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利於世界經濟,加速世界的進步,卻也衍生很多難解的問題。甚至可說,現在世界上大部份的問題都源於全球化,或是因全球化而加重。很多人於是加入反全球化的行列,著名的新聞工作者Nadav Eyal因此出版 [1],詳述全球化導致的各種難題,以及反全球化的各種現象。
簡單說,全球化讓貿易、資金、人員等在全世界移動,達到最高效率的配合,因此有利於世界經濟,及加速世界的進步。但是全球化同時助長了剝削,包括對勞工的剝削和對自然環境的剝削,後者導致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等損害。
伴隨著全球化,美國以其軟、硬實力強力推廣其意識形態、文化等,導致穆斯林基本教義主義的猛烈反撲,以及很多中東、北非國家的內部衝突,甚至內戰。前者製造許多恐怖攻擊事件,包括九一一恐攻,而後者造成大量的穆斯林難民、移民流入歐洲。
有些類似歐洲近年穆斯林難民、移民的大量增加,多年來的全球化造成美國的有色族群持續增加。這些現象讓主流的白人族群感受到威脅,歐美因此興起排外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法西斯主義等等。極端者甚至會對境內的穆斯林、有色族群發動恐怖攻擊。
全球化導致,歐美富裕國家裡的很多中低階工作轉移到開發中國家,擴大了歐美內部的貧富差距。此外,全球化使2008年的美國金融風暴迅速擴散到全球,尤其造成歐債危機;對這金融危機的處理凸顯了全球化世界的不公平、不正義,少數頂端菁英幾乎只享厚利卻不須負責,而多數中產階級則每況愈下。這些造成歐美民眾對其政府的不信任,甚至擴大為不信任任何權威和科學,使國家治理愈益困難。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的崛起很受益於全球化。不過 [1] 很少提及中國,僅提到全球化造成中國自然環境的大量破壞。是的,幸而近年中國已普遍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使環保問題頗有改善。除此之外,[1] 裡所述的各種全球化難題可說並未降臨中國。
現在的全球化始於二次大戰的結束,主要由美國規畫和推動,過去的效益相當顯著,有助於美國的長期保持世界最大經濟體,以及西歐、日本的戰後迅速復興。然而如 [1] 所述,近年的全球化卻造成歐美很多的困擾。為何早年的全球化頗有益於歐美,而近年則反之?[1] 並未涉及這問題。
筆者推測,由於中國的強大競爭力,使歐美從全球化的獲利大減,再也無法彌補全球化對其所造成的損害,因此全球化的各種難題顯現,而很多歐美民眾愈來愈反全球化。(但全球化仍將持續,參見《疫情後的世界將如何?Zakaria的觀點》。)
[1] Nadav Eyal,《反抗:當激進變成主流,正在改寫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反全球化抗爭》(Revolt: The Worldwide Uprising Against Globalization, 2021)

