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包括選戰)必須量力而為 | 張復

選票的戰場其實和軍事的戰場一樣,必須懂得量力而為。

像隆美爾這樣在北非戰場上曾經叱咤風雲的將領也懂得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時候及時撤出戰局。然而希特勒不聽從他的建議,還拔除了他統帥的職位,讓德軍繼續在北非受到對手的摧殘。這並不是希特勒所犯下唯一的錯誤。他堅持不肯在冬季來臨時撤回入侵蘇聯的德軍,又無法提供後者足夠的後勤資源,導致其統帥最後棄甲投降。

隆美爾在北非戰場

小羅斯福(FDR)是一個把政治戰場當作軍事戰場處理的人。所以,在經濟一片大好的時候,他估算自己所從屬的民主黨沒有機會執政。然而,經濟大蕭條發生時,他毅然決然投入總統選舉,擊敗了尋求連任的胡佛總統。當選了以後,他卻一直克制美國政府,不介入歐洲與亞洲的戰場。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德國趁機對美國宣戰,他才在民氣可用的情況下加入兩個戰場。即使如此,他懂得與英國、蘇聯、中國結盟,提供他們實質的援助,讓更多的力量來合力對抗共同的敵人,而不會傻到使用一個國家的力氣去搏鬥兩個超級的軍事大國。

只有沒有自知之明的領導人才會讓自己陷入「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局面。有趣的是,我們的教科書一直向我們鼓吹這個歪理。更有趣的是,很多拿博士學位的國民黨領袖還真的相信這一套說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