運白俄羅斯的鉀肥鉀礦,但是立陶宛國家鐵路公司,不甘營運損失約8,000萬歐元,堅持繼續承運,已經造成政府的困窘。但是最新消息,白俄羅斯已經決定杯葛立陶宛國家鐵路公司,交由其他歐亞班列運送。  

傳出取消海關名單 

一度傳出中國從海關的國家名單中取消了立陶宛,使得立陶宛的貨櫃在海關港口無法上岸,陷入意想不到的經貿窘境以後,轉向歐盟求助。但是中國外交部及海關申明絕無其事,歐盟認為立陶宛謊報實情,而且不滿其唐突行為帶來麻煩。 

傳出刁難含有立陶宛零組件的商品 

現在又傳出中國海關對於含有立陶宛零組件商品的貨櫃,以許多不相干的理由,採取擱置刁難,使得許多跨國企業考慮排擠來自立陶宛的零組件,避免麻煩。這些立陶宛爆出來的消息,都被中國政府否認,造成歐盟認為立陶宛謊報誇大災情,使立陶宛陷入窘境。 

18家德國公司考慮剔除立陶宛供應鏈 

中國要找立陶宛的麻煩並不需要修改法令或行政命令,只需要行政系統有所暗示,就能造成事實,所以即使向WTO申訴也拿不出證據。 

但是德國和中國有緊密巨額的經貿利益,德國的跨國企業,對中國可能刁難含有立陶宛零組件的商品這件事非常敏感,已經有18家德國公司考慮在其供應鏈中剔除立陶宛,避免更大的麻煩。德國是立陶宛的最大投資國,暫停在立陶宛的供應鏈工廠,會造成立陶宛很大的損失。 

歐盟的麻煩製造者 

中東歐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波羅的海三小國,都是以前被蘇聯的坦克輾壓過的國家,他們感激美國瓦解了蘇聯,是他們的救世主,所以心向美國,對其它歐盟國家並無向心力,經常在歐盟會議中興風作浪,阻礙決策議程,已經是歐盟大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的眼中釘。 

這次立陶宛甘為美國出頭挑釁中國,受到中國懲罰後轉向歐盟求援,歐盟大國表面上說一點外交辭令,私下非常不滿其為歐盟製造麻煩,不願出面與中國交涉,只叫立陶宛以單獨國家身份自己向WTO申訴。 

六億信用貸款保證五億軍火合同 

美國一手釋放進出口銀行给立陶宛6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保證的誘餌,轉手間又邀請了立陶宛的國防部長赴美國簽下5億美元的軍火合同,蕞爾小國立陶宛怎麼會需要5億美元的軍火? 

外交部長、交通部長辭職 

立陶宛原先只考慮到與中國之間的經貿關係微不足道,距離遙遠,中國對他莫可奈何;有恃無恐的充當美國的打手挑釁中國,只考慮到與中國的直接經貿關係,沒有考慮到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家,和立陶宛有許多間接的經貿關係可以制裁,譬如排除立陶宛於一帶一路之外,排除歐亞班列經過立陶宛,排除立陶宛和德國的供應鏈關係….. ,一旦中國執行制裁,間接經貿關係可以造成更大的損失。 

立陶宛更不自量力的為美國當打手,挑釁白俄羅斯,間接的挑釁俄國,造成面對中、俄、白三國的共同懲治;為了美國 6億美元的信用貸款,以及虛擬的永久駐軍,實在得不償失。造成立陶宛的外交部長及交通部長焦頭爛額,無法承擔責任,提出辭職,雖尚未獲准,但是已經震動內閣。 

【台灣地區的窘境】 

額外的代表處 

原來波羅的海三小國僅有的一些微量的外交事務,統統由設在拉脫維亞的代表處代為處理,並不需要在立陶宛增設代表處。 

微不足道的經貿關係 

2020年立陶宛是台灣第79大貿易夥伴,出口至立陶宛的金額為1億美元,自立陶宛進口的金額為3,211萬美元,而且處於遞減中。今年台灣國發會及外貿協會曾組團趁熱訪問立陶宛,到訪當地產業,蒐集充分的商貿、稅法資訊,相信可以促成更多兩地商機;但將來無論雙方怎麼推廣,基數太小,成效必然有限。 

再玩報復性消費 

現在立陶宛要求巧克力、啤酒、紅酒,以及所有被大陸拒絕或刁難的貨運商品,都能就近被台灣吸納,蔡當局鼓動台灣人發動報復性消費,像近年銷往大陸受阻的香蕉、鳳梨、釋迦一樣,這都只會有一時的、微量的效果。 

【中國面對的窘境】 

微不足道的經貿關係 

中國對立國投資僅780萬歐元,立陶宛對中國投資亦不過4000萬歐元,去年對中國出口僅僅3億歐元,占立陶宛整體出口的1%,經貿制裁其實對雙方影響不大。 

美、台賄賂煽動議員政客上下跳竄 

歐盟反華民意藉機延燒,議員政客繼續跳竄反華,在以下領域煽動: 

1)宣稱中國是經濟帝國主義,霸凌弱小國家。 

2)呼籲歐盟27國都設台灣代表處。 

3)呼籲歐盟27國都排除中國供應鏈,不做中國生意。 

4)呼籲歐盟27國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 

5)製造台灣問題國際化,讓中國尷尬。 

6)  配合美國正在胡閙中的抵制北京冬奧、新疆人權議題,發出噪音。 

雖然這些都是小丑胡閙的行徑,中國不想多方樹敵,但噪音也讓人頭痛。 

慎防擴散效應 

這些小丑國家的議員政客或領袖,小小的賄賂就能讓他們上竄下跳,是成本最低的反華策略,美國唆使加拿大扣押孟晚舟三年,唆使新冠索賠,現在唆使立陶宛設立台灣人代表處,下一個會不會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瑞典、丹麥?中國必須拿出對策。 

幸好願意受美國唆使,無端反華的國家,看起來只限於五眼聯盟AngloSaxon 國家,加上北歐中歐帶著白人優越感的國家;美國已經無力煽動東南亞國家、中東阿拉伯國家、拉丁美洲或非洲國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