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都有大量核子武器,狀況如何當然是最高機密,不會讓外人得知。專攻全球背景下美國歷史的Daniel Immerwahr教授在其書[1]中揭露,1960年代美國在海外曾發生两起嚴重的核武事故,令人震驚。
格陵蘭是丹麥的殖民地,美國在格陵蘭的圖勒(Thule)有北極基地,便於由此發射飛彈穿越北極,直擊莫斯科。1968年,「一架載運四枚馬克28氫彈的B-52轟炸機在靠近圖勒時,嚴重墜毀。飛機以超過500英哩的時速刨過冰面,留下一道5英哩長的痕跡。將近25萬磅的飛機燃油點燃,引燃四枚炸彈中的傳統炸藥。」這些傳統炸藥是用來引爆核彈的,當它們全部同時點燃。幸而這並未發生,「但卻導致鈽滲出,流了整個墜機現場都是。空軍急忙在融冰將遭到輻射汚染的碎片帶往海洋之前,清理現場。取回的廢棄物裝滿足足75艘油輪。」
「圖勒意外的兩年前,一架B-52轟炸機在西班牙的帕羅馬雷斯村(Palomares)墜毀,機上載著四枚氫彈,每一枚的爆炸力都是廣島原子彈的75倍。飛機的一部份落在小學附近80碼處,另一塊則擊中教堂外150碼處的地面。兩枚炸弹中的傳統炸藥遭到點燃,將鈽散布到方圓幾英哩的蕃茄田中。第三枚落地之後安然無事。但是第四枚呢?下落不明。官員急切地找了三個月。…當軍隊終於發現氫彈安穩躺在海床上時,還驕傲地在鏡頭前炫耀-這是世人首度見到氫彈本尊。」
美國在本土之外擁有幾百個軍事基地,它不僅在本土,也在海外基地,佈署核子武器。美國在海外基地佈署核武,有兩項優點:核武更靠近敵對國家,更有威嚇力量;核武分散在本土和海外基地,使敵對國家更難消滅美國的核武能力。然而「在基地之間運送核子武器-美軍的常態工作,可能帶來災難性意外。」
[1] Daniel Immerwahr,《被隱藏的帝國:一部發生於「美國」之外,被忽略的美國史》(How to Hide an Empire: A History of the Greater United States, 2019)

[1]中揭露的两起美國海外核武事故,都發生在美蘇冷戰期間的1960年代,距今相當久遠。較近期是否仍有類似事故?不知道,不見得沒有。核武事故必定是最高機密,要很多年後才會解密。[1]中揭露的核武事故距今夠久遠而已解密,較近期即使美國在海外發生核武事故,也不會公開的。
有些人擔心核能電廠的安全,其實核電廠的風險恐怕還低於美國的海外基地所導致的核武事故風險。美軍常態性的在基地之間空運核武,一旦運送核武的飛機失事,就可能造成嚴重的核災。這表示,美國的基地間航線所經過的地區都有核災風險,這真是世界安全的重大威脅!
台灣距離美國的沖繩基地不遠,「整個1960年代中,有超過千枚核彈部署在沖繩。」不知道現在沖繩有多少核彈?運送核彈進出沖繩的飛機可別飛近台灣失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